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9433072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58
- 大小:519.64KB
铁路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
《铁路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
DK403+730通信基站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及技术标准
1.1.1工程简介
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工程—DK403+730通信基站,建筑总面积39.4m2,为地上一层,建筑高度4.2m,室内外高差0.4m,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独立基础。
1.1.2主要技术标准
⑴建筑结构形式:
框架结构
⑵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⑶抗震设防烈度:
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
⑷防火设计:
耐火等级二级
⑸屋面防水等级及设防要求:
级,设防要求为2道
1.1.3编制依据
⑴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ZTSG-7标段招标文件及承包合同
⑵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电气施工图纸。
⑶国家、行业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及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13(J)/T145-2012)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建筑地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0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50140-2012)
1.1.4主要工程内容
本房屋主要施工内容主要包括:
基础工程,主体框架,墙体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外装饰工程,内装饰工程,油漆涂料工程,室外工程。
1.2自然条件
⑴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10℃
⑵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9℃
⑶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8m
⑷基本风压值:
0.40kN/m2
⑸基本雪压值:
0.35kN/m2
1.3工程特点分析及对策
1.3.1工程特点
本工程具有前期征地拆迁困难、施工专业多、协调配合多、站前站后施工、施工要求高、安全隐患多、冬雨季施工困难等特点,施工组织难度较大。
本工程专业种类较多,工期要求紧,若站前施工部分关键地段及重点控制工程滞后,可能挤压站后专业施工工期,将对站后工期、质量、安全增大压力。
1.3.2主要施工对策
根据本房屋的结构形式及现场施工条件,计划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本工程按期、保质完成。
⑴加强原材料控制,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集中拌和供应。
⑵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使表面平整美观,满足质量要求。
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协调一致达到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还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协调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项目组织结构中,成立专门协调小组,由专人负责进行计划、协调工作,解决站房与站场之间、站房与“四电”工程之间的配合问题。
⑷认真做好关键线路的控制,根据工程中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网络图。
1.4工程投资控制
1.4.1合理确定材料价格
项目的工程材料费用一般要占总成本的65%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点。
因此在施工阶段,双方必须按照合同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1.4.2合理使用现场变更、设计变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地质、水文、不可抗拒的灾难及其他无法预料的因素存在,合同条件会发生变化,甚至非常大的变化,合同变更处理是投资控制一项重要内容。
1.4.3准确处理现场签证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前期未能预测或受当时客观条件限制,引起各种原因的变更,将对施工方工程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
因此甲方的控制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配合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减少设计变更,控制现场签证。
1.4.4加强投资控制管理
建立和健全投资控制责任制度;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编制资金使用计划,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是按总目标的要求和分项工程的施工安排进行资金分配;工程进度款是根据“分段销售,多次结算”的原则,按照实际完成的工程量申请支付工程价款,用以补偿工程施工中的资金耗费。
