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0704716
- 上传时间:2023-01-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6.74KB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狱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减刑B、假释C、保外就医D、缓刑
8、.我国监狱设置了比较完善的犯罪教育组织机构,主要开展(ABCD)
A、政治思想教育B、文化学历教育C、职业技术教育D、心里矫治
9、行刑模式专业化分类包括(ABC)
A、康复模式B、重新回归模式C、新古典主义模式D、惩罚模式
10、任何一个行刑立法规范中都包含了(BCD)三个要素。
A、前言B、假定C、行为模式D、法律后果
四、简答题
1、简述监狱的基本属性
监狱现象的一般属性(基本属性):
(1)结构的封闭性
(2)功能的隔离性
(3)效用的监禁性
2、简述罪犯的衍生定义
罪犯的衍生定义:
(1)罪犯是统治关系的破坏者。
(2)罪犯是一个触犯刑罚、应受刑罚处罚的人。
(3)罪犯是一个恶人。
(4)罪犯是一个不适应社会生活的人。
(5)罪犯是一个心里行为有病的人。
(6)罪犯是正在接受监禁刑罚的人。
3、简述行刑的本质
行刑主要有三层本质:
一级本质,行刑是剥夺罪犯权益、惩罚犯人并为达到一定目的(如非难、惩罚、教育、改造等)的国家活动;
二级本质,中国现实的行刑昭示了一种糅合了许多超司法因素的刑事司法权力运行的社会现象;
三级本质,行刑总体上而言是人类特定的时期刑罚正义的体现。
4、简述合理选择和配置行刑目的的意义
(1)有助于实现行刑正义
(2)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3)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
(4)有助于优化行刑关系
5、简述狱政管理制度的内容
(1)分类调查制度
(2)累进处遇制度
(3)行为规范制度
(4)考核奖惩制度
五、论述题
1、论述对罪犯权利的保障和救济的意义?
如何保障和救济罪犯的权利?
定义:
罪犯权利保障就是用以实现罪犯法定权利的一切现实条件和总和。
意义:
首先,因为任何法定权利都是权利主体诉讼立法的应然形态。
其次,当法定权利在实现过程中收到外在因素的损害和威胁时,只有通过有效的救济才能加以恢复,但任何有效的救济必以相应的制度为前提。
如何保障和救济罪犯的权利:
(一)罪犯权利保障的内容与方法
1.罪犯权利的立法保障
2.罪犯权利的司法保障
(1)审判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障
(2)检察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障
(3)行刑机关对罪犯权利的保障
3.罪犯权利的社会保障
(1)物质保障
(2)社会组织保障
(3)精神保障
(二)罪犯权利救济的内容和方法:
罪犯权利救济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即保证罪犯权利不受侵犯,采取各种有效的救济方式。
其方法是:
(1)从立法和司法制度上为罪犯权利提供充分的制度资源
(2)采取各种有效的救济方法
2.论述罪犯人格异化的一般机制及其意义?
(一)定义:
亦即“罪犯人格监狱化”(或曰“监狱化人格”),主要指的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在监禁状态下出现了变异现象。
其人格变异的主要特点是罪犯在逐步适应监狱生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深度依赖心理,竟至于丧失对狱外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再适应的信心与能力,变得只适合在监狱中生活。
(二)机制:
1.忍受。
忍受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因无法抗拒监狱强硬的制度性力量所体验到的一种痛苦心理及其屈就姿态。
2.适应。
因为认识到只有适应才可争取到利益的最大化,于是,适应不再是被迫的反应,而是主动的应变。
3.依赖。
随着适应监狱制度的深化,“监狱”开始进驻其身心,逐渐地,对他而言不再有“监狱”以外的世界比“监狱”更重要的了。
4.习惯。
他的自我及其行为模式已经与监狱制度完成磨合,如同螺丝与螺帽的关系。
(三)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人格监狱化”的机制,虽然在“监狱制度”中的表现最为典型,但其认识意义却具有普遍性。
这是说,它不仅是监狱人的制度性生存效应,也是人在其它各种制度性生存中的人格异化效应。
由于处于“人与制度”的二元社会关系之中,人在其“制度性生存”中总会面临“人格的制度化”的两难困境;
一方面,“人格的制度化”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制度效应;
另一方面,“人格制度化”还会产生“人格的去制度化或反制度化”这一伴生现象。
质言之,有人格的“制度化”,就会有人格的“去制度化”或“反制度化”。
