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docx
- 文档编号:415491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1.39KB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docx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
2021年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
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追太阳
①老平房在新城市里也常常会是一景。
②这些平房,蹲在几幢高楼的后面。
房顶的瓦片上,生满了岁月的绿苔。
一簇一簇的狗尾巴草,也跑来凑热闹,聚集在房屋顶上。
春天绿着,秋天黄着。
也就是因为前面的高楼,老房子终年难得见到阳光。
在老房子里长大的孩子们,早已羽翼丰满,振翅高飞了。
留守在这儿的,大多都是些上了岁数的老人。
③我记得是个冬天。
冬日的阳光,见缝插针地从高楼的缝隙里,漏下一点、两点来。
几个老奶奶,拿着板凳跟着阳光走。
阳光走到哪里,她们就带着板凳走到哪里,一会儿仰着脸扭扭脖子,一会儿拍拍胳膊,一边拍打着身体,一边闲适地说着话。
看到我在看她们,还乐呵呵地冲我笑,“您们这是……”“我们在追太阳呢!
”奶奶们都笑了,那笑脸简直就是一派的安详与童真,像极了和煦的阳光。
④追太阳?
我心想;传说曾有夸父逐日,当下竟有老奶奶追太阳!
“追太阳”,此情此景,我不由得铭记在心。
每当我觉得寒冷的时候,觉得灰心失望的时候,“追太阳”的一幕就会跳出来暖暖我的心。
⑤连绵的阴雨,天像破了似的,滴答个没完没了。
家里的衣物,摸上去都是潮乎乎的,连人也似乎笼罩在潮乎乎的水气里,让人难耐。
⑥小孩子却照旧在平房的院子里玩得兴高采烈。
他们穿了雨鞋,偏寻着洼地积水走,一脚踩下去,击起水花一朵朵,乐得他们哈哈笑。
五岁的弟弟,也跟在大孩子的后面去踩洼地的积水,蹦着,跳着,哈哈哈,哈哈哈……孩子的快乐,简单而透明,无忧无虑,更无关天气。
⑦又一阵雨来,他便被我“提”回家了,四下里看看,突然问我:
“姐姐,你有彩笔吗?
我想画画。
”我赶忙找了纸笔来,他提笔在手,大刀阔斧地作画。
他先画一幢房,房子至至扭扭的,上面开满门和窗
⑨“亮亮,为什么画这么多的门和啊?
”他手舞足蹈起来:
“门窗多好,小猫、小狗进来得快呀,小鸟、小兔、小熊都可以进来呀!
”我不禁笑起来:
“你大概准备开动物园了吧?
⑩他又开始画树和花。
树们很不成规矩地挤在一起,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有弯着长的,有斜着站的,一律是山花插满头,花朵儿小果于似的挂着。
后来,他又画了一个大大的太阳,光芒长得恨不得拖到地上。
又刷刷几笔,给大太阳加上了一对硕大的翅膀。
我刚想说,你画的太阳怎么长翅膀了,亮亮头也不拾地念叨着:
“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了,亮亮头也不抬地念叨着:
“太阳有个大翅膀,下雨的时候飞出去玩,一会儿它就会飞回来的了。
”说着,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
⑪感动童心,童心是湛蓝的,是充满阳光的。
在他们那里无论天空如何阴霾,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
1.根据短文内容,概括短文讲述了哪两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手舞足蹈”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请从“内容”或“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
(提问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③自然段中,作者对老奶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使我们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5.阅读文章第⑥-⑪自然段,在横线中进行一处批注,并写明批注理由。
批注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天空中的乌云透出几缕金色的光,窗外霎时亮了起来”一句中“霎时”一词,如果去掉,表达的意思一样吗?
请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你对结尾处“太阳一直都在,不在这里,就在那里,因为,它就住在你的心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sìshì)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zhànchàn)!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
我点点头,仰起脸,问:
“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
“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
2.在短文中的“□”中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第一自然段写出了天都峰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特点。
4.老爷爷看到“我”来爬天都峰会想___________;“我”看到老爷爷来爬天都峰会想___________。
5.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奋力、攀着、手脚并用、终于”这些词既突出了爬山的_________,又表现出他们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三、阅读理解。
爬天都峰(节选)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我爬得上去吗?
