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docx
- 文档编号:7307827
- 上传时间:2023-01-22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40.78KB
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docx
《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财务会计说课稿
借贷记账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考生陈俊,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复式记账法中的《借贷记账法》,首先我来进行教材分析。
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做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
下面我讲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借贷记账法》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三章第四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
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借贷记账法》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职考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
识记:
借贷记账法的概念(识记重点:
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理解: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重点掌握:
会计分录的编制要求及分录的编制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思维和发散思维。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课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财会专业的思想,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考虑到学生初学专业理论的实际和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又进一步确定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借贷记账法,按会计分录编制要求能正确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难点:
确定“借”、“贷”记账方向。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课型为新授综合课,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决定以情境教学为主,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练习式等综合教学方法,结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情境教学法:
即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潜在认知,和对任何事物都想尝试的心理,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即让学生以竞聘者的身份,解决实际业务题,并通过转换角色突破教学难点,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
此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
2、练习法:
主要体现在检测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强化巩固新知识三个环节。
以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讨论法:
主要体现在探究新知的教学过程和感受升华环节,为学生营造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
4、启发式:
主要体现在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设疑、点拔,完成教学任务。
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途径
本节课创设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主要解决第业务考题(根据每笔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通过课堂小结、讨论反馈等环节的强化练习,在学生了解掌握本课重点的基础上,再创教学情境,将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主考官,自己设计业务考题,并回答考题,并让各组派代表将考题、答案展示出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达到激趣励志、突破难点的目的。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我现在执教的是财会专业一年级的《基础会计》课。
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但是,学生刚刚接触专业课,对如何学好专业理论课一时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必须在学法上予以指导。
(二)、学法指导:
1、预习、搜集素材。
为了便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性较强的基础知识,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与经济有关的事例素材,并与所学的一些专业理论相联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
2、情境激趣,调动积极性。
课堂上让学生转换角色,以竞聘者身份处理实际业务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体会到:
要想学好专业理论课,必须结合实际业务,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寓专业素质教育于快乐教学之中。
3、鼓励探究,培养能力。
在学生探究、讨论新知的每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善于归纳问题、总结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
四、教学程序
1、组织教学,创设情境(4分钟)
首先课件展示:
以快乐公司主考官为竞聘者出的三道业务考题为情境,教师设疑(“假如你是竟聘者,你怎么样解答第一题,才能使主考官满意呢?
”),因为第一道业务考题涉及上节课刚学过的内容,所以,学生比较容易解答此题,在学生积极回答后,教师及时予以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顺利地完成本节课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2、新课,再设情境(1分钟)
在解决第一道考题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设疑:
“谁能回答第二道业务考题呢?
”因为第二道考题涉及本节课知识,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紧接着屏幕展示本节内容纲要,强调本节教学目的及要求,使每位学生都明确为了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根据实际业务,如何编制会计分录),还需要学习哪些理论知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好奇,去探究新知。
3、主学习,探究新知(18分钟)
在创设教学情境的前提下,根据屏幕课件展示的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讨论:
(1)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教师设疑:
“借贷记账法以什么为记账符号,理论依据是什么?
”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回答教师提问。
(2)、屏幕课件展示:
“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教师继续设疑:
“借和贷既然是一种符号它各自表示什么?
借和贷是什么关系?
“,学生继续分组讨论,回答提问。
(3)、在明确借贷记账法的特点后,屏幕课件再现第一道业务考题,同时要求学生将原题中的增加额和减少额用借和贷两种符号来代替,并说明理由。
通过分组讨论,联系深化旧知,充分调动学生看听说写思等各种潜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通过以上演示和学生的讨论回答,教师再次设疑:
“用借贷记账法的这些特点,主要解决哪些实际业务呢?
做为竟聘者你怎么样去具体操作,才能更符合主考官的要求呢?
