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苏绣针法.docx
- 文档编号:9917639
- 上传时间:2023-02-07
- 格式:DOCX
- 页数:69
- 大小:3.22MB
刺绣苏绣针法.docx
《刺绣苏绣针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绣苏绣针法.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刺绣苏绣针法
在学习刺绣之前要先学会打线结。
当能够打一个很漂亮的线结后,就可以学绣具体的针法了。
打线性结时应注意线头不宜留的过长
第一步,线尾压在针下,左手往针上绕线,绕两下即可。
第二步,右手拇指和食指把线套捏紧,左手拔针,把针从线套中轻轻拔出。
这样打出的结不易散扣,线结小而秀气。
藏线法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叫做藏线法,其作用和打线结一样,但没有线疙瘩,布的反面也很平整。
具体做法是:
先在图案的起针部位出针,再从紧挨出针部位进针,布的反面留有1厘米的线头,再从布的反面出针并压住线头,这样一边绣一边把反正的线头压完。
这种方法比较麻烦,也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最好还是用打线结法起针绣。
名词解释:
上手、下手:
刺绣时,一手在绷上,称为上手。
一手在绷下,称为下手。
起针、落针:
刺绣的过程中,针自下而上称为起针,自上而下称为落针。
劈线:
劈线的操作是先抽出绣线的一半,有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线头,其余三个指头扣住线,再用左手的大拇指和中指将线头顺一个方向捻几次,接着将左手捏住线头,右手放松,并迅速往下勒,把线退松。
然后用两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捏住线的两头,将线分成二根、四根、八根、十六根。
。
。
。
劈成多少根,根据刺绣的需要而定。
在绣制作品时,绣花线分的次数越多,绣制过程就越烦琐,绣品也就越细腻,价值就越高。
当然,在具体的绣制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形象来决定所用绣花线的粗细。
有些地方用粗线的效果反而更好。
总之,要把握好合理用线和丝理的变化,可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来决定,尽量通过花线劈丝粗细合度和灵活综合运针的手法,来表现出物体形象的质感。
刺绣的工具
(1)传统手工绣架:
苏绣、湘绣、蜀绣、汴绣等必备经典传统的专业工具之一,具有千年以上历史传承。
上面部分叫“绣绷”,起固定绣布的作用,长的两根是绷轴,短的两根为插栓。
下面部分叫“绷架”,起支撑绣绷之用,又叫“三脚凳”三脚凳外两脚,内一脚。
脚高80公分,架面长70公分左右。
(苏绣木绷框、绷架,手工刺绣商城中国刺绣网淘宝店中有售)
(3)花绷:
花绷子从形状上分有方形和圆形。
从材质上分有木制、竹制和塑制三种。
一般圆形花绷子有竹制的和塑料的两种,分大、中、小号。
大号直径30厘米、中号直径20厘米,小号直径12厘米。
塑料圆形花绷塑料方形花绷木制圆形花绷
4)剪刀:
剪刀宜用小的,弯头,要锋利;不用时可放在近身不绣的地方,以免牵绞绣线。
剪线时须斜平不竖起,防止剪坏绣底。
(苏绣用真丝绣花线、绣花针、弯头不锈钢绣花剪,手工刺绣商城中国刺绣网淘宝店有售)
(5)针:
针最细者为羊毛针,为明代朱汤所创。
其次为苏针,针身匀圆。
针尖锐而针鼻钝,不易伤手。
一线绣完剪线时,须将针平卧食指之上,免伤针孔。
针以惯用的为佳,要格外注意保护,使其耐用。
(6)线:
绣线有数种:
真丝线、纱线、金线、银线及绒线等。
其中真丝线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一种绣线。
真丝线适合在软缎、丝绸等柔软的底布上刺绣,金线和银线则用以绣平金盘龙等,
