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事迹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4524820
- 上传时间:2023-05-28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40.81KB
爱德事迹材料.docx
《爱德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德事迹材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爱德事迹材料
以实际行动做好教育事业
————“爱德之星”单行材料
头闸九年制学校黄金谱
黄金谱同志,现任教头闸九年制学校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工作。
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语言文明,举止端庄,以身作则,并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绝对听服从领导和学校的工作安排,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
在工作和生活中本着学校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坚定个人利益服从学校的利益信念。
长期担任学校班主任工作,且热爱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他在教育工作中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寻求适应新形势下塑造人类灵魂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用爱作桥梁,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教育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
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爱得深沉、持久。
学生对老师的爱往往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写出一篇好作文得到老师的褒奖,解开一道数学难题受到老师的赞扬,碰到困难和挫折老师伸出援助之手,犯了错误老师及时给予中肯的批评和诚挚的鼓励,一桩桩,一件件,都能在学生心灵中经久不息地泛起清纯的美丽的涟漪?
?
他通过家访和校讯通向家长告知学生在校学习、纪律等情况,向家长发送温馨提示,获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
家长又以短信的方式向他说明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仔细分析,再进行分门别类,然后因人而异制定计划,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有个学生叫陈明,升六年级时从西永惠转到头闸九年制学校,因为基础差,上课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
能及时完成且书写很乱。
基于这种情况,他及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配合教育,通过与学生谈心,讲解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从字词入手,从基础抓起,并鼓励他在课堂上大胆发言;学生慢慢的有了学习的信心和愿望,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还给他发来短信:
老师,你一天吃好点,高兴点,不要一天愁眉苦脸不高兴的样子。
有一名叫海佳虎的学生,经常对其他学生粗声大喊,态度蛮狠。
通过向其他同学和村民了解,这个学生的父亲在三年前因为车祸丧生,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致使他变得孤僻,爱发火,学习态度消极。
针对这种情况,黄老师多次与海佳虎谈心,劝说其正确面对人生中的不幸,列举多个实例启发引导,逐渐打开了其心中顽结,从此,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发言,关心班级事务,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了,经同学们选举,他还担任了班长职务。
班里有个叫徐佳荣的女生,习惯于经常向同学借钱买吃零食,甚至借钱不还;黄老师了解事情原委后,没有直接批评,而是例举了多起民间经济纠纷造成的危害,以事实证明“积小恶而成大罪”的道理,引导其正确处理与同学的人际交往,懂得同学间相互帮助,情谊无价,相互关爱的道理。
此后,这个学生再没发生类似的事件,并能主动帮助他人,关心班级事务。
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中,他善于发现每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找准教育后进生的切入点。
有一个从西永惠来的叫赵国栋的男生,由于基础差,基本上不识字,不能够读完整一篇课文,但他体育好,尤其擅长调高和跳远,黄老师利用他在运动会上的优异表现,启发他学习如同运动,只要掌握方法,努力学习,学习成绩也会像跳高、跳远一样出色。
现在这个学生虽谈不上有飞跃性变化,但至少学习比以前更主动,有时不懂的问题也会请教老师和同学了。
在“学困生”教育工作中,他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建立人格平等的师
生关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努力发扬学生的闪光点,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任何情况下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例如,部分学生(余小静、王浩、王英杰)存在学习上畏难,心理上自卑的弱点,针对此情况,他经常利用休息及课余时间,采取个别谈心和征询意见的办法,鼓励他们进步,还发动三人小组的同学热情关心他们,为他们的进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虽然他们偶尔举一次手,说话声音还是那么小,但他还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在课堂上公开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课后再找他们个别谈话,严肃指出他们练习存在的问题,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并不厌其烦地辅导他们改正错误。
对于接受能力弱、基础差的学生,教师的着眼点首先是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加强对后进生课堂上的巡视辅导,及时掌握反馈信息。
同时发现他们的进步时,及时给几句鼓励性的表扬,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
“如果你再认真些,一定会更好”;“你进步这么快,老师感到很高兴”;“继续发扬”,等等。
由于教师处处为“学困生”的转化创设了有利条件与环境,给他们更多的“偏爱”,换取了“学困生”对自己的信任,逐步形成了一个“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的良好气氛。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学习是终身大事。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利用工作之余,研读魏书生老师的专著,学习《宁夏教育》,阅读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虚心学习老同志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做一名高品位的合格的人民教师。
十几年来,他系统地学习了《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班主任工作》、《教师心理素质专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理论书籍,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同时主动参加教学基本功训练,在几
年中系统地参加了《五项基本功训练》、《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积极参加县教体局举办的教师综合素养大赛,成绩良好。
平时,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并多次在县和学校举行的文艺活动中获得优秀节目奖,受到各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2009年,他指导学生周亚楠参加县级“我爱家乡石嘴山”主题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2010年,他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经典诗词诵读”比赛中获一等奖;2011年,他指导学生包进程参加学校“孝敬父母”主题演讲比赛获一等奖,合唱《我向党来唱支歌》、《长歌行》获团体三等奖。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他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
他先后参加县骨干教师培训,多次参加教材培训,聆听专家报告,吃透教材编写意图,自己付诸行动。
课前,他围绕课改理念,深刻领会课标内涵,准确把握、认真钻研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课堂中,他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阅读教学中做到融整体把握、突出重点、品味语言、领悟写法、为一体,实现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他的课因学生个性的张扬而美丽,因教学理念的前卫而精彩。
他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他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千方百计地改进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在课堂中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他以实际行动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曾先后向红岗小学和永惠小学的贫困生捐款捐物。
2008两基国检时向头闸小学捐款200元。
平时教育学生要关心家事和国事。
汶川地震后,在给学生讲解防震知识的同时,告诉他们“大爱无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道理,率先捐款并号召学生为灾区献爱心。
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先后向受灾地区捐款捐物。
教育他们关爱别人,就是关爱周围所有的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从点滴去关爱他人,当同事发牢骚时,他与之谈心、安慰;当同事生病了,他主动去探望;当同事在教学上感到惘然时,他给予指导?