”进而引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即确定会计分录。
在强调会计分录书写格式、数字要求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并将答案展示出来,让学生点评,同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情感目标教育。
4、整理,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分别归纳在解答第二道业务考题的过程中重点运用了哪些知识,然后教师再次强调本节课重点,难点,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
5、正深化,质疑反馈
课件展示测试题(理论题,业务题)教师再设情境:
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并完成考题,然后有选择地将各组答卷在屏幕上展示出来,并让学生自评,互评。
找出疑点并解决。
在扫除所有疑点的同时,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成绩给予表扬,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6、创新学习,感受升华
全班学生在以应聘者身份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再次创设教学情境:
“假若你是公司的主考官,你能否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也出一道考题去招聘会计员呢?
”这时学生纷纷设计考题,并完成测试。
教师及时将学生设计的考题、答案拿到屏幕上展示,请学生互评、互比,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7、布置作业,巩固预习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内容,要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地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
1、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2、借贷记账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和账户结构,并结合书上具体案例不同会计要素的“T”字型账户
4、试算平衡
在本课结束前,教师面对学生,最后又设教学情境“做为竞聘者,你能回答第三道考题吗?
请同学课后预习登记账户的内容,下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第三道考题,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人才竞争!
并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从而圆满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会计平衡公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考生陈俊,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会计平衡公式》,为了上好本节课,在大纲的指导下,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教参,我对本节内容做了适当的处理和调整,使本节课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要求更具体。
下面我讲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个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会计平衡公式》是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三节中的内容,也是财会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并应该熟练运用的会计等式。
本方法贯穿了以后整个教学过程,是掌握好本门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因此,《会计平衡公式》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关键,在高职考试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
1、学情分析和课前准备
学情分析:
大部分的职高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又刚接触会计,因此,通过创设情景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性方面还是有欠缺的,尤其是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于提高。
我选择的是一堂复习课,本节是第二个课时,着重复习经济业务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课前准备: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为基础,结合社会调查,将供、产、销、利润形成和分配等过程中的业务搜集起来,并经过小组讨论,归纳出典型的经济业务。
2、地位和作用
“会计平衡公式”这一节选自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二章第三节。
本节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基本等式是设置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等方法的理论依据。
学好本节内容,为会计知识的重新构建打下基础,也为会计实务操作奠定了根基。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关系的平衡关系、正确判断经济业务类型、掌握四种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自主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发展学生个性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
构建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意识、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大胆探索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努力丰富自己的会计专业知识,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形式
教学难点:
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解决方法:
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尽量多举例,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例子分析为什么会计平衡等式会成立,为什么经济业务的发生不会破坏会计平衡式的平衡关系,让学生自己思考并举例说明。
二、说教法
我将以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做的教师不代劳作为主要理念,采用下面方法
1、启发思考法:
对已经学过的会计要素进行复习提问,对新知识进行启发思考。
2、创设情景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总结;
4、观察发现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得出结论,便于加深理解
三、说学法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在整堂课程的学习中不断思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以自主探索为主,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开发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习能力。
四、说程序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
步骤一:
复习
1、什么是资产?
什么是负债?
什么是所有者权益?
分别请三位学生来回答,并针对学生回答情况作具体分析、解释,引出会计平衡公式
意图:
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步骤二:
引入
2、.说明会计平衡公式的概念与意义,使学生了解等式的作用
3、提出假设,以某企业新开业:
投资者投入货币资金300,000元,向银行贷款200,000元,为例,进行分析,通过演算,得出资产=权益及资产等于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两个关系式,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会计平衡公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以上面的例子创设情景,这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两个问题情景:
假设学生是该企业经理,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公司资金的来源(权益)与运用(资产)是否等价?
2.当你将资金投入生产经营时,权益与资产仍能保持这种平衡关系吗?
