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docx
- 文档编号:2806727
- 上传时间:2022-11-1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45.69KB
昆明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docx
《昆明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昆明市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
昆明市2005~200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高三检测
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昆明市第二十八中学钱 敏市教科院 谢家放
一、总体评价
为加强我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控,切实发挥高三学科专家组对高三复习工作的指导作用,根据昆[2005]8号文件的要求,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我市2006届高三年级学生组织两次教学质量检测。
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即“昆明市2005~200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抽调28所一、二级中学统一参加网络阅卷。
其中地理卷共2433份,一级中学有1717份,二级中学有716份。
基本情况详见下列统计数据:
图表一:
抽样
人数
满
分
平均
分
及格
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难易度
(易:
中:
难)
区分度
(一般:
好:
优秀)
标准
差
信
度
效
度
2433
100
54.82
37.48
0.08
91
8
0.18:
0.71:
0.11
0.38:
0.36:
0.27
13.37
0.8
0.33
图表二:
图表三:
分数段
人数
总数
比率(%)
100-100
0
0
0
90-99
2
2
0.08
80-89
70
72
2.88
70-79
263
335
10.81
60-69
577
912
23.72
50-59
679
1591
27.91
40-49
546
2137
22.44
30-39
220
2357
9.04
20-29
62
2419
2.55
10-19
13
2432
0.53
0-9
1
2433
0.04
二、试题分析及评价
(一)试题结构及知识点分布
从试题结构上看:
高、中、低三个层次,深浅适度(金字塔型);从试题布局上看:
易、中、难三个梯度,难易恰当(阶梯型);从试题要求上看:
区
分考生为优、中、差三个档次,使考分呈“正态分布”(纺锤型)。
教材结构
涉及知识点
模拟考相关试题
分值
系
统
地
理
自然
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光照图
选择题1、2
4
20%
天体
选择题4
2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及
选择题5
2
地球运动、地方时、地转偏向力、季节
选择题3、6、11、12非选择题29
(2)
12
地图
第值线的判读
选择题15、16
4
4%
大气
大气的温室效应
选择题9
2
18%
季风及风向判断
选择题13、14、非选择题25
(2)第1问
5
热力环流
选择题22
2
冬夏海陆分布与气压中心的变化
非选择题25
(1)、(3)
6
气侯类型分析与判读
选择题20、非选择题25
(2)第2问
3
陆地海洋
地质构造与地貌
选择题7
2
6%
海洋环境保护
非选择题28
(1)、(4)
4
资源灾害
海洋资源、石油涨价问题、气候资源与航空线的选择
非选择题28
(2)、(3)非选择题29
(1)
8
8%
人文地理
聚落
城市区位因素、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
非选择题29(3)第1问非选择题30(4)
5
5%
区
域
地
理
世界
非洲、北美洲、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带分布及成因
选择题18、19、21非选择题29(3)第3问非选择题30(3)、(5)
11
17%
非洲东部、北美洲地势特点
选择题19、非选择题30
(1)、
(2)
6
中国
华北平原
选择题8
2
22%
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选择题23
2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盐减土的水盐运动特点及治理
选择题24、非选择题26(3)
5
黄河凌汛的时间和条件
非选择题26
(1)
4
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水土流失原因
非选择题26
(2)
3
长江洪涝的产生、三峡防洪功能及问题、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非选择题27
6
合计
100
100%
事实热点问题
石油涨价、“深度撞击”问题、航天发射中心的区位因素问题、赤潮问题、
10
本试卷共30道题,选择题24题占分48%,非选择题6大题共21小题占分52%;系统地理占分61%(其中自然地理占56%,人文地理占5%),区域地理占分39%(其中世界地理占17%,中国地理占22%),高中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占87%,初中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占13%。
按照要求,本次地理试题命题取材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区域地理内容多数以试题背景材料呈现。
所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学科的重点或主干知识。
题目突出了对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维品质的考查。
试题总体难度(0.55)、分值比例上基本保持高考水平,从考生地理总分分布柱状图看,基本呈现正态分布。
从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看,都是学科的基础知识,没有超过《考试大纲》要求的知识点。
但是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结合实际问题,把相关知识重新组合、迁移。
试题涉及的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区域地理部分则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像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
试题材料(文字、图像、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是解答问题的依据,是思考问题的线索,无论学过与否,只要能把旧知识的理解迁移到新问题上来,把新旧思维线索联系起来,这种利用材料“搭桥”的试题就可以解决。
学生要根据设问要求,提取、加工、整合多种信息,尤其对试卷涉及的各种地理图像进行判读和分析,并运用综合思维方法进行答案的组织,大多数试题学生不会无从下手,但要得高分不容易,有一定的区分度。
(二)试题特点
1、强调对学科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学科体系。
命题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内容和基础知识。
题目选材无论来自教材内外,均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内容设计,立足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
