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分析.docx
- 文档编号:4368298
- 上传时间:2022-12-01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62.50KB
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分析.docx
《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分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体系构建与分析
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
摘要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和成长路径,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企业经营以粗放型资源消耗为主,技术创新投入少,创新层次低,主要以模仿创新为主,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小冰期的背景下,中小型物流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劣势,使许多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然而,另外一些具有技术创新能力中小型物流企业却能在逆势中依然坚挺。
这更凸显了技术创新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重要性。
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唯有走技术创新之路,才能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实现“二次创业”,这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现实选择。
目前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评价研究相对较少,论文根据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下的特点,应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过程模型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论文根据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中小型物流企业;层次分析法;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目录
摘要II
ABSTRACTIII
目录IV
1.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1
1.1.1研究背景1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2
1.2国内外研究现状3
1.3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5
1.3.1总体思路5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5
2.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理论6
2.1技术创新的概念6
2.2技术创新的分类7
2.3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内涵的界定9
2.4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内涵10
2.5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11
2.6中小型物流企业的界定12
2.7关于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综述15
2.7.1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特点15
2.7.2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战略16
3.技术创新测评体系构建18
3.1测评体系指标设计18
3.2测评体系创建19
3.2.1层次分析法的运用19
3.2.2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权重及体系构建20
4.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实证研究22
4.1数据来源22
4.2计算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权重23
5.总结与展望25
参考文献26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目的
1.1.1研究背景
互联网经济时代已然来临,结合着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小型物流企业面临着极其激烈的竞争。
同时伴随着日益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企业的技术能力已然成为决定其核心竞争力成败的关键因素。
而企业要在竞争之中生存则需要依靠有效的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创新管理制度,作出正确的创新决策。
20世纪30年代美国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首先提出完整的创新理论之后,创新(Innovation)已经无时无刻不吸引着人们的眼光【1】。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变革大河之中的大国来说,实施创新课题、研究创新项目带有不可复制的紧迫与重要。
在创新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是我国企业寻求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必要途径。
在技术创新的重要革变之中,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能否把握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驾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
同时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政治家、经济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有识之士的高度关注,在国家的角力中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改革与发展的深化,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
“十一五”后我国致力于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能力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企业技术创新就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小型企业只有下大力气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点问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快速、稳健地发展壮大。
只有加快技术扩散,使技术创新在潜在的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应用,才能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已证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众所周知,经济增长是一个劳动、资本和技术三要素投入产出的过程。
但在不同的经济时代,三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正逐步取代资本劳动密集型行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技术创新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而成为“经济的真正主题”【2】。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保持竞争优势和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总体上是粗放型的,主要是靠资本和劳动力的追加投入实现的。
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六五”期间及以前超过80%,
◆“七五”期间占70%
◆“八五”期间占75%
◆“九五”,这一比例仍占70%
◆“十五”期间占75%
相比之下,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至今仍不足3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这种经济增长的严重粗放型导致在高产值、高增长的背后是高消耗、低效益。
以2001年为例,中国各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世界出口比重为10一30%,但高技术产品出口却不到世界总量的4%,作为出口的生力军,大量中小型物流企业也依然依靠的是中国本土廉价的劳动力和劳动资料,产品资源耗费高、附加值低、利润率低【3】。
因而改善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用同等的资源创造更多的财富已成为中小型物流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而广大中小型物流企业要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并进而实现自身的发展,技术创新是必由之路。
总之,成熟的市场经济下,机遇与挑战并存,企业如何提高创新技术能力,提升企业知名度,增加核心竞争力,是所有中小型物流企业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随着经济的日趋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小型物流企业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断拥有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必须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因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首先,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或社会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才能增强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获得竞争优势。
其次,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通过技术创新,使企业能够不断引入新设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企业由于改进了配送和运输工艺,降低了道途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价格上的优势。
由于节约了某种资源,从而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使企业产生更好的整体效益。
企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就是看创新行为是否能使企业获得明显的收益。
