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建筑篇村落结构村落景观与环境丁村坐落在汾.docx
- 文档编号:397236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57.80KB
村落建筑篇村落结构村落景观与环境丁村坐落在汾.docx
《村落建筑篇村落结构村落景观与环境丁村坐落在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落建筑篇村落结构村落景观与环境丁村坐落在汾.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落建筑篇村落结构村落景观与环境丁村坐落在汾
第二篇村落建筑篇
第一节村落结构
一、村落景观与环境
丁村坐落在汾河东岸一块突起的台地上,距河岸仅有1公里左右,站在村中的高处,看汾河自北而来,向西形成一个湾,再向南而去,对这块高地恰好形成了北、西、南三面环抱之势,风水术上称为“腰带水”。
黄土塬和黄土台是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常见的地形,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塬面或台面大体平坦,而周边是像刀削般的断崖,只是黄土塬的面积要大于黄土台。
丁村周边常见的是这两种地形。
汾河的西岸,村落对面,就是突起于河岸五六十米高的黄土台地,沿汾河十几公里,十分陡峭,而且紧逼河岸,仅余十几米宽,使得沿汾河逶迤而行的古道只能在东岸。
隔河相望,黄土台地犹如一堵高墙,这道高冈称为“巴山岭”。
巴山岭上是平展的塬面,它东西宽约20公里,南北沿汾河西岸展开,包括襄陵、太平,一直延伸到稷山、河津,长近百公里。
从巴山岭再向西是吕梁山的支脉姑射山、九原山。
姑射山主峰海拔1688米,九原山主峰海拔1200米,巴山岭是护卫太平县西侧的天然屏障,当时的太平县城就建在巴山岭的塬面上。
丁村的东面约10公里,是山西中部南北走向的太岳山脉的支脉崇山,它的平均海拔1200~1300米,主峰海拔为1490米。
由于主峰山体陡立,如破土而出的芦笋,人们称之为芦顶山。
崇山上曾有一座古塔,因而又称塔儿山。
这座山峰对丁村来说自然又是一道天然屏障。
塔儿山起伏不大,从山脊到汾河东岸,地势逐渐降低,紧靠山根沟壑较多,地形破碎,以后地势便以层层跌落降低的台地形式出现。
台地渐渐平坦开阔,一层层延伸到汾河边,丁村就建在紧靠汾河东岸的一块向前凸伸的台地上。
由于地势低,在距丁村东仅3公里的古驿道上根本无法看到村落,十分隐秘。
丁村的南面是一道高于丁村台地的土冈,它虽然不很高,却对村落起了维护作用。
村子北面是一片十分开阔平展的土地,延伸有五六公里,是丁村主要的农耕地带。
山环水绕使丁村的自然防御环境很好,更好的是它的农业环境,因为它离汾河最近,有大片肥沃的滩地,农业在很长时期是这里居民的主业。
历史上汾河水量很大,不但可行船,还盛产水产品。
据丁村村民讲,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汾河边垂钓,一天还可收获二十来斤鱼,如果是夏季洪水季节,水中泥沙把大鱼呛起,一天可捕几十斤鱼。
有粮有鱼,丁村人的餐桌当然是十分丰盛了。
汾河沿岸虽富,但最怕水患。
北方河流的最大特点是汛期水量要大于平时几十倍,而特大洪水一般几十年才来一次。
旧时的太平县汾河滩是全县地势最低处,平均海拔仅有420多米,洪水一来,全县的雨水都汇流到汾河,所以,河边根本不敢建村落。
清光绪《太平县志》载:
“顺治五年(1648年),去秋七月大雷雨,汾水涨溢两岸,树梢皆没。
”丁村虽紧靠汾河岸,却建于高地之上,再大的水顶多是淹了河滩上的农田,村里的房子安然无恙。
至于被淹了的滩地,在丰水期到来前冬小麦早已收获完,平展展地晾在那里正等着洪水来淹,洪水越大泥沙越多,淤泥肥沃,秋季播种就不用施肥了。