这是一种具有悖论意味的人与制度的纠缠关系。
从这一意义看,“人格监狱化”现象不过是“人格制度化”现象的一个特例罢了。
NO.2
1、名词解释
1、监狱类型:
是选择“监狱”这一事物本身的属性特征作为分类依据,对监狱现象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类型构成及其体系。
2、罪犯(基本定义):
罪犯是一个犯了罪的服刑人。
3、行刑(基本定义):
是剥夺罪犯权益、惩罚犯人、并未达到一定目的(如非难、惩罚、教育、改造等)的国家刑事活动。
4、行刑法治:
是监狱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立法的规范和司法的适用,确认并调整监狱的行刑社会关系及其活动,从而实现行刑正义的法律理论与实践。
5、罪犯人格异化: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纳粹德国制造的惨无人道的(“纳粹集中营”),他们记录了现代监狱时上“最黑暗的一页”。
2、监狱作为刑事司法体系的最终环节其功能特征是执行刑罚,效用特征是(惩罚违法犯罪)
3、(行刑对象)在监狱的本体结构中是最为核心的要素。
4、司法部下设(监狱管理局),具体负责全国监狱的业务工作。
5、保障罪犯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其通过立法来确定罪犯的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保障罪犯的权利得以实现。
6、通过(司法的适用)最终落实行刑立法中确定的规则内容,这是行刑法治实践化的重要途径。
7、(减刑)是我国特有的自由刑执行制度。
8、我国监狱的分类最早可追溯到(西周)。
9、就监狱行刑而言,行刑谦抑原则价值在于行刑领域缩减刑罚的(负面效应)。
10、变更刑罚执行程序的出现首先与(行刑的人道性)密切相关。
1、基于经济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景的定义,监狱是(ABC)
A、一个特殊的企业B、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产品
C、监狱是支付给罪犯的一种的社会成本D、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
2、监狱本体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
A、行刑者B、行刑对象C、行刑设施D、行刑目的
3、监狱罪犯组织结构大致可分为(BC)
A、小团体B、正式组织C、非正式组织D、社团
4、监狱史上监狱行刑的三大基本行刑目的包括(ACD)
A、报应行论的报应目的B、教育刑论的教育目的
C、恢复刑论的恢复目的D、预防行论的预防目的
5、行刑模式的配置原则有(ABCD)
A、目的原则B、现实原则C、系统原则D、兼容原则
6、从宏观看,监狱活动包括(ABD)
A、监狱刑事活动B、监狱行政活动C、监狱管理活动D、监狱民事活动。
7、行刑法律关系由行刑法律关系(BCD)构成。
A、要件B、主体C、客体D、内容
8、被判处(ACD)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A、死刑缓期二年执行B、拘役C、无期徒刑D、有期徒刑的罪犯
9、行刑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ABC)
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其他
10、原判刑罚执行程序的原理在于,以(BCD)等刑罚思想为基础的行刑一般化的报应刑原理。
A、社会责任B、罪刑均等C、道义责任D、行刑法定
1、简述工业文明社会时期监狱的功能特征和效用特征
功能特征:
执行可变更自由刑,深化和细化近代监狱的各项功能,并使其运作高度规范化和专业化。
效用特征:
秉承近代监狱的预防传统,并注重平衡报应、预防和恢复的综合效用。
2、简述监狱的功能
监狱的物理功能:
一是隔离功能,二是控制功能
监狱的衍生功能:
(1)核心衍生功能—“监禁惩罚”和“威慑预防”
(2)相关衍生功能—宗教感化、道德教诲、思想改造、心理矫正等
3、简述重视服刑人员劳动及管理的主要原因
(1)认为劳动是现代刑事处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服刑人得到教诲,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手段。
(2)增加监狱收入,缓解监狱经费紧张。
(3)通过完成劳动任务,增强服刑人的自信,提高技术能力。
4、简述行刑监督制度的内容
(1)权力机关监督
(2)司法机关监督
(3)行政机关监督:
①行政监督②纪检监察监督
(4)社会监督
5、如何把握行刑法治的内涵?
(1)行刑法治是监狱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行刑法治通过立法的规范和司法的应用得以实现
(3)行刑法治的对象和方法是“确认并调整监狱的行刑社会关系”
(4)行刑法治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行刑正义
1、论述监狱制度的三大制度系列各有哪些核心制度?