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1.第一段话开门见山,交代了时间是,地点是,人物有,事件是。
我也要仿写一句话,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高”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天都峰“陡”的句子。
作者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是()
A.费美天都峰的景色B.突出爬天都峰的艰难
3.片段中“啊、哩”这两个语气词表现了“我”____________的心理。
4.对“我爬得上去吗?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我”能爬上去。
B.“我”不能爬上去。
C.“我”不一定爬得上去。
说明自己没有信心。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蝙蝠探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飞行时,是靠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C.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D.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3.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超声波是一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可以反射回来
B.超声波是蝙蝠用嘴巴和耳朵发出来的
C.在夜里,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改变飞行的方向
D.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超声波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4.画“”的句子中的“反复”“终于”能删去吗?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还有哪些发明创造是从生物身上得到的启示吗?
(至少写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
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
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
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
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
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
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
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
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
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
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
忽地(hū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
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
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
这时,鸬鹳(lú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
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2.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3.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4.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5.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六、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
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
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
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
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____。
2.第2段画“ ”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那年,齐白石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当老师,指导学生们画画。
有一次,他的学生谢时尼在课堂上画了一幅《梅鸡图》。
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
齐白石瞧着这幅画,欣赏了很长时间,然后,笑着对谢时尼说:
“你画的这画太有味道了,能借我回去临摹一张吗?
”
谢时尼听了齐白石的话,起初还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可是,他看到老师那副认真恳切的神情,知道老师没有跟他开玩笑,就把《梅鸡图》交给了齐白石。
一周后,齐白石又来上课了。
他讲完课后,便拿出自己临摹出来的画对谢时尼说:
“你看我临摹得好不好?
”
谢时尼被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精神感动了。
过了多年以后,每当谢时尼想起这件事时,都觉得老师这种虚心认真的学习精神值得他学一辈子。
1.文中“临摹”一词中的“临”是什么意思?
()
A.快要,将要。
B.靠近,面对着。
C.来到,到达。
D.照着字或画模仿。
2.齐白石长时间欣赏《梅鸡图》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画太有味道了”中的“味道”是什么意思?
()
A.趣味,情趣。
B.香、臭等气味。
C.意境。
D.意思。
4.为什么起初谢时尼以为老师在跟他开玩笑?
()
A.因为齐白石是大画家,他觉得老师不可能临摹学生的画。
B.因为齐白石说话时的神情不够严肃。
C.因为齐白石经常跟学生开玩笑。
D.因为谢时尼觉得自己的画不够好。
5.作为一位艺术造诣深厚的书画艺术家,齐白石却临摹学生的课堂作品,这件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浏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
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魂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
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
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含苞欲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黄山作比较,说明黄山“云奇山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写出了黄山的三个特点,你能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吗?
(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摘录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短文后回答问题。
放风筝的孩子
阳春三月的一天,几朵白云在空中悠悠地飘着。
我无意地向天空望了一眼,忽然我的视野中多了一样东西,飘来飘去,忽上忽下。
我瞪大了眼睛,看清了——原来是一只粉红色的风筝,拖着长长的尾巴……
啊!
这风筝给静静的天空带来了几丝生气,使天空变得更加迷人,更有诗情画意了。
放风筝的孩子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
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
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那悠悠的白云。
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飞起来了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牵动着我的心__
菜畦(qí)旁,我正看得入神,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
远处,那孩子正慢慢地拉回风筝线,风筝落地了,孩子呆呆地站着,看着前面的一畦菜苗。
天空又静了,连云儿也好像不高兴地徘(pái)徊(huái)着。