靠河道稍远一点的滩地,只要有一些简单的水利设施就可开辟水田种上水稻,周围的山冈则因地制宜种上各种果树,如枣树、柿子等。
太平县的大枣儿因肉厚、核小,民国以前一直是呈献皇宫的贡品。
丁村一带不但富饶,更有极好的田园美景。
汾河对丁村之利不只是农业。
明清以前的汾河还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不仅渡人还要运货。
汾水是山西境内最长的一条河,它发源于宁武的管涔山,长达700多公里,但汾河中上游由于水量不稳,河底岩石较多,不能整体通航,只能少部分水域行船,下游支流汇入较多,从灵石至河津一段水势较大,水量也较稳定,河上可行船放排,但河底常有巨石阻船,因此汾河上小型轻载货船较多。
其他如木材,从山上先将一根根木料从支流漂下,到汾河再扎成木排,运送到下游市场,明清时期丁村建房的木材就是从灵石直接经汾河运到的。
太平县的太平商帮运货到陕西,较重的物资从古驿路用马匹驮运到潼关过风陵渡,进入渭河,其他轻型货物则走水路,沿汾河直到河津换船再到潼关过风陵渡,也可以过河津渡后,再走陆路到达西安。
丁村商人正是由于水运的便利才在“行商”中捷足先登,他们经营的货品多以杂货、药材为主,也经营少量粮食、油、皮毛等,这正便于水陆联运和装卸的需要。
汾河水运对丁村人而言,既是便利又是风景,它为丁村的周边环境平添了许多意境。
“太平八景”中就有“汾水烟波”,而众多文人墨客还为清丽如诗画般的“汾河帆影”留下了吟咏的诗句。
明邑令罗潮在诗中写道:
胜概环中土,横汾据上流。
波光拖练白,帆影接天浮。
凫雁沙边浴,鱼龙镜里游。
风平浪复静,闲杀济川舟。
更为难得的是,丁村西临汾河水道,东临太原通往河南的古驿,却闹中取静,仿佛是一处超脱于世外的桃花源。
从丁村到“巴山岭”自古不通车马,要上到塬面,首先要渡汾河,然后攀上十分峻峭的断坎削壁。
要携货物或挑担只能绕道史村(现襄汾县城),到地段平缓处才可上到塬面。
要论水路,丁村南北20里虽有十几处小码头,但都是河东的村庄为自己往来河西的太平县城而设置的小船摆渡,所谓“济川舟”。
只有距丁村北7公里的史村有一处公共摆渡,有渡口。
此外没有通往大路的重要码头,汾河上行船不在附近靠岸。
丁村正东5公里的阎店村,是从太原通向河南古驿道中的重要一站。
明代就设有驿铺、邮铺、汛铺,并各有炮三尊、赊甲一副、马十几匹、兵丁十来人,丁村的商人们就是从这条路走出去经商做生意的。
古代的驿道往来十分繁忙,有各种马帮、骆驼帮、马车、邮车、官军等。
古道多为土路,时间一长,车辗,牲口踩踏,加上雨水冲刷,道路就越来越低,渐渐成为一条弯曲绵长的道沟,北方有一句谚语:
“千年的路变成了沟”,指的就是这种现象。
尽管丁村与阎店相距不远,但在这条古驿道中行走的人,却无法看到四周塬面上的村子,更何况丁村。
明末和清末山西的兵匪很多,但都未祸及丁村。
明代末年,李自成农民军王嘉胤部就驻扎在侯马、阳城,他们来往于阳城、沁水、襄陵、太平,作战频繁。
清光绪八年(1882年)《太平县志》中载明代知府疏文:
“流寇披猖日甚,臣邑罹祸独苦,谨以目前危迫之状及地方残害之形,仰恳圣明及廷臣早定剿寇长策,以求无辜黎事。
臣邑山西太平今岁三月被流寇数百余人突入乡村,横恣抢掠。
……西北诸乡,如古城镇、尉村、膏腹、中黄、西安、西姚、盘道数十余庄,庐舍俱烬,尸骨横铺……”即使在这样惨烈的情况下,丁村仍一直安然无恙。
为避免李自成义军的不断侵扰,太平县令向全县村寨发布了《告急自建城堡通令》,清《太平县志》记云:
“明季寇警,知县魏公韩劝百姓筑堡自卫,于是各村落有堡者十之七八矣。
有备无患,岂不赖食有司哉。
”丁村周围的敬村、柴村、史村等此时都建起寨墙,整个晋南和晋东南各县,如侯马、沁水、阳城等地村落也纷纷建起高大的城堡。
迫于情况紧急,丁村也筹措钱款修起寨墙,清光绪《太平县志》载“丁村于明崇祯戊辰(1628年)至癸未(1643年)年建堡”,但寨墙只建起四分之三。
其一,因村东南部为敬村的田地,不好将其圈进丁村寨墙内;其二,东南部地势正处于台地上下的高坎之处,上下坎陡立,高达五六米,具有一定的防御性能,因此东南角始终没有围建起寨墙。
