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docx
- 文档编号:387597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81.57KB
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docx
《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优化作业设计落实减负增效
迈入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见明显,也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但由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滞后,成了过街老鼠的应试教育仍然大行其道,不少地方“题海战术”依然盛行。
一方面是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大量的作业所占,作业似沉重的大山压在学生身上,严重摧残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是过重的作业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学生厌学怕做,作业质量低下;而教师也改得筋疲力尽,其结果必然是高耗低效。
面对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对作业要进行优化设计,争取做到增效减负。
孔子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优化作业设计就是要根据新课程培养目标改进平时作业或练习的设计,优化作业或练习的指导、批改和评价,使学生的作业练习不是一般的巩固性练习,而成为学生问题探究、自主学习的活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提高效率。
这是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的要求,也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必然之举、当务之急。
针对这些状况,笔者着重就数学课外作业的内容、形式、操作、批改、评价以及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作业、练习内容的优化设计。
1、作业、练习设计讲求针对性、实效性。
以往的作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
“尽量给学生布置多的作业”,有这类想法的教师以及家长认为作业的内容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要有一定的“量”,“量变”必定能导致“质变”,这样,势必导致作业的多而滥。
我们优化作业练习的内容,使它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数学课外作业的布置必须具有明确的要求,明确指向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配套。
2、作业、练习设计切合学生学习实际。
在当前,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基本上都是一些理论性或知识性的作业。
这类作业数量多、难度大、质量低,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针对这一弊端,一项重要的措施就是减少学生知识性作业的数量,优化其质量。
避免过多无意义的重复,减少过难或者过易等脱离学生基础的作业。
3、作业、练习设计走向生活化。
找寻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点,依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实践性作业,加强知识性作业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作业回归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生动、鲜活的,作业与他们的生活世界紧密相连,毫无疑问,这样的作业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学生也会对学校学习产生一种积极的态度,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所以,教师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和学生自身的资源设计作业,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4、作业、练习设计走向个性化。
改变作业布置“一刀切”的状况,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使作业练习具有选择性。
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能力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把一个班上的学生划分为几个层次、类别,然后对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在作业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差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中等生也能向前迈进,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各层次、类别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发展。
(二)作业、练习形式设计的优化。
以往的作业偏重于书面的抄背、偏重于问题的解答,形式单一,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着眼于用多种表现手段来展示其学习、思考的结果,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从课外作业的时间长短来看,我们把作业设计成以下几类:
(1)即时型作业:
该类型作业最大的优势在于:
由于学生必须在校内完成作业,就极大程度地杜绝了回家抄袭作业的可能。
由于反馈及时,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真实地、准确地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和教学上存在问题,以达到教学信息反馈,及时改进教学工作。
(2)延时型作业:
延时作业只是从完成时间来定义,它不能在第二天就完成。
作业时间的广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广泛搜集信息的能力。
从课外作业的操作来看,我们把作业分为以下几类:
(1)书面型作业:
这类作业还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背诵默写都需要用这类作业。
(2)实践型作业:
这一类作业在数学学科中都应用广泛,如初三数学中讲电热器时,可以让学生回去调查一下生活中的电热器的种类和用途。
在完成该作业的过程中,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开阔了视野、学生情绪体验强烈,相比较传统作业而言,实践性作业强调的是写实情景。
(3)专题研究型作业:
它可以由某个同学经过研究单独完成,体现了学科整合精神。
就是把几个学科相关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