?
总之,他将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用实际行动体现人民教师的先进品质,在平凡伟大的岗位上做出突出的业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一块坚实的基石。
篇二:
最美乡村事迹材料
以爱养德,甘于奉献
------爱德标兵事迹材料
蒋加胜,男,汉族、1979年出生,本科学历,2005年参加工作,
现任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蒋老师扎根农村、默默耕耘、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已经在农
村教育战线上工作了十几个春秋。
他十几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小学毕业班教学。
他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以爱养德,甘于奉献。
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一、细心关爱,耐心帮助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内心。
因为老师对学生的这种细心的爱,是
一种理性的爱,它能唤醒学生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扬帆前进。
蒋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养成了一颗细微的心,能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存在的异样,并能及时纠正、教育、培养,使之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行。
蒋老师每年都带毕业班,在蒋老师所在的班级里,始终洋溢着一股暖流,似一团和风细雨,感染着整个班级,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比如,班里有个男孩叫陈庆祥。
他很聪明,但是就不好好学习,并且很调皮。
整天打架骂人,搞得班里乌烟瘴气,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蒋老师感觉这么一棵好苗子成不了材真是可惜,于是决心帮助他。
首先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得知孩子是一个单亲家庭,上面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都在上学,家庭经济
特别困难,母亲忙于家务又无暇顾及他,在校同学们又看不起他,造成了孩子这种破罐子破摔的想法,蒋老师了解了情况,首先耐心开导他一定要振作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家庭情况不好,成绩一定要同学刮目相看。
然后在班里教育学生一定要互相帮助,尤其是一些特殊情况的孩子,我们是一个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这才是一个和谐班集体。
课下,蒋老师不仅自己给予他物质帮助和精神方面的鼓励,还组织学生帮助他。
慢慢地,他被感动了,开始努力学习,再也不惹是生非了,班里常常看到他认真学习的身影,后来陈庆祥同学的学习更是突飞猛进,他成了班里的优等生,还当上了蒋老师精挑细选的课代表。
有时他还帮助一些学生辅导功课呢?
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他了。
在毕业考试时,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平邑一所有名的学校。
他家里人对蒋老师千恩万谢,面对蒋老师陈庆祥更是痛哭流涕:
“没有蒋老师的栽培,就没有我的今天。
”
这样的例子在蒋老师身上很多很多,他时刻把德育工作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既教书又育人,使班上的孩子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教学无小事,育人需精心”。
二、恪尽职守、任劳任怨
任教八年来,蒋老师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
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不求回报、只讲奉献。
历年来,因学校师资薄弱,蒋老师不仅担任毕业班班主任,语文、英语考试科目,还兼带全校体育、
音乐课程,负责全校教务、安全等工作。
尽管如此,他所担任的学科在全县区组织的统考中总是名列前茅,他辅导的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多次获奖,这要付出多少心血呀。
2011年,在全县小学毕业统考中,他所任教的语文获得第一名。
他本人也荣获了“市级教学成绩奖”、县级“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骨干教师”等光荣称号。
蒋老师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用自己坚实的臂膀托起学生攀登新的高峰;甘愿化春蚕,用才能让知识与智慧延伸;甘愿当园丁,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桃李芬芳。
日复一日的平凡岁月,默默耕耘的无悔人生,他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他是教育战线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是完美的乡村教师。
篇三: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
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
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
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
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臵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
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
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
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
誉她为?
最美新娘?
、?
爱心天使?
,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
五四?
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
三八?
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久生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
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
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
百家饭?
长大的苦孩子。
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
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
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
200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
?
活着你养我,病了你花那么多钱为我治病,我死前能见你一面,也就安心了!
?