一、行刑基本制度:
(一)刑务处理制度:
1.原判行刑制度
(1)收押制度
(2)释放制度
(二)狱政管理制度
1.分类调查制度
2.累进处遇制度
3.行为规范制度
4.考核奖罚制度
(三)教育管理制度
(四)劳动管理制度
二、行刑保障制度:
(一)监狱行政管理制度
1.监狱的组织设置制度
2.监狱的人事管理制度
(二)监狱财务管理制度
三、行刑监督制度:
(一)权力机关监督
(二)司法机关监督
(三)行政机关监督①行政监督②纪检监察监督
(四)社会监督
2、论述监狱概念的“衍生定义”及其各自的含义?
(1)监狱是执行自由刑的工具,监狱是执行监禁刑的机构,监狱是执行刑罚执行机关,这是一类基于法律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境的定义,主要揭示了监狱在刑事法律制度中所具有的功用属性。
(2)监狱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监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机关;
监狱是一个改造罪犯的场所等。
这是一类基于政治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境的定义,主要揭示了监狱在国家政治制度中所具有的功用属性。
(3)监狱是劳改工厂或劳改农场;
监狱是一个特殊企业;
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物品;
或监狱是支付给罪犯的一种社会成本等。
这是一类基于经济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境的定义,主要揭示了监狱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或国民经济活动中所具有的功用属性。
(4)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社区;
或监狱是社会分工职能部门等。
这是一类基于社会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境的定义,揭示了监狱在一般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功能属性。
(5)监狱是刑罚精神的实践形式;
监狱是刑罚观念的制度形态;
或监狱是刑罚文明的组成部分等。
这一类基于文化关系类型及其应用情境的定义,揭示了监狱承载文化意图,构成文化符号的功用属性。
(6)关于监狱“衍生定义”的学理认识虽然纷繁复杂,但不同的历史年代、文化传统、国家制度、意识形态、社会风尚等,往往会选择适合其偏好的衍生定义并通过刑事立法和政策加以表达。
NO.3
1、监狱制度:
广义的监狱制度:
是自由刑执行系统的总称。
狭义的监狱制度:
是指为实现监禁行刑目的而构建的维持和调整全部行刑活动的规则体系。
2、罪犯权利(狭义):
是指被判处监禁刑并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3、监狱亚文化:
是与主流文化相对应,是罪犯主体为适应监狱生存而自发形成的监狱社会文化。
4、狱政管理制度:
是为了使监狱行刑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够依法有效进行而设立的系列制度规则。
5、行刑法律关系:
是指行刑立法规范确认和调整行刑社会关系以及行刑活动过程所形成的以行刑权利和行刑义务为内容的特殊社会关系。
1、18世纪中后期,(约翰霍华德)等人发起的“监狱改良运动”及随后初现的一系列西方各国改良监狱实践,具有世界性意义。
2、监狱作为社会的纯公共物品之一,其功能特征是提供安全,效用特征是满足(公共安全)。
3、1990年以来,植入(“矫正”)为标志的医学定义,主张“监狱是一个惩罚与矫正相结合的机构。
4、国外最早的近代监狱分类见之于(西班牙)。
5、“罪犯人格假设”就是一种在形式实践领域加以应用的(“行刑意识形态”)。
6、“改造刑”是以(“思想改造”)为主要内容和方法的一种预防刑理论与实践。
7、“罪犯人格异化”亦即(“罪犯人格监狱化”),它主要指的是罪犯的原有人格在监禁状态下出现了变异现象。
8、(行刑正义)是行刑法治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基础。
9、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10、中型监狱在押犯人数为(2001~3000)人。
1、龙勃罗梭从犯罪学角度,曾提出罪犯可分为(ABCD)
A、天生犯罪人B、激情犯罪人C、精神病犯罪人D、偶然犯罪人