真可惜,这醉人的景色,瞬间便消逝了。
风筝在菜畦旁躺着,孩子却跑了……
一会儿,那孩子又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就像一朵白云悄悄地飘了过来,手中拿着菜苗,来到风筝坠落的地方,蹲下去,一双小手扒开松土,把菜苗栽上,噢,他刚才踩倒了几棵菜苗,从自家菜地移了几棵给补上。
云儿多么纯洁,就如同孩子的心。
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朵朵云儿也似乎高兴地笑了……
1.如果你不会读“那风筝却忽然向下坠去”中的“坠”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
“坠”字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
①落;②垂在下面;③因分量重而下垂;④垂在下面的东西。
这句话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2.给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缺少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他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着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飞起来了________风筝翱(áo)翔于蓝蓝的天空之中________牵动着我的心________
3.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
更加________ ②反义词:
出现________
4.仔细阅读短文,想一想放风筝的孩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或品质,然后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________的孩子
5.为什么作者最后觉得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原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一会儿,响声(),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逐渐(),(),横贯江面。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浩浩荡荡地();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以上两段文字,是作者通过由而地观察,描写的是(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请用“√”划出来)
3.快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渐渐(__________)抖动(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飞跑(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具体形象地描述了近看钱塘江大潮
_____________。
(只填序号)
十一、课外阅读。
路面上的新科技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路面非“黑”即“白”(黑色沥青和白色水泥两种颜色),而在欧洲彩色路面已较为普及,彩色路面通过道路颜色的不同,如红、绿、蓝、黄等,提示不同车辆的驾驶者在规定的略面上行驶,从而避兔了车辆的混行,大大增强了安全性。
现在,国内一些城市也开始采用彩色路面。
以北京为例,当汽丰行驶到二环路雍和宫到东直门转弯时,会发现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一是呈暗红色,原来此处为事故多发地,改变路面颜色以引起司机注意;二是路面加铺了一层颗粒状防滑材料。
在上海的局部地区还出现了碧绿色、橘黄色的路面,各种车辆“各行其道”。
与此同时,一种新颖的透水路面也应运而生。
这种路面做成三层:
最上层安置了透水材料,保证雨水及时吸纳进路面,中间层是分流设施,负责将吸纳进来的雨水分流到回收系统,最底层为密封层,防止雨水渗迹到地下。
透水路面含有一种强化纤维材料,使路面吸水功能提高10%到20%,有的甚至高达25%,所以这种路面不积水,不溅水,汽车行驶时不易打滑,有利于交通安全。
这种能吸纳回收雨水的透水路面,对于水资源不够丰富的城市来说,无疑是个福音。
1.第二自然段中写了“此处路面与别处不同”,这种不同之处体现在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
2.透水路面各层功能可分别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第二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_______)
(2)彩色路面在我国已经普及了。
(________)
(3)对于缺水型城市,建议该城市铺设透水路面。
(_________)
4.第四自然段中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A.透水路而吸水能力强。
B.强化纤维材料好。
C.汽车行驶不易打滑
十二、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你可千万别奇怪,“绿手指”是当地人对园丁的称赞。
//
一天这位老奶奶在报上看到一条消息,园艺所重金悬赏纯白的金盏花。
老奶奶想:
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
白色的,不可思议。
不过,我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把自己的想法对儿女们讲了,遭到了一致反对。
大家说:
“你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
专家都做不到的事,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能做到呢?
”//老奶奶决心一个人干下去。
她撤下金盏花的种子,精心侍弄。
金盏花开了,全是橘黄的,老奶奶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把种子,精心收集起来,第二年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挑选颜色最浅的花的种子栽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20年过去了。
有一天早晨,她来到花园,看到一朵金盏花,开得特别灿烂。
它不是近乎白色,而是雪一样的白。
//
秋天,她把100粒种子寄到了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
她不知道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因为要验证那些种子。
终于,园艺所所长打电话告诉老奶奶,他们看到了她种的花,是雪白的。
因为年代久远,资金不能兑现,问她有没有别的要求。
老奶奶对着电话说: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
我也能种出来……”
黑色的金盏花至今没有开放,因为老奶奶去世了。
//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
1.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再挑(tiāotiǎo)选颜色浅的花的种(zhǒngzhóng)子栽种(zhǒngzhóng)。
2.写出近义词。
怀疑——______漫长——______
3.理解文中的两个“绿手指”。
法国小镇有一位“绿手指”。
“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但愿你我也能长出新的“绿手指”!
“绿手指”指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侍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短文内容填空。
老奶奶的儿女反对她培育纯白的金盏花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6.老奶奶靠什么培育出了纯白的金盏花?
请用2—3个词语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阅读短文。
袋鼠与蜗牛
袋鼠从蜗牛身旁经过,被蜗牛叫住了。
“你见到我为何不打招呼?
”蜗牛责问道。
“对不起,我没看见你。
”
“没看见?
”蜗牛生气了,它喘着粗(cūchū)气说,“你是鼠,我是牛,我看见了你,你怎么会看不见我呢?
你这鼠辈竟敢目中无人!
”
袋鼠(shǔchǔ)说你怎么是牛呢牛我见过比我还大哩再说我也不是鼠呀
“不对!
”蜗牛说,“如果我不是牛,大家为何叫我蜗牛呢?
既然黄牛、水牛和牦(máo)牛等等都是牛,那我蜗牛自然也是牛了。
同样,如果你袋鼠不是鼠。
那黄鼠、田鼠以及家鼠什么的,就都不是鼠了!
”
袋鼠不想同蜗牛争辩(争吵争论),乘(chénɡchènɡ)蜗牛不注意,它悄悄地走开了。
它清楚,尽管蜗牛有一个牛的名字,并且口口声声称自己是牛,但人们是不会把它看成牛的,就像自己叫袋鼠,大家从不把自己看作鼠一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阅读 理解 答案 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