例如:
讲家庭安全用电时,可布置学生动手设计简单的家庭电路,就会融合多学科知识。
(三)作业、练习的组织形式、指导方法的优化。
1、组织形式的优化。
新课程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
我们在作业、练习的设计中有针对性的尝试着提出了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要求,并且形成了基本的程序:
确定共同作业目标——成员分解目标,搜集信息——确定方案,完成部分任务——小组加工形成共同作业结果——组际集体交流——评价达标情况
在具体的操作中,形成以下策略:
编成各种合作小组完成不同的作业,1、按座位分组;2、合理搭配分组;3、按兴趣编组。
学生明确在小组中的作业职责,主动完成作业;选择不同的作业课题,搜集信息,提升能力;对进行多元评价,重在过程,体现合作成效。
2、指导方法的优化。
以往的作业,巩固知识的作业较多,老师都是直接批改,错了让学生订正。
可是现在的作业和以前的大不一样,实践型作业、专题研究型作业比较多,我们认为,教师在作业布置后,还必需加强对学生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不能简单直接批改对或是错。
我们倡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作业,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示范。
(四)作业批改与评价的优化。
1、对作业进行研究性批改。
长期以来,教师不关注学生思维的轨迹。
优化作业批改就是要讲究研究性的批改。
首先,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结果,如书面作业的书写是否规范,答案是否正确,说话、演讲能力水平如何。
其次,关注学生思维的方法,从而更有效地纠正学生思维上的障碍,如数学的解题过程,关注学生从作业里反映出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加以整改,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加以放大。
2、作业评价体现人文关怀。
作业评价重激励与指导,教师要多写批注,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做作业和批改作业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形式,是一种人文活动。
作业本是教师和学生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一个平台。
“在此,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才华、学识、风度和修养,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
”知识显现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完成作业的过程,学生的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种种情绪都蕴藏其中。
一本看似单一的作业本、实验本其实蕴涵着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反映着学生的心理世界。
对于教师来说,它提供了稍纵即逝的教育良机。
因此,教师批改作业时,不应仅仅从知识学习的结果来评价学生的作业,给学生的作业写个分数就完事,而应及时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指点迷津,分享他的成功快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3、作业评价要求迅速及时。
在校内完成的即时型作业,真正做到四个及时:
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反馈。
数学课堂练习一般都用此法,有的作业在课堂上直接校对,学生的印象就比较深刻,错误的思维方法可以及时纠正。
作业批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师批改后讲解,或是先讲解后批改,或是批改讲解后再批改。
4、重视学生错题的积累。
错误本身也是一种资源,抄录学生容易犯的错题,把它们积累起来,研究学生思维上的错误点,对指导教师以后的上课和作业指导很有帮助。
在课题研究的下一阶段,我们将重视这一工作。
(五)课外作业练习量的管理优化。
在课题组的有力措施下,作业布置从关注“量”向重视“质”的转变。
作业布置应适量,应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中的有关规定,初中一、二年级不应超过2小时,初三可适当增加,但也不宜超过2.5小时。
这样,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充分发展他们的天性,锻炼他们的能力。
在“质”方面,应考虑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哪种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之,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实施,优化作业设计应与课堂教学紧密衔接。
通过学生主体评价与教师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作业设计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真正让学生能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的生长环境中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数学:
怎样实现初中数学作业的“减负”与“增效”
中学生数学作业的预留、书写与评判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一些基础薄弱校,中学生数学作业的状况却可以概括为“一多”“二假”“三无效”。
“一多”指作业量大,学生除了要完成课本习题外,还被大量形形色色的习题册所累,身陷题海不能自拔;“二假”指学生迫于教师的强制性措施,要么抄袭他人作业,要么置中间推理计算过程于不顾,盲目地凑结论,换来一个按时交作业的假象;“三无效”指学生写作业和教师判作业终日疲惫不堪,却收获甚微,近乎无效劳动。
面对一次次试图以加大作业量来提高教学成绩的失败,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中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为走出“一多”“二假”“三无效”的怪圈,苦苦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增强作业实效的途径。
笔者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条初见成效的教学策略。
其一,精选数学作业题,使学生脱离“题海”。
其二,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笔者试对这两条教学策略进行较详细的解释,并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对“假设”的初步检验。
一、精选数学作业题
所谓精选数学作业题,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进度,从课本和练习册中,把作业题选精,或教师有针对性地自行设计数学作业题,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
为什么要精选数学作业题?