命题的主题内容包括了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自然带的分布规律、陆地、海洋、聚落、环境问题、能源和资源、区域空间定位、区位因素等,均属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
2、以能力立意编写试题,把考查学科的能力放在首位。
以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论证的能力)为主,注重考查运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对试题情境的认识,发现和获取信息,对原有知识的再认、再现,强调了地理的思维方法及分析、辨别、判断、推论、论证的思维过程。
题目设计无偏题、怪题,对纯记忆性内容考查少,考查的内容虽都是学科的基础知识,但并非简单的复述和背诵。
关键是要通过它们进行灵活运用、重组迁移,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3、体现地理学科特点。
试卷信息多样,图文并茂,共有19幅图,尤其是等值线图,加强了量化分析,突出了地理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点,反映出地理学科极强的区域性、空间性、综合性特征。
并根据地理学的特征,不断挖掘问题的综合性和深刻性,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4、贴近生活,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命题注意了将学生学过的课本知识与最新研究的理论成果及全球发展动态结合起来,以求命题的时代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反映出关注社会、关注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世界时政的指导思想,突出考查运用知识分析、评价、论证实际问题的综合学习能力。
题目立意新颖,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为主线展开,与时俱进。
素材多源于现实生活,如在试卷中涉及的热点既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三峡大坝等世人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有石油价格上涨、太空探索、赤潮等时事性热点。
这就需要在平时教学与高考复习过程中注重以实际联系理论,关注当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的发展,并尝试用地理知识和原理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导向性明确。
考能力——死记硬背行不通,不记不背也不行;考主干——回归教材,弄通弄懂教材、教好课;考综合运用——学以致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三)命题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总体上讲,地理试题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尤其是注重基础,对地理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
1、客观题区分度偏低,24题中有14题区分度<0.3(一般题),占58.33%,仅有1题区分度>0.4(优秀题),占4.17%。
2、个别题目欠严谨。
如:
非选择题25
(1)题中的“再过半年······”与
(2)题中的“此时”,易给考生造成指的是同一时间。
3、记忆的分量还比较大,试卷中有些试题对学生来说,思考性不强,只要死记硬背就能获得好成绩。
如:
非选择题26
(2)、(3)考生只要按照教材内容叙述就能拿分,。
这不利于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不利于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判断。
4、个别题目重复考查,答案简单,意义不大。
如:
选择题3、12、非选择题29
(2)均是考查地方时换算。
5、个别题的答案太简单,没有深度,不需深入分析、推理、判断,对于那些素质高,擅长准确运用原理回答问题、逻辑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就显得有些不公平,其综合分析能力得不到承认,分数也很难拉开档次。
三、考试情况分析
仅从本次试卷看,难度并不大,没有偏题、难题、怪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学科的基础知识。
但为什么得分率又不太高呢?
这是因为考生失分一般不是在知识上,而是在能力上。
有的考生打开试卷,首先是回忆“书上有哪些现成答案?
这道题和我做过的哪道题相似?
”等等,这说明答题的思维状态不符合考试要求,切入点错了,就无法正常思考。
从总体上看,考生的失分原因有以下几种:
1、知识掌握不全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要领和原理混淆不清,不能正确分析问题。
如:
选择题23-24,不知道我国南方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记不住华北平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区而造成错选。
非选26题
(1)对黄河凌汛产生的时间和条件模糊不清。
2、审题能力和技巧不够,不能很好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中心含义,不能很好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整合和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强。
如:
选择题9-10不能从题中文字提取信息:
“风止天晴,······厚厚的尘土”而正确判断出冷锋过境的天气特征。
选择题11不能从题中天气预报资料提取夏季的信息。
3、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差,不能够很好的将图表与图表之间、图表与文字之间进行连接,进行有效的图文转换。
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
如:
选择题1-2,由于不能正确的读图或不会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没有掌握太阳光照图的空间转换技巧等,都会造成错选,甚至造成连续失分;非选29题
(1)不会提取图中提供的石油符号信息;非选30题
(1)-(4)由于考生不注意观察图例,看不懂图中的地形大势而不能正确回答。
4、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5、答题条理性不强,语言不准确,专业术语还不能灵活驾驭;难以把握住要点进行针对性回答问题,失分现象较为严重。
考情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类别
实考人数
总分
及格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地理客观题
2447
48
1418
30.18
48
6
0.63
0
6.88
地理主观题
2447
52
554
24.64
49
0
0.47
0
8.34
整体
2447
100
912
54.82
91
8
0.55
0.75
13.37
一级中学
1717
100
732
56.77
91
8
0.57
0.74
13.08
二级中学
730
100
180
50.23
89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市 学年度 学期 期末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