到清代,待战争过去,寨墙的修砌也就没人再问了。
二、村落格局
丁村的空间格局简单地说就是:
四方村落丁字街。
丁村建在台地上,这块台地大致呈方形。
顺应地形地势是古人规划聚落时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但山西平原地带的古代村落大多采用方形,这里边就有一个固守传统的问题,即效仿古代城镇的形式。
《周礼·考工记》载: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九经九轨……”宫殿要建成方形,城郭要建成方形,连讲究的住宅——四合院,也是近方形的。
古代的中国城乡分界并不明显,科举制度使田家郎也有登上天子堂的机会,因此,多数的大户把乡下的家当成自己永久的寄命之所。
他们有了钱,首先想到的就是故里的修建,以便落叶归根,颐养天年。
他们把“营国”的观念带到乡下,只要地形允许,村墙也建成近方形,以显示其庄重、气派。
丁村的台地恰恰给了它这样的基本条件,于是就形成了东西长350米、南北长370米的方形村落。
丁村附近的村子也大多建成方形或近似方形。
即使是方形的村子,街道不论是主还是次,都以丁字街居多。
丁字街有如下好处:
首先是风水术中嫌十字街过于顺畅,会“透风泄气”,丁字街曲折,却可“藏风聚气”;二是丁字街有利于防御,外来生人不能一眼望穿全村,走在街上左转右转如迷魂阵,一会儿就转向了;三是“丁”即“人丁”,丁字街有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人丁兴旺是宗法时代所有宗族的最高追求之一;四是,丁村人还有自己的说法,即把丁字街和丁姓联系起来。
丁村的规划是和寨墙统一考虑的,也可以说是在建寨墙时做了许多设计。
规划和修寨墙是为了保平安,更是为了造成并保住村落的好风水,风水师坐头把交椅,他们的意见自然非常重要。
丁村的地形东高西低,隔汾河是巴山岭及远处的姑射山。
当年在巴山岭台地上建太平县城时,就以姑射山为祖山,而以姑射山前的石梯关山为少祖山。
清光绪《太平县志》这样记载:
“石梯关,邑之少祖山也,汾阴山(太平县南部)为县治文案。
”风水规划的第一步是确定祖山和少祖山,即寻找“来龙”、“靠山”,然而丁村的地形却十分矛盾:
村西的巴山岭最高,而且横列如屏,但巴山岭与丁村台地之间却被汾河相隔,按照风水“脉遇水而止”的理论,不能做丁村的靠山;而且如村落朝东,则面对很陡的上坡路,对村子也十分不利。
恰好丁村东、南两侧有不高的小冈坡,依山冈的方位,村落既可坐南朝北,也可坐东向西,丁村北面是一片广阔的农田,正好作为村子的“明堂”。
村子最后选择了坐南朝北。
村落坐南朝北之后,达到了最佳的风水格局,即:
“左青龙(即汾河),右白虎(即东坡高冈),背有靠山(一溜小冈),前有明堂(北面开阔的田地)”,完满地符合了堪舆的理想模式。
后来为了挡住北方的煞气,在北门外正对北门建起一座宏大的关帝庙,规模很大,有两院三进,门前还建起戏台。
关帝爷是晋南人,是山西人最信奉的,有了他,一切阴风煞气通通被镇住。
庙中又供奉着北方之神——真武大帝。
有了基本模式后,建寨墙时,按风水师的意图,村西距河较近不能开城门,防止漏财,只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各开一城门。
开了东门以后却出了新的问题:
丁村东高西低,出东门是一路上坡,形如马鞍,人称“鞍子坡”,有一股很强的气势,对村子形成一种逼压的感觉,不利村子。
而且,站在村子东坡上,能看到村西寨墙外的弥陀院,这弥陀院里住着和尚,也能从寺院中看到东坡上往来出入的人,看的和被看的,难免有妇女,风水师说,和尚与妇女“对眼”,妇女容易学坏,更不利于村子。
于是东门建成后没有使用,就被封堵了起来。
此外,为了减弱东边来的逼压气势,又在丁村向东约1.2公里处,建起一座影壁墙。
南门外有小冈,地段狭窄,不易走车,因此,凡村中重大事件,如婚丧嫁娶、年节迎神社火等,一律不出入南门。
东门封了,南门又成了辅助门,北门便名正言顺地成为村落的正门。