虽然这种收益可能是现实的和眼前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和长远的,但最终追求的都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再次,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企业的持续发展,不仅要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发展,而且要能在变化的条件下发展,企业家一直追求企业的高成长。
为此,企业必须能够不断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行为,跟上时代的潮流。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以持续技术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众多成功的企业,就是依靠不断技术创新,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使其健康成长是中外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策制订者普遍关心的课题。
但是,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实力比较薄弱,获取市场信息能力差,研究与开发投入能力有限,技术创新失败率亦较高。
因此,加强对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论证技术变革对经济非均衡增长以及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影响出发,熊彼特(J.A.SchumPeter)在20世纪30年代末首先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
从那时起,国外技术创新研究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
现在看来,熊彼特的理论不仅在技术创新领域上具有开拓性,也是非均衡经济分析和制度学派的奠基石,在整个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5】。
20世纪50年代,由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技术变革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并对技术创新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到60年代,研究者开始有针对性地系统搜集技术创新的案例与数据,并提出对技术创新的专门定义。
70年代和80年代,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始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政府管理政策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七十多年来国外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6】: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复兴,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与束缚,形成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容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专门研究。
研究成果主要由厄特巴克(J.M.Utterback)、兰格里士(J.M.LangriSh)和迈尔斯(S.MyerS)等人在70年代初加以总结。
厄特巴克等在70年代初的综合研究中粗略地提出了技术创新过程及相关因素理论,强调创新主体的内外部交流能力缺乏是技术创新主要障碍。
但总的看来,在这一阶段创新仍只是作为一个整体变量来研究。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持续兴旺阶段。
这一阶段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局限性:
一是研究较分散,重复性研究较多,许多具体问题未得到充分深入研究便被搁置起来。
二是研究的重点不突出,一般创新,包括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创新研究不少,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相对不足。
三是对创新全过程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前重后轻倾向,不论是信息与决策分析,还是相关影响因素和政策机制分析,都侧重于创新采用环节,而缺乏对创新实现过程的相应研究。
斯切勒尔(M.A.SCheirer)1983年的分析表明,虽然1978年已提出创新实现问题,但迟至1983年其仍未得到系统研究。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
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研究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7】
(1)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是描述性总结,即就某些专题将已有研究成果分门归类加以总结描述。
二是折衷协调性提高,即将创新研究中有关争论问题重新提出,结合新情况在各种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推出新理论。
三是系统化归纳,即通过系统归纳沟通以往分散性成果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层次上的系统理论。
(2)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己有研究范围中选出或提出有关重点专题深入研究。
(3)注重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实用性强的研究课题,如技术创新的预测和创新活动的测试评价、创新组织建立的策略和规范、政府创新推动政策的跟踪分析、对某一行业的技术创新或某一项技术创新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的分析等,受到普遍关注,并力求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经济技术行动计划中去。
另外,在理论思想方面,从熊彼特提出“创新”概念起,国际学术界就开始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并产生了许多理论观点和认识。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竞争会促进技术变革。
而熊彼特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在1947年发表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一书中,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创新埋论,强调了垄断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认为市场垄断地位是企业承受与创新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先决条件,“大企业是技术进步最有力的发动机”。
【8】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新研究在相当大的程序上受到熊彼特的影响,研究的焦点就是市场结构、企业规模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有关文献把这一方面的研究称为熊彼特主义。
1965年,谢勒尔对1955年《幸福》500家大企业中的448家的创新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专利发明(创新)并不与企业规模的增长成正比。
阿罗(Arrow,K.)在1979年发表的《经济福利和发明的资源配置》一文中,比较了完全垄断和完全竞争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发明(创新)的影响,他的结论是:
完全竞争比完全垄断更有利于发明(创新),但两种市场结构都低于社会期望的最优状态。
当然,阿罗讨论了极端的市场结构,其后很多学者在他工作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更深入的研究。
卡米恩和施瓦茨则论证了在完全垄断而无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重大的技术创新不容易产生,因为此时缺乏竞争压力。
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企业规模小,创新条件有限,也不利于产生重大的技术创新。
他们的结论是:
一个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将会促进最高速度的发明创新活动,而由各具特色的中型企业组成的、新企业可以随时进入的行业,最适合技术的进步。
因此人们认为技术创新与企业规模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型物流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并不是处于劣势。
谢勒尔等人还研究了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对创新的影响,认为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创新优势表现在:
(1)与大企业相比,大企业决策更趋于保守。
(2)大企业的行政等级制度常常窒息研究人员的创新激情。
(3)中小型物流企业把创新作为他们竞争战略的核心。
(4)中小型物流企业对那些相对小的创新往往比大企业更有热情【9】。
在此期间,荷兰经济学家丹因在他1979年出版的《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书中,提出了技术创新具有寿命周期的观点,并运用技术创新的寿命周期来解释经济的长波运动。
他认为,任何一次基础技术创新都有其寿命周期,都要经历四个阶段:
介绍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衰落阶段。
基础技术创新的四阶段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四阶段,它们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为:
技术创新介绍—经济复苏;技术创新扩散—经济繁荣;技术创新成熟—经济衰退;技术创新衰落—经济危机。
总之,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向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深入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将是创新理论研究的又一新方向。
技术创新测评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70年德国首次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此后欧美国家也陆续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调查。
【10】
1.3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路线
1.3.1总体思路
本论文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系统论、战略管理和企业管理等相关理论,以国内外学者己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介绍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框架。
此后,系统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AHP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评价,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识别了一些公司的技术创新优势与不足。