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原因。
就“质”而言,我们可从理论上更深刻地揭示精选数学作业的重要性。
如果学生是通过“做和反思”学习数学的,那么他们做什么样的数学题,就将形成什么样的数学经验和能力,并进一步积淀或升华为什么样的数学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学生应当做什么样的数学题,不仅反映了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还折射出他们的数学教育观念。
而教育主管部门对数学教材中练习题的选配和考试题目的编拟,也反映了他们的教育价值观。
就“量”而言,认真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
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
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这就从两方面决定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是减负的重要手段。
当然,能从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精选作业,确实是数学教师功底的体现。
这不仅要选配适当的模仿性训练题,以达巩固记忆、熟练应用之效,还应从更高的观点审视教育,特别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就具体的概念教学而言,应力求牢牢抓住与概念体系中环环相扣的“环”相应的习题,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些习题分配到每次的作业中。
另外,最好每次的作业题都呈现一定的梯度,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以便给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发挥的空间。
对于那些不合上述要求的习题,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
只有这样,每次作业才能体现出“精选”二字,恰似教师经过潜心烹调后,奉献给学生的一盘色、香、味俱佳的菜肴。
二、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
所谓改革传统的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针对学生在教师留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逆反心理大胆规定:
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三个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回答本次作业中,你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争分析出症结所在。
3.本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
掌握了哪些技能?
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问题1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
对问题2的设定,可以这样理解:
数学的概念体系以其逻辑严谨著称,而数学习题的解决,也往往遵循形式逻辑中的充足理由律,经历多次由此及彼的推理或计算才能获得。
那些基础扎实、推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往往会产生一定正确的自信。
即便遇上一时解不开的题,也一定能分析出只需解决了某步的推理,或由题设完成某数据的计算,该题即可获解。
而某步的推理或某数据的计算,恰恰是疑点,即为问题2中所说的“症结”。
能够分析出“症结”,知道哪儿卡壳,是需要一定数学素养的,这对部分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逐渐养成的过程。
但正是因为问题2的设定,使学生对不会做的题不做变成了一种“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做抄袭的傻事。
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大都能静下心来,抱着研究的心态,去分析症结所在,甚至在分析的过程中,使问题获解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至于问题3,它可以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对所用技能、方法的巩固,是作业过程中的点睛之笔。
众所周知,对学生减负决不能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要争取以最小的劳动付出,去换取最大的收获。
如果说策略一是为实现“量的减负”,那么策略二是为了“质的增效”,它对学生而言,完成作业是成功,个别题目没完成,但明确了哪儿卡壳也是成功。
在这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他们将由苦学变为乐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对教师而言,在批改作业前,先浏览一下上述三个问题的回答情况,首先做到对该生心中有数,然后有针对性地选题详判,大部分题目则可略判,从而大大节省了处理作业的时间,以便为研究教学、精选作业题投入更大的精力。
过去我们长期奉行强制性教学,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像古人所云: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而近年来,上述两条教学策略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把对两条策略的兴趣,逐渐转变成为对数学的兴趣。
笔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认真的观察,有许多证据支持学生所发生的这种积极变化。
以下只是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成绩一直不太好的某学生说:
“过去我们的数学作业不仅量大,老师还逼着交,没办法只好抄别人的。
现在我们把过去只重视‘交没交’,变成了关心‘会不会’,这是个质的变化,作业量虽小了,但却练得实了。
”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却有另一番积极的评论。
如一位学生说:
“我最欣赏老师让我们找症结这一条,它不仅有效杜绝了抄袭别人作业和凑结论的做法,而且还诱导我们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许多作业题都是在一步步寻找症结中解决的。
”平心而论,虽然考试成绩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的进步。
笔者所教班的统考平均分高于兄弟班10分之多,至少可以作为学生发生积极变化的证据。
其次,学生的学习风气、思维习惯也比过去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是当面对一时不会做的题,这些学生能一反过去的知难而退或盲目抄袭,变得能深入思考,直至问题的解决。
少数优秀学生在难题面前表现出的那种跃跃欲试、坚韧不拔、必欲攻克而后快的钻研精神,更属难能可贵,这大概就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
两条策略的精髓是“精练”与“反思”,而且反思愈深刻,练习就可以愈精巧。
因此,能否使全体学生对每次的数学作业都进行深刻的反思,逐渐养成自查、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是两条策略能否实现既“减负”又“增效”的关键。
实践中,总有个别学生钻“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的空子,而不去认真分析症结,这是两条策略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但是,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到“减负”的真正含义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我们就会在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肯于刻苦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而且会越走路越宽。
∙
∙
∙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作业设计研究
内容摘要 结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进行有效作业设计的研究,探究作业的系统性、层次性、兴趣性、探索性、延展性、评价等,并进行一定的反思。
关键词 作业现状 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
中学数学作业现状分析
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消化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设计和实施,而忽视对作业练习的系统筹划。
有的在布置和完成作业的时机安排上不合理,只注重课后作业,忽视课前和课中的作业设计;有的作业内涵和知识点不够系统,片面注重大题量和高难度的练习,忽视基本知识的巩固;有的作业内容设计不科学,忽视学生的差异性,层次不明,重点不突出;有的只注重“做”而忽视“练”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作业练习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作业练习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科学系统地设计和安排作业练习这一教学环节,致使作业练习的作用未能得到应有的开发,学生因缺乏目的性而对作业练习失去动力和目标,产生了形如抄袭、重复写、应付完成数量、没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等情形,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教师的题海战术而对作业练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部分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形成严重学习障碍,致使教学低效或无效。