遇到兵荒马乱的年月,丁村南北城门天一黑就关闭,南门锁住无人管理,而北门却日夜有人看守,并有打更人,为丁村早出晚归的商人守门。
三、走街串巷
丁村在建寨墙之前就已有部分住宅,这些住宅之间的道路构成了最初的街巷。
从东门直到西头的三义庙前有一条主街,丁村现存的明清时期的住宅大都分布在这条主街的两侧,青砖大瓦高楼大院,石块铺地,格外气派。
显然,这是一条早期形成的街道。
与主街平行还有一条东西向街道,在主街与北寨墙之间,在这一带主要居住着丁村的其他杂姓,由于经济条件差,街巷较窄,屋宇低矮,又是土路,它不被人重视,连个名字都没有。
村中南北方向也各形成几条小巷,与主街相交,成为丁字路口。
一条靠近东门约60米处,在主街北侧,一直通向北门,称为北门巷。
由于北门为村子的正门,北门巷与主街交会的丁字路口就显得十分重要。
寨墙建成后,正对北门巷南口,在主街南侧建起一座观音阁,在丁字街口的东、西、北三条路口各建起一座石牌楼,可惜这三座牌楼已毁。
本来这是条丁字路口,但观音阁东侧有一条小路绕过观音阁可到一家小院,所以这里被人们叫成了十字街。
《丁氏宗谱》中也称此处为十字街:
“除南头数家,十字街、东窑顶上数家,余皆一脉相传,并无别支。
”十字街的名字传至今日。
在主街的西头,距三义庙约50米处是第二条垂直主街的巷子,在主街之南,直通南寨门,称为南门巷。
正对南门巷巷口北街是一座菩萨庙。
在主街两侧,还有一些宅院之间的小巷,也都大体为南北向。
寨墙建好后,为寨墙的管理、修护及夜巡打更方便,在寨墙内侧留出一圈环城道,它与村中各巷子连通,构成了四通八达、十分便利的街巷网。
但丁村的住宅都是内院形的,走在街巷里,两边高墙陡立,压抑而沉闷。
丁村的主要街巷都用石块墁地,中间低两边高,形成浅沟,为方便车马行走,主要街巷通常宽2.5~3.5米。
大户较多的小巷内也铺上石路,经济实力差的,只好是土地面。
村西北角居住的多是一些小姓,经济实力较差,直到今天这里的巷子都是土路,雨天泥泞难行。
平时丁村人吃水,主要靠村中的六口水井,它均匀地分布在村中,十分便利。
晋南雨水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间,大雨猛且多,常造成短时间河流暴涨,村落街巷成河。
丁村的地势由于东高西低,东门口与西端三义庙地平相差四五米,北门口又高于南门口一两米多,为此街巷基本形成了排水沟;为了让雨水排泄顺畅,又不伤街巷房舍,西南方寨墙有预留的排水口,同时又在村里挖了两个涝池,涝池蓄集的是天上的雨水,故又称为“天池”。
日常洗涮及牲畜饮水主要靠村中的两大天池。
东边的天池位于北门巷丁字街的路南,观音阁西侧,南北长20米,东西宽15米,约有2~3米深。
西边的在南门巷丁字路口的北侧,东靠菩萨庙,规模与东头天池相近。
有了天池,村落仿佛有了灵气。
清乾隆《丁氏宗谱》残页载:
“村中有两天池,俱座落中院,东头一,西头一。
天降时雨,聚水于内,饮牛马、濯污衣,以及建房取水、童子沐浴,大有裨益。
”丁村人说,天池还能起到防御火灾的作用,自建村至今从未有房舍失火,就因有这两个天池的保佑。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南院的丁庭柱、丁庭桪两兄弟在外经商发了财,见老父亲丁溪贤身体不佳,就想为老人家建一座颐养天年的别院。
那时东边的天池还是土岸,里面种了些莲藕,时值夏季,池中绿叶红花十分典雅。
丁氏两兄弟见到这幅景致,便当即决定在天池南岸买地建房,特意在后楼的二层,朝天池造了一间出挑的阳台,作为老人休闲时观景赏荷之所。
这阳台打破了住宅封闭内向的风格,花窗栏杆轻巧空透,向外展示,彩饰雕花在青砖灰瓦中格外靓丽。
它们与天池映衬,非常秀美,于是村人称它为“观景楼”。
以后两兄弟又出资将天池土岸改造成石岸,整齐的石条石阶可逐级下到水面,更加便利了妇女们在这里洗衣和小孩子洗澡玩耍。
观景楼与天池、观音阁、石牌楼等建筑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村中最重要、最开放、景观最丰富的公共开放空间,村民们为有这样的村中花园感到骄傲。