二、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2.1工程施工管理目标
2.1.1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和河北省工程建设有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文件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
2.1.2工期目标
本工程2015年7月4日进场,正式开工时间为2015年7月9日,主体工程2015年8月底完工,装饰工程在2015年9月底完工。
满足合同及总体进度要求。
2.1.3安全目标
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由于该主体位于路基上,所以在边坡位置设置防护网,保证人身安全。
2.1.4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节能、节材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房屋建筑。
2.1.5水保控制目标
加强施工期水位水量监控测量、信息反馈工作,杜绝施工中发生地表水及地下水大量漏失。
施工期产生的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达标排放。
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减少水土流失数量。
2.1.6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确保项目施工程序符合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卫生要求,保障职工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2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管理层由项目经理、书记及总工程师组成,内设六部一室,即工程技术部、安质部、财务部、物资部、计划部、征迁部、综合办公室,项目部下设架子队,采用架子队管理模式。
架子队均配置专职队长、技术、质量、领工、工班长、安全、材料、物资人员,且全部为我公司正式职工,作业队所有劳务人员纳入工区统一管理。
施工组织机构见下图。
本房屋的具体施工由房建架子队进行施工。
施工组织机构图
2.3主要临时工程规划及总平面布置
2.3.1主要临时工程规划
2.3.1.1施工驻地
房建架子队驻地设在DK452+700右侧,施工营地内设生活营地、材料堆放场、材料库、停车场及修理房等。
生活营地包括办公室、职工宿舍、厨房、浴室、厕所等,房屋均采用彩板房结构。
2.3.1.2钢筋加工场
施工场地按“方便施工、便于管理、少占地、环保、经济”的原则进行布置,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做到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达标。
基站使用的钢筋由3#拌合站钢筋加工场生产,运至现场拼装绑扎。
2.3.1.3混凝土拌和站
计划就近使用商品混凝土。
2.3.1.4试验室
试验室设于3#拌和站内,根据承担任务情况配备相应试验及检测仪器。
按照相应要求进行现场检测和取样带回检测。
按照国家、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进行试验和检测,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
2.4设备使用计划
设备配备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筋切断机
GQ40
台
1
2
电焊机
C9-ot-02-02
台
3
3
钢筋弯曲机
WJ40-1
台
1
4
钢筋调直机
GT10
台
1
5
装载机
SEM652B
台
1
6
挖掘机
R215-7
台
1
7
起重机
QY25C
台
1
8
发电机
HJI-200
台
1
2.5劳动力使用计划
劳动力使用计划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钢筋工
4
2
砼工
4
3
电焊工
2
4
机修工
1
5
普工
4
6
电工
1
7
木工
3
8
砖工
6
9
架工
3
10
抹灰工
2
11
涂料工
2
12
油漆工
1
本劳动力需用表人员数量为动态管理,人员高峰时约20人左右。
2.6施工材料
砖、砂、水泥、石子、钢筋等。
2.7施工进度安排
2.7.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
⑴坚持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应用科学的组织方法,合理协调好本建筑各施工作业单元的施工顺序。
⑵坚持整体推进,均衡生产,确保工期的原则。
在充分响应施工承包合同及经理部规定本分部总工期及各节点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各专业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衔接合理、切实可行。
同时充分考虑年施工期、气候条件以及交叉施工对施工进度可能带来的影响,均衡施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施工进度及工期。
⑶根据总体施工计划的指导思想,并充分考虑全局工程的施工。
⑷按施工部署,分区段、分工点制定工期计划,组织平行施工、流水作业,根据现场情况动态调整,实现总工期目标。
2.7.2总体进度计划
本工程2015年7月4日进场,正式开工时间为2015年7月9日,主体工程2015年8月底完工,装饰工程在2015年9月底完工。
满足合同及总体进度要求。
三、主要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3.1.测量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1.1高程控制网点的建立
1、水准基点联测