(苏绣用真丝绣花线、盘金绣金银线,手工刺绣商城中国刺绣网淘宝店均有批发零售)
工艺流程
刺绣工艺有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等工序。
其中日用绣品在设计出图案以后,需经过啄样,将图样在玻璃纸上的花样偕印上底料,用于批量生产;此外绣成后还需经过缝纫合成工艺,加工成为枕套,绣衣等各类刺绣日用品。
欣赏性的绣品经装裱后还需根据不同的绣件装配红木座架,便于安装欣赏。
1,设计
就是创作绘出适合各类绣品的彩色画稿。
如日用品上的花形,有一枝花,散花,团花等。
题材有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也有新的几何图案,艺术欣赏品则有花鸟,山水,人物等,有的是绘画稿有的是摄影作品。
要考虑刺绣工艺的特点,尽量概括简练,以适合刺绣工艺用针线表现画面、表现图形的特点。
2,勾稿
在设计定下的绣稿上复一张半透明纸用铅笔或墨笔描下绣稿的单线轮廓,即勾出画稿的线稿。
3,上绷
将底料安置到刺绣绷子或者绣架上,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步骤。
前面已经讲过上刺绣棚子的步骤和方法,下面重点讲传统绣架的安置方法。
先将两块白棉布(俗称绷布)分别缝在底料的两端,连成一块整料,然后把绷布嵌入两根绷轴圆柱的嵌槽中,用嵌条嵌紧,转动轴绷将底料卷在绷轴上,中间预留底料供刺绣,再把两根绷分别插入绷轴两端长方形孔内,纵向将底料拉挺,用绷钉(一寸半铁钉)插入绷闩小孔内。
在底料两侧边地用棉线来回缝成交叉形线条,针间约隔3厘米,用扎底线穿过缝线的交叉点中,缠到绷闩上逐一拉紧,使底料横向平服无皱纹。
4,勾绷
将勾稿用细针钉在底料反面,透明的底料从正面显现出稿样,再用铅笔或墨笔在底料上将线稿勾画下来,如底料透明度差,可放在装有灯光的玻璃台上勾稿。
低料色深,可用白色笔勾画。
5,配线
要根据所绣物像选择绣线。
一般选择用丝线,画稿上有多少色彩就要配多少色线,一朵花色有深有浅,所以还需要准备由深到浅的逐步过渡的色线,有丰富色阶的过渡才能达到镶色和顺的效果。
有的精细部位还要将丝线分辟的更细,或者分别取两种色线合股,以达到几可乱真的效果。
乱针绣除了所绣主体的色彩外,还要配以周围的环境色,背景色来打底或烘托映衬主题。
精细的线稿或精微锈还须选用头发丝或马鬃来做绣线。
6,刺绣
有许多针法与绣法,将在下面具体介绍。
7,成品
绣件在完成之后,可以用熨斗熨平,以使其光滑伏帖。
精品则不需熨。
绣件有需要滚边或装配的,滚边或装配物需与绣件配合,色彩要与绣件内容相协调。
挂幅需要装裱的,可以略加衬托。
托裱时切忌浓浆或水份太重,以免影响绣件色泽。
装入框架的绣品未经裱托的,可以用胶水把绣底边牢牢地粘在板上,各处平伏后再装上。
刺绣成品必须妥善收藏,切不可放在潮湿的地方,以防绣品发霉褪色,也不可以长期处于阳光暴晒之下。
苏绣针法分类
一齐针
齐针是我国传统针法中最古老的一种,最早见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铺绒绣上,也是各种针法的基础。
这种针法的起落针都要在纹样的外缘,线条排列要均匀,不能重叠,不能露底,力求齐整。
凡是学刺绣的人,都必须先从绣花卉入手。
使用齐针,务必要按照墨笔勾勒出的轮廓线来绣,一丝一毫都不能产生偏离的痕迹。
平面的线一定要绣得平整均匀,均匀便不会有疏有密,没有疏密的问题,也就自然会平整了。
齐针按丝理不同分以上三种
二抢针
抢针,又叫戗针,是用短直针顺着形体的姿态,以后针继前针,一批一批地抢上去的针法。
可以说,这种针法是直针的发展。
其配色是把深浅分成批数,一批一批地逐渐使其匀接,按照配色的难易来看,这种针法可能产生在套针之前。
它要求批批匀净,针口齐整。
抢针有反抢和正抢(又叫顺抢)之分。
反抢是由内向外绣,绣一批压一条线在里面,使得批批齐整。
正抢是由外向内绣,不加压线。
抢针遇有花瓣重叠,叶片交错,枝茎分歧时,在显出的地方留一线距离以露出绣底,分清界限。
但因其线条组织有一定规律,成品比较结实,色彩浓郁,绣带有图案意味的图样最为适宜。
绣粗的花木枝干,也可以用短斜线条的抢针。
凡是花卉的花和叶,不论花的颜色是与枝茎相连处浅,而花瓣边缘处深,还是花瓣边缘处深,而与枝茎相连处浅;叶子的颜色,不论它的姿态是正的、侧的,还是卷的,都一定是背面色浅而正面色深。