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深入情景中,处于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掌握本节的难点,经济业务的发生为什么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
步骤三:
通过案例讲授对难点进行分析
我讲从四个例子进行说明
【例1】企业向银行借入六个月期限的银行借款10万元
由我引导学生分析,这笔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的哪些变化,并在黑板上写出会计基本等式,通过演算,让学生得出结论,资产与权益同增不会破坏平衡。
【例2】以现金发放职工工资5万元。
与例一的方法相同,得出资产与权益同减不会破坏平衡。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0元备用。
【例4】经批准,企业将资本公积8万元转增实收资本。
这两个案例我将让学生讨论,个别提问,我加以指导,通过在黑板上演算得出资产之间增减、权益之间增减不会破坏平衡。
通过这四个例子,学生可以发现经济业务的发生并没有破权益与资产的平衡关系。
再让学生举例,加以验证。
步骤四:
得出无论企业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引起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破坏会计基本等式的关系。
步骤五、向学生提问:
保持资产和权益平衡的经济业务有哪些?
步骤六、让学生思考,观察上面这四个典型例题,学生之前进行讨论,我在提点,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结论,突破难点。
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步骤七、让学生深入思考: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资产与权益的金额有何影响?
也通过学生讨论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在课件上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步骤八:
练习
以多媒体展示练习题,通过几个代表性的练习,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会正确判断经济业务,巩固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步骤九:
课堂小节
1、要求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等式的表达形式:
资产=权益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四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影响的图表,加以回顾
设计意图: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把握重、难点;
步骤十:
布置作业
1、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影响的类型有哪些?
2、《基础会计习题集》—会计恒等式这节习题
3、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体验的回顾,了解目标达成情况
4、诚请学生针对本节课置留问题,于课后与教师共同探究
五、说板书
一、会计平衡等式
1、概念
2、意义
3、表达形式:
资产=负债(常用公式)
扩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基本等式)
4、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四个案例
保持资产和权益平衡的四种类型:
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减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是属于本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课前我对学生的要求:
寻找相应的参考教材,预习教材内容,
下面我将分别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程序和说板书等五方面来展开。
一、说教材
1、本章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固定资产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折旧直接计入成本费用,既影响当期利润,也关系到固定资产将来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日益严重,加速折旧法在固定资产的核算及管理中必将更受重视。
2、学生实际情况分析
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缺少整体上的认识,无法融会贯通,归纳总结能力一般;虽然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基础会计》,并掌握了基本的会计知识,但社会经验少,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概念理解不深,但个体差异较大,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启发。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求理解掌握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法的原理和计算公式。
(2)技能目标:
能运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法准确、熟练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3)情感目标:
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现代经营理念,以适应市场竞争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化。
4、教学重难点
采用什么方法提取折旧,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选择,更是经营理念的体现。
所以我将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和两种加速折旧的意义及所依据的会计原则作为本课的主重点。
理解、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作为本课的次重点及难点。
要攻克难关,关键有二点:
(1)正确计算折旧基数——即固定资产期初账面折余价值。
(2)最后两年改用平均法提取折旧。
说教法
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案例模拟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比较法、列表法。
通过创设情境,布置任务,游戏参与,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轻松、进取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改变以往一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情境模拟等多种学习方式,主动思考,乐于探究,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积极价值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说教法
(一)总的策略:
配合教学思想。
(二)具体教法
1.情感交流法——课堂既是传授知识,也是师生交流情感,沟通心灵的场所。
温家宝总理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用友爱的目光、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形体和同学一道把课堂建成学习乐园、德育阵地。