工程开工前与设计院进行现场高程控制点的交接,签写交接纪要,在现场桩位明确、资料齐备的条件下,联测高程点,并复核桩位高程与交接资料是否匹配,并将现场水准点全面复测结果形成报检资料。
2、加密高程控制点
在与设计院交接水准点的基础上向场区内加密高程控制点。
选点原则为在主要建筑物开挖线外,地质坚硬、稳定、不下沉,且通视情况良好。
场区内至少布设三个加密水准点,以便施工过程中可以随时加以检测。
布设高程加密点后由水准基点出发,线形经过每个加密点,最终闭合到水准基点上,测设次数至少不少于一个测回(往返为一个测回),在外业资料满足限差的前提下,进行内业平差计算,得到各加密高程点的高程,并将结果形成报检资料,在得到监理批准认可后方可开工。
3.1.2平面控制网点的建立
1、现场交接桩及控制桩勘测
与设计院交接现场桩点及与之相匹配的相关资料,明确控制桩的坐标与设计总平面图是否同一坐标系,如果不是,相互关系如何。
签写交桩纪要。
对现场交接桩进行外业勘测,得到相关角度、距离关系,形成勘测资料。
2、控制网点的施测与校核
在总平面图上标定各控制网点坐标后,并计算与已给控制点之间的角度、距离关系,现场用全站仪架设已知控制网点,测设施工控制网点,测量不少于一个测回,主轴线放样后需对各主点进行校核、调整。
3.1.3建筑物轴线的定位及标定
桩、基坑开挖的定位放线施工采用外控法,地上结构需采用外控法与内控法相结合的方法,定位放线。
建筑物不同部位定位放线的具体方法如下:
1、基坑开挖的定位放线施工采用外控法,施工前根据现场布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在基坑四周布置平行于建筑物主要轴线的控制点来指导基坑的开挖施工。
可以利用现有的次级控制网点。
2、屋架放线:
根据控制网,在每根钢屋架柱顶及柱四个侧面弹上轴线,作为放线的基本依据,用全站仪观测、检查和校正。
3.1.4高程控制
在施工中,根据现场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点,指导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开挖。
在柱竖向钢筋上标出50线,用以控制下一层楼板砼标高和本层模板安装。
3.2基础工程
基础工程:
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3.3独立基础及地梁的施工
承台及基础梁的施工流程:
基坑开挖→检底验槽→砂夹碎石换填→绑扎独立基础及地梁钢筋→支模→浇砼。
3.3.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时作好防水措施,防止地表水流进基坑,为此在雨季应在坑周开挖截水沟与集水坑。
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开挖时选用一台挖掘机,结合装载机,留够回填用土量后,余土用5t自卸式汽车运至指定弃土点。
基础回填土采用分层填筑夯实法,回填次序从下而上,从低至高分层铺筑。
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内,夯击3~4遍。
基础边50cm范围须人工夯实,墙基两侧必须夯填密实。
基坑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
由机械开挖至设计标高以上20cm后,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底面标高。
3.3.2砂夹碎石换填
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坑验收,基坑验收合格后在基坑底面分层填筑砂夹碎石垫层并碾压合格。
3.3.3钢筋绑扎
⑴钢筋绑扎顺序,一般情况下先长轴后短轴,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进行,操作时按图纸要求划线、铺钢筋、穿箍筋、绑扎、成型。
⑵预埋柱钢筋,在达到设计的要求后加以固定,以确保其柱的预埋钢筋在浇筑完混凝土后位置不变。
⑶最后垫好钢筋保护层的同标号的砼垫块,侧面的垫块与钢筋绑牢,并检查有无遗漏。
垫块数量不小于4个/㎡。
⑷钢筋绑扎完毕,经校核、检查合格后进行独立基础及地梁的支模工作,支模完毕经现场自检合格后,会同监理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辅以木模。
3.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通过搅拌车运到浇筑点,用溜槽卸灰到模板内。
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超过2m时,采用串筒或接力溜槽下料,防止砼离析。
砼振捣采用50mm振捣棒,砼采用水平分层下灰,每层浇注厚度不大于30cm,振捣作业时应快插慢拔,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垂直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5~10cm,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时应尽可能避免与模板、钢筋及预埋件相接触,振捣充分,一般以振动到砼不再下沉,不出现大量气泡,表面摊平且开始泛浆为度,防止漏振、欠振和过振。
浇筑过程出现少量泌水,则及时用海绵吸收法排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顶部砼初凝前,对其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浮浆,压实抹平。
为控制表面干缩裂纹,应及时进行必要的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
3.3.5土方填筑
工程的填土,主要对地基填土、基坑(槽)或管沟回填、室内地坪回填、室外场地回填平整等。
对地下设施工程(如地下结构物、沟渠、管线沟等)的两侧或四周及上部的回填土,应先对地下工程进行各项检查,办理验收手续后方可回填。
3.4主体工程
3.4.1主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顺序:
测量放样→绑扎框架柱钢筋→支框架柱模板→浇筑框架柱混凝土→绑扎梁、板→支梁、板、模板→浇筑梁、板→填充混凝土砌块墙。
3.4.2钢筋工程
3.4.2.1材料进场与检验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钢筋表面应有标志。