要让这些由深到浅的颜色分批衔接起来,就要用这种针法。
抢的意思,就是用后针衔接前针,使颜色逐渐晕染开来。
正抢针图例
反抢针图例
水路:
刺绣如果遇到花瓣重叠,叶片交互,枝茎分歧时,在其显出的地方留一线的距离,露出绣地,以便分明界画,这一线空白的绣地,在刺绣术语中就称作留“水路”
三单套针
单套又名平套。
套,就是指前批和后批如鱼鳞一般层层覆盖,又像犬牙一样互相错开。
其绣法是:
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先批后批,鳞次相覆,犬牙交错,绣到边尽处,针口仍需齐整,在分界的地方留一水路。
也有的在轮廓边缘滚一圈叠住,不留水路。
四双套针
双套针,依旧延续单套针的针法,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
它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
单套针的针脚长,丝理难于圆转,晕染颜色不容易和顺,用针比较简单,绣线也比较粗;双套针则针脚短,丝理及晕色都容易达到圆转和顺的效果,用针比较密集,绣线比较细。
单套针只适合用来绣一般绣品中的花卉,然而一般绣品中的翎毛表现,最好还是用双套针。
单套针在转折的地方因为针脚长,针迹容易外露,而色线的光泽也微弱;双套针在转折的地方针脚短,不容易露出针迹,色线的光泽也就饱满厚实。
凡是转折越多,针脚就必须越短,花卉、翎毛都是如此。
若是绣大面积的树干、树枝,针脚可略微长些。
禽鸟、走兽的翅膀和尾巴,一般的绣品也可以用套针来绣。
五散套针
散套针是以套针形式为基础,综合套针、擞和针、接针、施针、散整针五种针法的长处。
套针一批一批地套搭,前批后批鳞次相覆,边浅和批批相覆的方法。
擞和针长短参差互用,散套针就取其长短参差的原则,而不用长短的线条。
接针是后针紧接前针尾的里面,散套针就取其接搭的方法以代替套覆物方法。
施针是用疏稀参差的线条加于它针的方法,而且以稀施、点施为多。
散套针就取其长处,灵活运用并扩大应用范围。
凡要求色彩和顺、形态生动的地方,都可以加施,而助理方法灵活。
可以根据所绣景物的需要,或先铺后施,或先施后套,也可以套施并用。
六接针
接针有容易藏去针脚又可随意拉长线条的优点。
直针线条可以拉长,但因太长线松而会抛起。
切针可以延长线条,但会露出针脚。
它之所以产生,就是由于它既容易藏去针脚,又可以随意接长。
它是以第二针紧接第一针尾的里面接连着绣的,针迹长短相等匀称。
它的用途是绣线条,绣马鬃、松针、水草、花须和绣字等。
用短针接绣曲线也是适宜的。
在绣行书、草书的转折处,最适宜用这种针法。
七滚针
滚针也叫曲针,针针逼紧而绣。
第二针插入第一针中偏前些,紧逼其线,把针脚藏在线下,第三针接第一针针尾偏前些,下面以此类推。
除第一针外,其余的起落针全要在绷子上面,一手拉起原来的线条,藏去起落针脚。
绣成后,犹如一笔写成,不露针迹,并且粗细如一整齐。
粗的用全根线,细的用劈线。
八切针
切针也叫“刺针”。
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须接第一针的原眼起针,针迹要细如鱼籽,所谓“一芝麻三针”,就在于此。
这种针法在缝纫中是常用的。
它可以绣曲线。
过去开脸多用这种方法。
由于它不能藏去针脚,多作辅助针法。
九锁针
是古代一种刺绣针法,由于锈线环圈锁套而成,绣纹效果像一根锁链,而因此得名。
在河南安阳殷墟、湖北马山一号楚墓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各种绣品,都是锁绣针法。
锁绣较结实、均匀。
一般的针法组织为:
以并列的等长线条,针针扣套而成。
其绣法为:
第一针在纹样的根端起针,落针于起针近旁,落针时将线兜成圈形。
第二针在线圈中间起针,两针之间距离约半市分,随即将第一个圈拉紧,以后类推。
锁针绣现在适宜于绣制枕套、围嘴和拖鞋等。
十打籽针
打籽针法被认为是古老的锁绣法的发展,最早见于蒙古诺因乌拉东汉墓出土的绣品上。
打籽针法适宜绣装饰性较强的图案,优点是坚固耐用。
这种针法要配合十一号或十号的针,以及整根的线。