2、.报应刑目的,存在着若干不同的类型(ABCDE)
A、等害报应B、等价报应C、神意报应D、道义报应E、法律报应
3、我国监狱分为(ABC)监狱规模类型。
A、小型B、中型C、大型D、混合型
4、.监狱制度作为一种有结构的行为规范,除了适用对象外还应该包括(ABCD)
A、主体构成B、行为模式C、程序配置D、责任追究
5、释放准备通过(ABC)途径完成
A、一是狱内完成B、二是狱外完成C、三是狱内外结合完成D、其他途径
6、变更刑罚执行程序的原理在于以(BCD)等刑罚思想为基础的行刑个别化的预防刑原理
A、行刑法定B、罪刑相应C、社会责任D、行刑人道
7、自由刑执行结束的方式有(ABC)
A、因罪犯死亡而结束B、刑满释放C、假释D、缓刑
8、变更刑罚执行体现的是(AC)
A、矫正因素B、惩罚因素C、预防因素D、报应因素
9、罪犯权利主要包括(ABCD)
A、一般人格权B、医疗权C、会见权、通信权D、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0、人类刑罚的精神理念有一个历史的进化发展过程,大致为(ABCDE)
A、报复B、威慑C、等价D、矫正E、折中
4、简答题
1、从立法的角度简述行刑原则的重要作用
行刑原则对行刑法律制度的基本性质、内容和价值取向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基于经济关系类型及其应用语境,简述监狱的衍生定义
(1)监狱是劳改工厂或劳改农场
(2)监狱是一个特殊企业
(3)监狱是纳税人买单的公共物品
(4)监狱是支付给罪犯的一种社会成本
3、简述行刑立法规范的类型
授权型行刑立法规范、义务型行刑立法规范、权义复合型行刑立法规范
4、简述报应刑目的的类型
(1)等害报应
(2)等价报应
(3)神意报应
(4)道义报应
(5)法律报应
5、简述监狱制度的构成要件
(1)适用对象
(2)主体构成
(3)行为模式
(4)程序配置
(5)责任追究
1、论述行刑目的及其各自的含义
一.报应刑目的:
报应刑论是历史源头最远的一种。
报应正义的源头是同态报复的复仇习惯。
1.等害报应2.等价报应3.神意报应4.道义报应5.法律报应
二.预防刑目的:
在功利主义兴起之前,预防经常表现为重刑威吓和直接剥夺犯罪人的再犯罪能力,给人以野蛮的印象。
1.一般预防2.个别预防
三.恢复刑目的:
报应和预防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行刑使罪犯所造成的犯罪人与受害人之间的“不平衡”得以恢复。
2、论述主要的行刑原则
(1)行刑安全原则
①概念:
是指监狱行刑确保监管秩序安全、顺利实现罪犯与社会隔离的原则。
②核心含义:
监管秩序的安全/社会防卫的安全
(2)行刑人道原则
是指监狱对服刑人的行刑处遇应把服刑人当作特殊的社会人对待,并且保障其做人的基本权利的原则。
尊重罪犯的基本权利和认可其社会价值/摒弃非人道的待遇
(3)行刑公正原则
是指监狱行刑落实实体法律上的“罚当其罪”,给予罪犯应得的惩罚,在程序上贯彻“法律和刑罚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行刑是量刑的延伸/行刑过程在程序上讲求“人人平等”的原则
(4)行刑效率原则
是指监狱行刑应以最少的行刑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行刑效果产出。
行刑公正原则相比,行刑效率原则关注更多的是行刑的功利问题/行刑效率原则强调要有行刑成本和功效意识。
(5)行刑谦抑原则
是指刑法以必须、够用为限度,刑罚作为一种以恶制恶的手段,应该是最后的手段,是迫不得已的手段,这也就是很多学者所说的刑法的最后性或者补充性。
节约、克制行刑/最大限度减轻“监禁化”效应
(6)行刑均衡原则
核心含义:
在行刑过程中,一定要有“辩证施治”的意思,在犯罪日常管理、罪犯分级处遇、各项制度适用上,掌握好轻重缓急“适度”。
对不同情况的罪犯和不同种类的罪犯区别对待,不搞简单“一刀切”。
NO.4
1、罪犯权利(广义):
是指所有具有罪犯身份的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其主体是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且刑罚尚未执行完毕的人。
2、行刑原则:
是指导适用行刑规则,基本或本原的、综合的、稳定的行刑原理和准则。
3、教育管理制度:
是规范罪犯教育活动的系列制度规则,是预防刑目的在现在监狱行刑中的具体制度体现。
4、累进处遇制度:
是在服刑人分类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服刑阶段和表现,设置行刑处遇分级累进流程,引导服刑人适应监狱社会秩序和回归社会能力的专门管理制度。