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标志。
钢筋进场后堆放在钢筋场内,堆放时,钢筋下面要放置垫木,离地300mm。
按炉罐(批)号及钢筋直径分批检验。
依据规范要求,热轧钢筋同炉罐号、同规格、同直径的钢筋每60t为一检验批量。
3.4.2.2钢筋的下料与加工
钢筋配料根据设计图中构件配筋图,先绘出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然后根据预先制定的钢筋接头形式、锚固以及箍筋弯钩等分别计算钢筋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经审查无误后,对此钢筋进行下料加工,钢筋下料时要求长短搭配,合理下料,提高钢筋的成材率。
⑴钢筋除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所以在钢筋下料前要进行除锈,将钢筋上的浮皮、铁锈清除干净。
对盘圆钢筋除锈在其冷拉调直过程中完成;对螺纹钢筋采用覆盖保护,架空防潮,避免锈蚀。
⑵钢筋调直:
采用调直机调直钢筋。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钢筋经过调直后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调直后应防止经常雨淋、水湿。
⑶钢筋切断:
钢筋切断设备主要有钢筋切断机和砂轮切割机等,将根据钢筋直径的大小和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钢筋切断应合理统筹配料,将相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一般先下长料,后下短料,以减少短头、接头和损耗。
切断后的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不应小于±10mm。
⑷弯曲成型
①弯曲设备:
钢筋弯曲成型主要利用钢筋弯曲机完成。
②弯曲成型工艺: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配料单上标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
划线工作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若为两边不对称钢筋时,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复核无误后,即可进行加工成型。
3.4.2.3钢筋搭接
本工程主体钢筋连接采用焊接连接。
钢筋的接头位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布置。
(1)纵向受力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需避开梁端、框架柱暗柱柱端的加密区。
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
(2)现浇板、框架梁、次梁的底筋接头位置设在距支座1/3跨度范围处,顶筋设跨中1/3跨度范围内。
(3)板内下筋不得在跨内搭接。
接头要相互错开,任一截面钢筋接头总量百分率:
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得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4.2.4钢筋运输
本工程所有钢筋在钢筋场内加工成型后,应堆放在坚硬、平整,并铺设距地300mm的方木上,防止钢筋污染和变形。
成型的钢筋,应按其规格、直径大小及钢筋形成的不同,分别进行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现场应做到整洁清晰,便于查找和使用。
现场需要使用时由拖车运至现场,并安排专人随行押车。
3.4.2.5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⑴准备工作:
钢筋绑扎前,应核对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依据各部位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准备足够数量的垫块。
⑵基础梁钢筋绑扎
结构层放线后进行基础梁钢筋绑扎,将基础梁垫层清扫干净,用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按线布放钢筋,在下部钢筋下放置垫块,纵向连接采用机械连接,且在同一连接区内接头错开率不下于50%。
在相应位置预留柱插筋,并在节点两侧布置加密箍筋,
⑶垂直度控制
绑扎时要注意纵向钢筋间距均匀,依据箍筋加工尺寸保证箍筋角部纵筋到位。
要求每柱上下两端进行1/6柱净高或不小于500㎜高度箍筋加密。
同时箍筋和拉钩弯钩满足135度要求,特别要注意的是拉钩制作时一般一端为90度,待绑扎后再弯到135度。
另外要注意箍筋间距要均匀和上下箍筋要水平。
⑷框架梁、次梁钢筋绑扎
绑扎梁高不一时,先绑扎高梁、后绑扎低梁,同高框梁应先绑短跨后绑长跨。
梁端锚固必须到位,当伸入柱平直长度达不到0.4Lae时应在端头部位加焊同规格横向短筋,次梁钢筋置于框梁钢筋之上,绑扎箍筋时开口向上,错开放置。
凡图示框梁、次梁有附加箍筋及吊筋示意时,应在主受力梁上、次梁的两侧各增图示附加箍筋和吊筋。
框架梁、次梁标注有受扭和构造钢筋时一般梁侧面受扭纵筋和构造纵筋的间距绑扎时以板下梁高均分,构造钢筋其搭接与描固长度为15d,受扭钢筋其搭接与锚固均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⑸现浇板钢筋绑扎
现浇板钢筋绑扎,双向板中底筋平行于短边者置于下排,平行于长边者置于上排,板底筋应伸入支撑构件的中线或不小于10d(100㎜),板的边支座负筋和两边板标高不同的中间支座在梁或墙内的锚固长度,应满足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La。
另外板上负筋必须与梁筋扎牢(有梁时)以防移位。
⑹钢筋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完毕后,应检查下列方面:
