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瞅准赋分精细思考准确概括的技巧.docx
- 文档编号:30858870
- 上传时间:2024-04-11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6.12KB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瞅准赋分精细思考准确概括的技巧.docx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瞅准赋分精细思考准确概括的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瞅准赋分精细思考准确概括的技巧.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瞅准赋分,精细查找,准确概括
在解答现代文大阅读题时,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要始终关注文本,不做无根无据的解读,不生造答案。
因为大家都知道:
现代文大阅读的答案,一般至少有一道题的答案在文章中可以直接查找到,还有一道题的答案可以在整合原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回答出来;即使最后一道鉴赏评价类题目,它的第一小问的答案也常来源于原文。
并且,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共识性阅读。
因此,我们不用脱开文本来编造答案,而要紧扣原文,寻找答案,即使距离原文比较远的题目,也应该以原文为起点回答。
具体到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对照赋分,细心查找答案,学会准确概括和巧妙整合答案。
假若赋分是4分,问题又分为两问的话,一般地讲,两问得分是各占2分。
有时第一问1分,第二问是3分,这是第一问比较简单时的赋分情形。
看清和猜准了赋分后,就可以在原文中查找答案了。
查找时,要重视题干中的“那些”“什么”等词语,如果是“那些”,就不能答一点,至少有两个要点。
如果赋分多的话,还要找三到四个要点。
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
“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
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这个题目,第一问比较简单,回答时,要找全原文的信息,从“哪些”这个词来看,至少应该有两点。
经过查找原文,原文第一段中的“黄沙漫漫”“戈壁”“残棋”“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等词语,可以概括“戈壁滩坏境的恶劣”这样的特点;而从“灰色,到处都是灰色”这样的词语中,可以概括出“戈壁滩色彩的单调”的特点。
至于后一问,题干要求你“联系全文”回答,你就必须通览原文。
浏览原文,你会发现全文所写不是顺着这个意思写,而是从反面写的,下文写的石油工人的劳动和他们工作服的颜色,提示答案要点至少有两点:
一是为下文写石油工人的劳动埋下伏笔;二是从色彩上形成对比。
再能补充答出这种写法的名称——欲扬先抑的写法,就更完整了。
做这样的题目,一定要查仔细,想全面,写周全。
全国卷阅读题的第二道题目“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道题,仍然要先在原文找出原句,然后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理解文章重要的句子,简单地说,就是将原文中有意蕴的句子的意思说直白一些、通俗一些,通常就是把原文的比喻、象征等含蓄的句子还原为人人都能听懂的、人人都能明白的语言,并注意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倾向。
从赋分讲,此小题共4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要理解的句子是各有两个分句的句子,每个分句的理解看来是各占1分。
回答时,就是要在查找和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把这两句话解释一下。
要说出“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一句的含义,就要先查找。
查找之后,发现这句话在文章的倒数第三段,结合前面写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显然是在写石油工人的劳动生活。
因此,这句话前面说的是沙漠环境的“荒凉”,而后面说的是石油工人的劳动改造荒凉的沙漠。
要说出“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这句话的含义,同样要在原文中找到该句。
经查找可以肯定,显然作者写胡杨树倾注了作者的感情,作者由胡杨树的精神升华到人的精神,据此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
一是胡杨树包含人的感情,二是具体包含怎样的感情。
如此回答,就切合试题的赋分要求。
第三题要考生回答为什么“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颜色”。
这道题实际上直接查找就可以回答,而赋分6分的提示暗示要写出2-3个要点,如果信息多的话,最好要找出或概括出三个要点。
精读原文倒数第三段,很容易找出三点来:
一是“最鲜艳夺目”;二是“肃然起敬的颜色”(仰慕和赞颂之情);三是“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爱国精神)。
对准赋分找出这三点之后,稍加概括整合就是很完整的答案。
不过找到的答案要整合和概括,整合和概括时各个要点的意思不能重复,否则,会丢掉分数的。
二、瞅准赋分,精细思考,写好答案
有人认为,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解答过程就是考生与文本、考生与作者、考生与命题者互相对话的过程。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而要对好话,考生就必须学会深入仔细的思考。
因此,做现代文大阅读题时,一定要对准赋分,冷静思索,精细思考。
思考什么呢?
一是要思考文本的主旨,思考题干之所问,思考命题者之意图,尽量与命题者的意图相靠近;二是对照赋分,思考答案的内容要点以及答案的层次和思路。
一句话,就是紧扣赋分确定回答问题的条理和内容。
在深入思考之后,就要着手组织语言了。
写语言之前仍然要再结合赋分思考一番。
为了使写的内容充实一些,可以在草稿纸上很潦草地打草稿,至少应该在草稿纸上有意识地画一下。
这种胡写乱画的意识往往可以点燃考生创造的火花,有助于写出最完美的答案。
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有“想清再写”,特别是在回答大阅读的最后一道主观性题目时,千万要对照赋分思考答案。
如果赋分是8分,题目为两问,最少每小问要答出两大点。
在组织答案时,虽然最后一道题一般都是考查考生的鉴赏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是仍然要从文本出发来回答问题,要将叙述文本的语言和效能性的语言结合起来,使写出的答案层次清楚,有血有肉。
不少同学写的答案常常只重效能性的语言,忽视对文本的领悟分析,缺少血肉;相反,有的同学只概括文本,忽视现代文大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作者、命题者交流的特点,理悟不深,缺少必要的效能性的语言,或者领悟肤浅。
造成以上的失误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没有瞄准赋分进行深入思考。
我们看全国卷Ⅰ大阅读的最后一道题:
“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2号气井的?
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这道题赋分值为8分,有两个问题,其中第一问简单一些,围绕表现手法来回答就可以,而问题的重心应该是第二问。
推测一下,第一问回答正确绝对不会得到一半的分数。
但回答第一问是回答第二问的前提。
在原文中查找以后发现,这个问题要在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寻找,很容易找的句子有:
“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显然是在将沙漠和气井之地对比着来写;“打下了井,钻出来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这一句很明显是排比;“急促喘息声”这样的词语,这是拟人化的写法;而“我真想”领起的几句,也很显然是作者的联想和想象。
这里强调的是,回答第一问很容易,关键是回答第二问,要回答好第二问,就要写好描述文本内容的语言和体现表现方法的效能作用的语言。
应该先说明表达技巧在文中的具体表现,而后再说明在文中的效能和作用,要结合表现方法的一般作用来具体回答。
当然,要瞅准赋分,写好答案,还要加强平时的现代文阅读的考题训练和考题研究,尤其是要多做真题,多研究真题的答案。
如能这样,在考试中就会游刃有余地拿到现代文阅读题的满意分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现代文 阅读 瞅准 精细 思考 准确 概括 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