5、行刑司法程序:
建立在行刑司法的基本原理上,并以行刑司法基本原理为具体指导建立一系列具体的行刑规则。
1、1949年以前,我国监狱主要学习近代日本的(“教诲刑”)模式。
2、监狱作为社会职能分工部门,其功能特征是(社会合作),效用特征是保障社会运行。
3、判断监狱功能是否具有价值,主要是评估其功能对于(行刑目的)的实现程度。
4、《监狱法》将监狱定性为(“刑罚执行机关”),行刑是一种昭示国家刑罚执行权或曰刑事执行权的社会现象。
5、惩罚罪犯,其社会价值是(公正);
转化罪犯的社会价值则是(功利)。
6、行刑法治的落脚点在于(实现行刑正义)。
7、原判刑罚执行体现的是(惩罚因素)和(报应因素)。
8、(个别预防)主要强调预防犯罪者本人再次犯罪,而不是预防其他潜在的犯罪人。
1、行刑立法规范分为(ACD)
A、授权型立法规范B、责任型立法规C、义务型立法规D、权益型立法规范
2、罪犯的义务主要包括(ABCD)
A、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规纪B、服从管理C、接受教育D、参加劳动
3、罪犯受保护权包括罪犯获得(AC)
A、基本生活条件的权利B、检举权C、生命健康不受侵害的权利D、申诉权
4、龙勃罗梭认为罪犯可分为(ABCD)
A、虚假犯罪人B、倾向犯罪人C、习惯性犯罪人D、癫痫性犯罪人
5、行刑保障制度主要包括(ACD)
A、监狱行政管理制度B、监狱教育管理制度C、监狱后勤管理制度D、监狱企业制度
6、行刑现象的认识方法(ACDE)
A、历史分析B、数据分析C、交叉分析D、机理分析E、多元分析
7、监狱本体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
A、行刑者B、行刑对象C、行刑设施D、行刑目的
8、监狱亚文化具有(ACD)特点,满足了监狱主流文化无法提供的各种罪犯服刑的心理需求。
A、合理性B、积极性C、自足性D、对抗性
9、监狱类型的应用趋势(CD)
A、分类数量的日渐多化B、管理手段越加严格化
C、分类体系的日趋细化D、配置结构的日益深化
10、监狱制度主要由(ABC)制度构成。
A行刑基本制度B、行刑保障制度C、行刑监督制度D、其他制度
1、简述累进处遇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为实现分类制度的作用和效果,提供有效的制度条件
(2)适应服刑人的心理需要,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3)既是对行刑效果的检验,有是对行刑效果的提升
(4)形成回归社会过程的渐进性过渡,提高了服刑人对自由生活的适应性
2、简述行刑监督制度的内容(答案见第二套)
3、简述罪犯权利的来源
(1)罪犯权利来源于道德
(2)罪犯权利来源于法律
(3)罪犯权利来源于现实社会关系
4、如何理解监狱的权利和义务?
(1)这主要表现在监狱所享有的权利是与职务相关的职权,而其所应尽的义务也是与职务相关的职责。
(2)它代表的是国家的整体利益。
(3)它的行使要求义务人务必服从,不得违抗。
(4)它既不可转让,也不可以放弃。
(5)监狱如果违反职责或者行使职权造成了损害,也应依照《国家赔偿法》予以追究。
5、简述刑事执行权的性质?
(1)司法权
(2)行政权
(3)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统一
(4)不同种类的刑罚执行具有不同的属性
(5)刑事行政权
1、论述罪犯人格异化的一般机制及其意义。
(答案见第一套)
(答案见第二套)
NO.5
1、行刑(衍生定义):
行刑是人类特定时期追求特定刑罚正义价值的体现。
2、罪犯权利保障:
保障罪犯权利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国家通过立法来确定罪犯的权利,国家也有责任和义务保障罪犯的权利得以实现。
3、行刑人道原则:
是指监狱对服刑人的行刑处遇应把人当作特殊的社会人对待,并且保障其做人的基本权利的原则。
4、罪犯权利的构成:
是根据一定的分类视角,对罪犯权利组成关系进行分析所获得的结构认识。
5、监狱的衍生功能:
主要是监狱基于其基本功能,为适应国家和社会的多样化需要,不断演变和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社会文化功能。
1、1949年以后,我国监狱借鉴苏俄的(“改造刑”)模式。
2、大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狱 基础理论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