①依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钢号、直径、根数、间距、弯钩长度、位移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特别要注意检查钢筋的锚固长度;
②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③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有无松动变化现象;
④检查钢筋的保护层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4.2.6成品保护
1、钢筋绑好后,不准踩踏成品钢筋。
2、浇灌砼时振捣棒禁止碰主筋。
3、墙、板钢筋与电线管有冲突时,应尽量保证其电线管位置准确,可将竖向钢筋沿墙面左右稍加弯曲,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3.4.3模板工程
框架柱:
矩形框架柱采用定型钢框木模;
梁、顶板:
采用20mm厚覆面多层板木模板配以80*80mm木方做龙骨结合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模板体系;
踏步模板:
采用闭合木模板。
3.4.3.1各部位施工工艺流程
⑴墙、柱、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见下图
⑵梁模板安装工艺流程见下图
⑶钢筋混凝土楼板模板安装工艺流程见下图
3.4.3.2梁、板、柱模板
梁、顶板均采用20mm厚胶合板作面板木方做龙骨结合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模板体系。
水平梁模采用18mm厚覆面多层板,水平加固肋条采用60*80mm木方及Φ48*3.5mm钢管做背杠,大截面梁的加固设Φ12对拉螺栓和“3”形卡,螺杆横向间距为500mm,水平间距500mm。
跨度大于4m的梁,按2‰起拱,跨度大于6m的梁,按3‰起拱。
梁下部支撑均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
水平梁模板见下图。
板模:
采用18mm厚覆面多层板做面板,60*80木方做背肋,碗扣式脚手架支撑系统。
铺板底模时应从四周向中心铺设,在中间收口板模铺设完毕后,应清扫干净,跨度大于4m的板,按3‰起拱,注意板与梁(墙)应保持水平不得起拱。
顶板支设布置见图3.4.3-6。
柱模:
背部支撑由两层(60*80木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18mm面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顶板支设布置图
柱截面宽度B(mm):
600.00;柱截面高度H(mm):
600.00;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3.4.3.3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时间根据工地所留同条件养护试块的强度决定。
墙、柱及梁侧模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
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梁板底模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表3.4.3-1条件后,方可拆除。
梁板混凝土满足拆模强度表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模板拆除顺序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的原则。
模板工程作业组织,遵从某一区段的支模与拆模,由同一个作业班组人员施工,由于支模时已考虑到拆模的安全与方便,且拆模时其班组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关键点、位,对拆模的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
3.4.4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主体结构采用商品混凝土。
材料进场必须有合格证,且必须随机抽样送检,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拌和站应按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换算出每盘用量,写于悬挂于搅拌台侧的小黑板上,严格按分盘用量称量,雨季材料含水率过大,应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从水量中扣除,以保证砼质量,当砂、石来料中含泥量过高超过规范中规定要求时,应适当冲洗,以确保砼质量。
浇筑砼前,必须一次备齐工程材料,以免停工待料,浇筑前应先清除模内垃圾等杂物,检查模板缝隙及孔洞是否堵严,在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框架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10c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可从柱顶直接下灰浇筑,砼振捣时,下面也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浇筑梁的砼时,根据梁高分层浇筑。
浇捣时必须紧密配合,每层下料均应振实后再下料。
挑梁、构造柱结点钢筋较密,浇筑此处砼时宜用细石子同强度等级砼浇筑,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浇筑板时,可用平板振动器或用振动棒顺浇筑方向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振捣砼构件时,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不能直接接触钢筋或预埋铁件。
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通信 基站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