农村的生活是十分单调乏味的,人们茶余饭后总喜欢聚到这里,见见面,聊聊天,互通商业信息,了解南北货物行情,也说些家长里短的事。
时间一久,十字街自然而然地成为丁村集娱乐、休闲、日常生活为一体的公共活动中心,它使原本高墙深巷、一水儿青墙灰瓦的单调沉闷的村落有了生气与活力。
四、居住区的划分
丁村是个小村,1949年前后,全村丁姓及其他杂姓总计人口不足500人,其中2/3以上为丁姓,故村中建筑绝大部分为丁氏族人所建。
他们按家族聚居的方式分布,每一片住宅区基本住一个家族,互相之间多以街巷来划分。
因此,居民根据主街与南门巷、北门巷,将村落大致划分成四块居住区:
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北院。
其中西北院的情况较为特殊。
北院建造年代最早的居住区,位于村子东北角,即主街以北、北门巷以东,统称为北院。
丁比彭在《丁氏宗谱》中写道:
“余支于村内独占尽东一边,约有二十余亩,俱系余支房屋(缺)场基、牛园,并无他人基业。
”又说:
“余支久有老院四所,书院一处,前后左右相连,俱系卿祖置。
”北院区现存12座院落,其中5座为明万历年间丁翰卿及其子创建、修建。
最早的为3号院,题记为:
“时大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五月初二日吉时竖柱上梁,父丁继明创建,宅主丁翰卿,男丁谨志。
”十年后建造了4号院,题记为:
“大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正月二十五日吉时竖柱上梁,父丁继明创建,宅主丁翰卿,男生员丁谨、诚、诏、谨志。
”7号院为:
“大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2号院为:
“时大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二月十七日吉时竖柱上梁,祖父丁继明,父丁翰卿创建,宅主丁诏,男丁鹤、□年梓泥匠苏进才□。
”另有清早期所建房舍,根据题记,有清雍正时建造的1座,乾隆时建造的4座,还有2座因没有题记很难判定年代。
可确认为清乾隆年以前所建的住宅占北院住宅区的80%,高于其他各区,因此可以推算北院是丁氏家族最早的住宅区。
中院位于村东南部,即主街以南、南门巷以东的住宅区,称为中院。
由于明崇祯年间村东南部为敬村之地,未能建起寨墙,因此这一区所建住宅不多。
从现存宗谱残页看,丁氏中院与北院原为一脉,由四世祖得生公创建。
这组建筑由7座院落组成,其中1座为雍正年间建,3座为乾隆年间建,3座为道光年间建,风格统一,建筑质量十分精良。
南院另一片丁姓住宅区位于村西南角,即主街以南、南门巷以西,称为南院。
以丁先殿所建住宅群为主,现存15座院落。
根据题记,其中的一座可确认为明代建筑,两座清乾隆年间建,其他为嘉庆、道光、咸丰和民国年间所建造的。
这组建筑群是丁姓住宅中最大的一组,房舍高大精美,质量也较胜出。
由于丁氏谱系仅存残片,南院丁氏无法与北院及中院丁氏理清关系,也一直被北院、中院视为他系。
西北院主街北侧,北门巷西侧是丁村最大的一片住宅区,当地人称“西北院”。
这里不仅住有丁姓,还有侯姓和柴、毛、狄等十几个杂姓。
由于这里居住着不同姓氏的人,又有了许多小地名。
丁姓主要集中在靠近观音阁的丁字街口,《丁氏宗谱》残页载:
“临街(北门巷)面西,公建大门、二门、门楼各一座,至今人称余支为‘大门里’。
”这里所说的“公”即是8号院建宅主人丁胜山,从家谱残页上看,丁胜山为北院丁氏的分支。
“大门里”的住宅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重修。
“大门里”也是丁村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左右相连共计有7座院落。