因此,“精心设计数学作业,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把课堂作为主战场认真备课精心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把作业练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来设计和把握,使教学与练习相互促进,增强教学实效。
本文就这一课题从几个方面作一粗浅的探究。
有效作业设计研究
1.作业设计原则
1.1作业设计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其理念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二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三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掌握学习理论: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学习和理解任何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
只要提供较好的学习条件,多数学生学习能力、速度和动机方面的个别差异将会消失,大多数学生将获得较高的学习动机。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1.2系统性原则
在作业设计时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数学内容,把握知识的连惯性,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首先要加强“双基”训练,特别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数学学科的基础,是培养思维提高能力的根本,在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首先完成的就是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基础知识的基本运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要注重学习内容的重难点的把握,充分利用学生作业的完成促使学生牢固掌握重点知识,同时把学习中的难点分解于作业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
另外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一方面注意复习巩固有关的已有知识,与旧知识衔接起来,另一个方面为后续知识做好准备,把后面的内容或方法渗透到前面的知识中形成良好的知识链,保持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系统性。
1.3层次性原则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心理因素等多方面的自然差异。
对他们提出同样的标准、同样的要求,显然有些不合理,需要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以学生潜能的发展为标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具有的潜能,创设具有层次性的数学作业,能让各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事实上,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没有足够的多样性,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蓬勃生机。
设计作业时,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各取所需,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与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如选课本后1-2个习题,与课中例题相仿,用以巩固提高,反馈学习情况,检测学习成绩,教师了解学生。
同时可设计一道综合性强的题,供选做选用,学有余力的学生以此得到提高。
案例 《苏科版九下6.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节的第4课时,课后作业设计:
必做题(课本习题6.2)
题5 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写出它们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2)
题7 通过配方,把下列函数化为
的形式,并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2)
(4)
选做题 (徐州市2008年中考题----综合题)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以
为顶点,且过点
.
(1)求该函数的关系式;
(2)求该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3)将该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当图象经过原点时,
两点随图象移至
,求△
的面积.
1.4兴趣性原则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是一种伴随积极情感的需要形式,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力量。
数学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先导,是推动数学学习的一种意识力量。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如果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学生就会视数学学习是一种煎熬。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通过设计兴趣性作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促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开发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动力,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切入学生已有知识,设计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具有创造性、趣味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
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
如在学习了《苏科版九下8.2中学生的视力情况调查》一节后,布置学生设计一份对数学教师满意度的问卷调查表。
学生非常认真的设计了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其中调查内容包含了数学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风格、作业设计、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方面。
这份作业深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中,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极高的热情和精力,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参考建议。
1.5探索性原则
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有效作业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真正有效地促进数学学习。
教学中,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去理解,去构建,走进数学活动,依据情境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现和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建构不同的数学模型。
波利亚曾说过:
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多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习题变式训练是一种极好的探索作业,变式是指相对于某种范式的变化形式,就是不断变更问题的情境改变思维的角度,在保持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变的情况之下,使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不断迁移的变化方式。
变式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简单的运用变式就是把题目形式换一换,让学生看到不同的展现形式,最好的方法是能让学生看到题目后去猜一猜问题是什么,并试着自己提出问题,真正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案例《苏科版9上教材阅读材料“折纸与证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作业设计 落实减负增效 优化 作业 设计 落实 减负 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