最后,提出了提高A地区中小型物流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1.3.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论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对相关理论进行综述,论文分析了技术创新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技术创新测评理论和企业理论的相关内容,为进一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第二部分:
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和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标准进行了界定,并从企业技术创新特点研究入手,系统探讨分析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理论,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内涵及特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框架。
第三部分:
界定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内涵,确定了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评模型。
第四部分:
对A地区中小型物流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测评了几家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第五部分:
结论和展望
2.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理论
2.1技术创新的概念
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Innovation)也称技术革新,是技术变革中继发明之后的一个技术应用阶段,技术创新的概念提出迄今已有80多年,但至今尚未形成一个严格统一的定义。
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1】
“创新”(Innovation)一词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所首次提出。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
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
周期性的经济波动正是起因于创新过程的非连续性和非均衡性,不同的创新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由此形成时间各一的经济周期。
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
(1)生产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流程,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
(4)开拓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5)采用新的组织方法,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12】
1935年,熊彼特又定义“创新是一种生产函数的变动”。
1939年他在《经济周期》一书中又进一步完善了创新理论:
“创新实际上是经济系统中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原来的成本曲线因此而不断更新。
经济的变革,诸如成本的降低、经济均衡的打破、残酷的竞争以及经济周期的本身,都应主要第归因于创新”。
通过以上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共性和异性的地方。
共性的东西主要包括:
第一,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到目标实现存在着各个环节上的照应和联系。
第二,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所以,创新行为与市场是息息相关的,市场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第三,都强调技术的新颖性和成功的实现性。
主要差别和争论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对技术创新中所使用的“技术”的限定,即非技术性的创新活动能不能列入技术创新的范围;二是技术创新对技术变动的强度有无限定和在什么程度上限定,以及增量性改进是否属于技术创新范围;三是多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在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对于技术创新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将技术创新或科技创新定义为:
“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并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从这个定义中,技术创新是一个从产生新产品或新工艺的设想(包括新设备采用)、到市场获得成功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新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到扩散这样一系列涉及技术、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关联活动,本质上是一个科技、经济一体化过程。
尽管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由于研究角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有如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技术创新不是单纯的技术或科技活动,而是一项综合的经济活动——它要么是形成“新的生产函数”,要么是一项发明的“首次应用”,要么是“新工艺、新设备的第一次商业性的应用”,等等。
第二,首创性。
即创新是指新发明、新工艺、新设备的“首次”或“第一次”商业应用。
第三,技术创新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的产生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
【13】
2.2技术创新的分类
技术创新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技术创新活动一般指对产品或者生产过程工艺的创新或改良,主要指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而广义的技术创新还应包括管理理念上的突破以及组织形式或组织制度的变革等等。
技术创新的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是现代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在创新经济学和创新管理学的研究领域里,关于技术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己取得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大进展。
从1912年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开始,国内外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内涵、特征、过程、类型、模式、能力、扩散等很多领域,有的领域研究得比较深入、透彻,有的领域研究才刚刚开始。
技术创新测评是一个新兴研究领域,国外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1979年德国首次进行企业技术创新调查,此后欧美国家也陆续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查。
1992年OECD组织出版了《奥斯陆手册》,规范了欧洲联盟及挪威的技术创新调查活动。
1997年,《奥斯陆手册》第二版发行,规定更加科学具体。
我国的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开始于1989年国家科委研究中心对湖北省宜昌市和河南省南阳市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调查,此后清华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进行了几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的技术创新调查,为我国技术创新实证研究积累了丰富材料。
1993年国家统计局科技统计司翻译并出版《奥斯陆手册》,推动了中国的技术创新调查【14】
技术创新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对于技术创新的分类都是根据创新对象、创新程度、创新来源等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创新的对象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中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ProductInnovation)和工艺创新(ProcessInnovation)和管理创新(ManagementInnovation)。
产品创新是指在现有产品技术基础上进行的技术创新。
按照产品技术变化量的大小,产品创新又可细分为全新(重大)的产品创新和渐进(改进)的产品创新。
产品用途及其应用原理有显着变化的可称为全新产品创新。
渐进的产品创新则是指技术原理本身没有重大变化,基于市场需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功能上的扩展和技术上的改进。
工艺创新是指在生产过程技术变革基础上的技术创新。
工艺创新也可分为在技术较大变化基础上采用全新工艺的重大工艺创新和对原有工艺进行改进所形成的渐进式工艺创新两类。
(2)按创新程度分类
根据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变化强度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Innovation)和根本性创新(RadicalInnovation)两类。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性改进所引起的渐进性的技术创新。
根本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
它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
渐进型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小创新,主要依靠市场需求和技术来推动的创新,这类创新所涉及的变化都是以现有技术和生产能力为基础的,且针对当前市场和顾客的变化而进行的。
创新的结果巩固了现有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利用,但是不能明显改变经济的动力机制。
但是,渐进型创新可以对产品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的性能的提升等产生累计性效果,从而延长产品的寿命周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
重大创新是指技术上具有根本性变化的创新,通常是指企业向目标市场首次推出的、能对经济和消费习惯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产品或技术。
重大创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区 中小型 物流 企业 技术创新 能力 测评 体系 构建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