从“大门里”向北是与主街平行的一条小巷,从这条巷直至北寨墙,早期曾有不少窑洞房,因此称为“窑顶上”,这里住着非丁姓居民。
听老人们传说,明代建城之前这些姓氏已在此居住,建城墙后,丁家不断发展,这些小姓繁衍不旺,有的迁往他地,有的就靠给丁姓做工或经营小生意谋生。
他们建不起青砖大瓦房,就住土窑和箍窑房。
“窑顶上”以南、“大门里”住宅群往西,人称“西头”。
这里曾居住着侯姓人家,侯姓比丁姓来的更早,也曾以经商为业,明末清初是兴旺的大户。
明后期时,即丁村未建寨墙之前,侯姓就在“西头”建起5座高大讲究的住宅,宅子对外高墙封闭,院落内相互连通,还有一个大花园,为瞭望防御之用,院落中间还建起一座7层高的望楼(也有人说只有4层)。
清中期后,侯姓在外经商赔本,子弟们又染上鸦片瘾,欠下许多债。
房基是宗族的,不能卖,就先拆掉了望楼,卖砖瓦木料,继后又拆了厅房,结果家业很快就败光了。
现在只剩下两对老夫妻,守着几座已成废墟的院落,只要有人来到这里,他们就会痛心地说起侯家的衰败史。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房产是最重要的不动产,一个家庭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蓄都会花在盖房子上。
房子为什么要用最好的材料?
就是希望它耐久,后人能身受前辈的好处。
所以,子孙再穷也不能卖祖宗的房子。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光有观念或祖训是不行的,侯家就是先例。
为预先防范,丁氏祖先订下家规,即“吊角分房法”,并代代相传。
例如,兄弟三人要分家单过,祖产一套四合院,北房三间,倒座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要均分给他们,便将北房、厢房、倒座分别做阄,使三兄弟在北房、厢房、倒座都各有一间,一方面避免了好朝向、好风水的房子被一个人所占尽,又能起到对祖产在整体上的保护。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有人要拆建或拆卖,都会受到其他兄弟的牵制,不可能随意。
有些子弟分家之后经济上十分困难,想拆房卖房又不可能,只好与同房或本族人调换,用好房换次房,用两间换一间,再从差价中得些利益。
这样一来,许多老房子,虽几易其手,但只是产权更替,而整体建筑保存了下来。
北院、中院、南院和“西头”都有家族的家庙,家庙属于家族公产,家族规定,即使子弟们再穷,也不可卖掉或被别姓占用。
清代末年以后,北院、“西头”的丁氏房派均入不敷出,家族很难维持,以至于家庙长时间无人管理,北院家庙1930年前后就倒塌,中院及“西头”丁氏的家庙也于1949年后不久倒塌,但丁氏子弟谁都不能去动这块基址。
丁村唯一保存完好的家庙在南院住宅区内,它能完好地保存,是因为建造年代较晚,而且南院丁氏与北院、中院丁氏有同姓不同宗之说,独立性较强。
第二节居住建筑
像典型的商人村落那样,丁村的建筑类型十分丰富,有城墙、庙宇、宗祠、书院、戏台、住宅等,但论规模和质量,最好的还是住宅,这与丁村是个杂姓村,而且丁村宗族的势力较弱有关:
私人的财力大于公共和宗族的财力,同时,也缺少能够统合全村的组织力量。
住宅建起来是住人的,但它们除了满足居住者起居和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还要通过住宅满足居住者的虚荣心态。
古代商人是一个畸形的群体,他们超群的经济实力和弱势的政治地位形成极大的反差。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其能力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何况,得不到承认的是如此大的一个群体。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古代商人能留下什么呢?