黄久生不遗余力地支持家乡建设,先后为援建家乡小学、修
路、购臵医疗设备等捐款310多万元。
在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个人先后捐款12万元。
黄久生算不上大富翁,但面对遭遇困境的人,他总是慷慨解囊。
他为小白血病患者捐款
2.7万元、为身患血癌、打工救母的少年捐款2.3万元。
一位素不相识的女青年打电话给黄久生,说家里三口人患了癌症,黄久生当晚就筹集3万余元现金送了过去。
这样的事他默默做了很多。
在郑州打工多年的黄久生,看到老家来郑打工的人虽多,但比较分散,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工资被拖欠等权益被侵害的事时有发生。
在黄久生的建议下,?
中共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
成立,他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散居在郑州市的56名农民工党员有了?
娘家?
。
农民工党支部积极为农民工解决难题,仅讨薪一项,就为农民工讨回两千多万元。
通过这个支部找到工作走上致富路的农民工达一万多人,每年还为家乡带回1.5亿元的劳务收入。
黄久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
五一?
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入选?
中国好人榜?
。
何玥
何玥,女,壮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金宝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
年仅12岁的何玥因患脑瘤去世,生前她作出无偿捐献器官的决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她的无私与大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她被称为?
最美女孩?
,她的遗愿被称为?
最美遗愿?
。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学兼优、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可爱女孩。
她是家人和学校的骄傲,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她和同学们关系融洽,常常主动帮助解答作业难题,打扫教室卫生。
她生活上很注意节俭,平时都是一毛、两毛地省下、攒着,几年时间竟积攒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零花钱;但
有一次,她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却毫不犹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优秀少年,命运却遭受了重大不幸。
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生命危险。
第一次手术后,何玥病情有所缓解。
她所在的学校获知后,师生们迅速展开爱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
当她得知父亲收下这笔捐款后,一再坚持要把钱捐献出去,她对父亲说:
?
还有人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应该用来帮助更困难的人。
?
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医生发现她小脑里的肿瘤已扩散到其它脑组织,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个月。
11月初,当听说有个18岁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肾衰竭来桂林求医,只有找到合适的肾源做移植手术才能挽救生命。
何玥对父亲说:
?
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肾捐给这个哥哥。
?
父亲一下楞住了,马上表示不同意。
但何玥捐献肾脏的决心已定,反复向父母亲提起这件事,希望尽自己所能给别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亲勉强接受了。
11月16日上午,经紧急抢救无效,何玥被医院诊断为脑死亡。
满怀悲痛的父母含泪签署了《无偿自愿捐献器官申请书》,帮助女儿完成最后的心愿。
随后,何玥无偿自愿捐献的两个肾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体内,肝脏则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给一名重症肝病患者。
小何玥的生命虽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爱使三位素不相识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续。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于器官捐献者,红十字会将给予家属一定治疗费和丧葬费救助。
医院也提出给予何家一定的经济援助。
尽管何玥的医药费花费10多万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绝了。
因为他们认为只有彻彻底底地做到无偿捐献,才是真正为女儿完成了心愿,才是何玥助人为乐精神的最高体现。
何玥荣获桂林市优秀少先队员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电视台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罗玮
罗玮,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
业有限公司职工。
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
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
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05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
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罗玮的健康和生命。
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
?
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
罗玮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
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罗玮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
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
罗玮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
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又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困难。
2007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
罗玮留守学生之家?
。
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罗玮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臵。
2008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
2009-2012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臵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篇四: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汇总(整理版)
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材料汇总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一、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李成环
李成环,女,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
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
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
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
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
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
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
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
2012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12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
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黄久生
黄久生,男,汉族,1965年2月生,中共党员,中建七局一公司项目部经理、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
黄久生是700位鳏寡孤独老人们共同的儿子。
那些得到他照顾的老人们,一提起他的名字,都会眼含热泪。
他给老人们带来的温暖不仅来自物质,更来自他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黄久生是个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苦孩子。
6岁时母亲去世,留下黄久生和4岁的妹妹、2岁的弟弟。
父亲走街串巷修锅补盆,十天半月难得回家一次,是乡亲们东家一碗饭、西家一件衣把他们养大的。
为了报答乡亲们的养育之恩,13岁的小久生曾在一个深夜,用他稚嫩的肩膀、往返13趟把邻居李奶奶家的水缸挑满水。
18岁出门打工,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靠踏实肯干逐渐致富的黄久生,内心时刻激荡着报恩的情怀。
1996年起,每逢年节,家乡的孤寡老人和五保、特困、伤残老人都会收到黄久生送来的衣被、米面、肉油还有现金,17年从未间断过,黄久生为此累计出资230多万元。
2008年,黄久生投资45万元在家乡双柳树镇建设了一所敬老院。
入院的孤寡老人,除国家发给的补贴外,其他费用全部由他个人承担,包括养老送终。
多年受黄久生资助的李鸿金老人临终前拉着他的手泣不成声:
“活着你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