2.问题法与提问法——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具体提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设计问题,尽量让每位被提问的同学都能答出问题,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3.演示法与练习法——本课的难点是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老师应完整演示其计算过程,明确解题步骤.并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构建自已的认知结构,完成知识的学习。
4.启发诱导法。
这是我长期坚持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心智,开发学生潜能.本课我将诱导同学发现并推算双倍余额递减法的简明的表达式。
即:
本年固定资产年折旧额=上年固定资产年折旧额X(1—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采用简明的表达式计算折旧,是攻克难关的最好方法之一。
此外还可采用分析法、归纳法等。
总之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并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相配套。
三、说学法:
个体之间差异很大。
我将根据求知规律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在学法上给予引导。
1.联想学习法:
要求同学将固定资产折旧与自家的车、房子等生活中接触到的固定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联系起来分析。
同时上本课前到电脑市场上了解一下,一台使用二年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售价大致是多少。
2.预习法与复习法结合运用:
对于基础会计学得不好的学生,我指导他们做好课前课后复习。
就本课而言,课前应先温习会计原则、固定资产计价、折旧的含义、平均年限法等,为学习本课做充分的准备。
而对基础会计学得扎实的学生,则要求复习与预习相结合,偏重预习新课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3.模仿学习法与发现学习法结合运用:
对文化基础差,接受新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采用模仿学习法,模仿例题的解题方法及步骤尝试着完成课堂课后练习。
要求他们在模仿过程中多分析,多思考,以提高自已的学习能力。
对于基础扎实,层次较高的学生,指导他们用发现学习法学习,敢于质疑课本和老师,尝试着发现问题,大胆创新。
四、说程序
(一)复习前课内容,导入新课,重点讲解加速折旧法
1.请同学做习题一,复习前课内容。
例:
七匹狼有限公司2002年初购入一台笔记本电脑,原值188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800元,请采用平均年限法计算其年折旧额及2004年初的账面折余价值。
2.请同学将计算出的账面折余价值与市场重置净值相比,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思考,否定原有图式:
即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适宜采用平均年限法或工作量法提取折旧。
3.分析失败原因(以讨论方式进行,老师下到同学中间,与同学一道讨论)
平均年限法及工作量法较少反映固定资产的无形磨损,而电子计算机正是无形磨损较为严重的高科技设备,故不宜采用平均年限法,而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二)传授新课内容,建构新图式
1.创设问题:
加速折旧法特点是什么?
(可采用比较法,与平均年限法进行比较)
早期计提较多的折旧,然后逐期递减,使固定资产价值的大部份在使用早期摊入产品成本或企业费用。
2.创设问题:
面对科技进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折旧有何意义?
(讨论、举例)
a:
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
b:
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更新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c:
有利于面对市场挑战,参与国际竞争。
3.创设问题:
加速折旧依据的会计原则?
(提问—答对的给予鼓励;答错的给予安慰。
)
a:
谨慎性原则b:
配比性原则
4.加速折旧法具体种类(采用列举法)
a:
双倍余额递减法b:
年数总和法
5.双倍余额递减法
a:
原理(同学自学)该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
产账面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来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创设问题:
如何计算期初账面净值?
b:
公式:
由原理推出计算公式,可让同学当场完成。
c:
演示,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亲自演算习题一,在演算中回答所设问题,理清解题思路,明确计算步骤。
D:
质疑:
学生提出,老师或其他学生回答。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学生一般会质疑最后两年为什么要改为平均年限法。
)
(三)巩固新图式(约15分钟)
1、请同学做习题二
同学练习时,老师深入到同学中去,了解课堂学习效果,指导接受新知识程度较慢的同学模仿书本例题尝试着做习题二。
(约三分钟)
2、没做完习题二的继续做,请已做完的同学认真分析上下年折旧额的关系,尝试
着发现规律,老师引导他们推算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的简明表达式。
即:
本年应提取的年折旧额=上年年折旧额X(1—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3、请同学用简明表达式重新做刚才做的那道课堂练习。
(约3分钟)
4、请几位同学用投影设备展示他们的练习,另请几位同学现场点评。
(约3分钟)
5、围绕本课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总结。
并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
(约3分钟)
五、说板书
1、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以及折旧分范围
2、折旧的种类,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的种类加速折旧及双倍余额递减法
3、几种折旧法的特点
4、折旧法的公式
5、双倍余额递减法
(1)原理
(2)公式
(3)推算后的简明公式
(4)推算过程
六、小结
将本课的计算公式、图表、例题制作成电子课件播放,既可节省下板书时间,给同学更多的练习机会。
又能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考生陈俊,我说课的内容是《财务会计》中关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中发出材料总分类核算,下面我先简要说明说课设计的教育对象、教材版本及参考书、具体章节和内容:
本教学内容是针对会计专业二年级学生开设的,选用的教材是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李航星等主编的《财务会计》,选用的参考教材是由谢国珍主编的《财务会计》及戴桂荣的《财务会计学习指导、习题与实训》等,《原材料按计划成本发出核算》是属于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会计 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