留下的就是他们建造的豪宅大院。
现在丁村保存较好的古老住宅有40多个院落,其中保存完好的明代住宅7幢、清代住宅29幢。
尽管这些宅子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霜雨雪,有些已破损,有些已部分倒塌,但仍可从那砌筑挺拔磨砖对缝的高墙、气势不凡的宏丽门楼、粗壮的梁架以及各类雕饰细巧、手艺高超的装修和木雕、石雕中看到当年丁村商人的辉煌。
这些老房子不仅是留给后人住的,它还弥漫着一股几百年都难以消散的气息,使后人强烈感觉到前人的成功和隐藏在心灵深处的那一声不平的叹息。
一、高堂华屋
一百多年前,美国神父明恩溥在游历中国乡村时很注意乡村建筑所用的材料,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砖头。
但他看到的多是土坯砖,写的都是砖木建筑的不足,如低矮狭窄、光照不足、冬冷夏热等。
明恩溥是这样记载中国的砖和乡村建筑的:
“中国人盖房子最通用的材料就是那种手边最近的东西。
到处都大量的做砖,其颜色差不多像他们身上所穿的衣服那样的蓝灰色。
这种颜色是在紧紧密封的砖窑里形成的。
当砖烧好后,从顶端凹面倒几百桶水以冲掉砖块上的泥土,水一遇热,立即转化成蒸气,从而改变了砖块的色泽。
由于燃料稀少,人们不愿意浪费它,这使得砖块普遍烧得不结实,从而降低了其作为建筑材料的价值,不像西洋砖那样坚如硬石,而且有一层厚厚的釉。
大部分中国的砖块,随便一摆弄就容易破裂,仔细检查,它们更像精制的面包,充满了气洞。
每个气洞口都成了砖块吸收湿气的管道,因此对房屋有着极大的损害。
”
明恩溥的偏见不仅代表他个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砖质量太差,所以,当西方人获准在中国建房子时,他们不惜万里迢迢从欧洲运来砖瓦。
如北京现存的许多近现代建筑,均为舶来砖所建。
外国人的偏见不是没有道理,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建筑整体水准的确落后于西方。
正如明恩溥神父所见,中国的城市像一个大村庄,而大的村庄则像个城市,建筑物的高度、色彩以及简陋的程度几乎没有差别。
但是,山西却出质量很高的黏土砖,山西大面积的黄土塬有取之不尽的适宜造砖的好土,还有丰富的煤炭,因此,山西是中国古代砖瓦的主要产地,从明代起就有从事制砖的专业村了,且出产质地很高的城砖。
他们的砖不仅造得结实耐用,还十分美观,几百年的建筑巍然屹立,不是一栋两栋,而是几十栋住宅组成的完整村落,这样的村落有千百座,丁村便是其中之一。
丁村的村落建筑可以成为中国古代北方乡村建筑的一个典型,因为它并非仅是一家一户的豪门大院,而是几十户人家一水儿的青砖大瓦房所组成的建筑群。
这个建筑群的整体质量大体相当,从外表很难看出哪户人家最显赫,区别只在于每一户人家房子院落的大小,房子间数的多少,建造的高矮,空间的组合,雕饰的繁密等,这些差别,只有走进去仔细看才能发觉。
丁村的建筑质量高,首先表现在房子建得高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村落 建筑 结构 景观 环境 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