其绣法是,在针出底面后,随既以一手拉住线,用针芒在近底的线末端在线上向内绕一圈,向离原针处的一二根纱的地方下针,再收紧圈线,便成一籽。
线必须捻匀,起针、落针的力道也必须一致,否则力道重的,子就会大,而力道轻的,子就小。
针上下指改进了排列方法;既顺着花鸟等物的生长规律和纹路依次排列,随势变化,不在圈圈,从而创造了和色条件。
同时,又采用合线调色的方法,套色而做,而不是成圈的并色。
这样一来,就能绣制象真的景物和大副屏条等艺术欣赏品了。
若要用打籽针绣完整的花卉、翎毛、石头、树木,须先从墨钩的轮廓线绣起,并按照顺序逐渐向内。
打出来的子一定要均匀、紧密,而且不能暴露出绣地。
打籽针绣花芯
打籽针绣果实颗粒
十一盘金针
盘金针又称“钉金绣”,源于“钉线绣”,这种技法早在唐宋时期便已流行。
钉线绣是将丝线或某种纤维盘组成图形,再用绣线将其钉固于面料上的针法。
钉线方法又有明线、暗线之分,明线针迹外露,暗线针迹隐藏。
如果用金、银线盘组图形,再用绣线将其钉固于面料上,则称之为“盘金绣”或“盘金银”。
十二鸡毛针
鸡毛针是用来绣制日用品上的图案的针法。
绣长形的花卉叶或长形羽毛都可以采用这种针法。
绣长形叶时,以总叶筋为轴心,第一针由总叶筋尖处做上,第二针由向叶内约二分长的总叶筋处做下,第三针由叶尖第一针的一旁做上,在叶尖的另一旁做下,线留在上面。
然后针再在第二针叶内总筋处的原眼里穿上,扣在上面的线圈内,离一线左右再做下,依次排列,直至绣成叶形。
这样做,很省工。
十三编针
编针是苏绣针法之一,是编绣的一种。
形状像竹编花纹,有三角、六角和菱形等多种。
绣制时注意单位的“形”要相等。
适宜绣制竹篮、竹笠、竹蓬以及日用绣上作装饰用。
它的刺绣步骤为:
用横、直、斜线条编穿而成。
以六角形为例,先把两种线条搭成一个个菱形小单位,再把另一根线在菱形二角把第一道线挑起来,压过第二道线,这样连续编穿,绣面即成连续性六角形。
十四铺针
铺针就是让绣线平铺于绣面,作为扎针与刻鳞针的底层,有两种铺法:
一种是直铺(一针一针平铺绣满);另一种是依据纹样转折,用接针铺满绣地。
绣凤凰、孔雀、仙鹤、鸳鸯、锦鸡、鲤鱼等动物的背部,要先用铺针打底。
所谓铺针,就是用长直针顺着背部的方向,只绣正面,或者连着反面一起绣,如平铺一般将背部绣满,因此称为铺针。
用粗线而且只绣正面的,大概多为普通绣品,精品必须要兼顾反面。
若绣腹部,普通品用双套针绣,精品则在双套针之上再绣施针。
而双套针用浅色线,施针用深色线。
十五刻鳞针
绣有羽鳞的对象,或蝴蝶的头部、腹部,要按照墨钩的轮廓线条,依序地把羽鳞绣出,接着在外缘处,用细线绣短扎针,以表现羽鳞前端的质感,而鳞线内呈现出铺针打过的底,使得色彩分明且色泽饱满。
如果背部是绿色,那么就用深绿色的铺针打底,靠近边缘的地方用浅绿色。
绣羽鳞时,接近脖子的地方必须绣得细密,往下,则因鳞片渐大而要慢慢展开。
因为是用针刻画出层层的鳞纹,所以就叫刻鳞针。
十六扎针
这是已经学会绣花卉而进步到绣翎毛的人,可以使用的针法,适合用来绣鸟脚的全部。
扎,就像包扎。
鸟脚的绣法:
先绣直针,再用横针加在直针之上,犹如包扎东西。
扎针可以制造出鸟脚纹路的效果,所以也叫仿真。
特定就鸟脚而言,扎针之上,还可以加短直针,以近似于脚胫上的凸出部分:
正面站立的鸟,凸出的部分在脚的中间;面向左方的,凸出的部分在左边;面向右方的,凸出的部分便在右方。
尤其应当要注意鸟儿栖息在树枝上、站立在地面上,或是互相打架、抓取东西时鸟爪的表现。
鸟爪在使力时,关节曲折的部分,要用短针表现,才能栩栩如生。
而长在脚上接近屁股的鸟毛,因为连在脚上,所以必须用长针和短针一起表现。
绣线的颜色要浅,而且必须捻紧。
此外,适合用扎针的鸟类有鹤、鹭、鹰、鸡、乌鸦、喜鹊等。
翡翠、瓦雀、芙蓉、十姊妹等小体型的鸟类,就不必用扎针。
扎针线描图
十七乱针
乱针是杨守玉先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造的绣法。
这种针法是不规则地用针用线,用长短色线交叉重叠成形,先以混合色线为底,再叉叠其它色线,根据底色来调和,叉叠次数不拘,直到形似为止。
乱针虽是不规则的针法,但所有错综搀合的线条组织需直斜横斜地交叉,不用垂直或水平的线条交叉,以免形成方块的感觉。
(图17)乱针重在色彩光线的表现,因此,要掌握施用色线后的效果。
乱堆滥叠,就容易芜杂乏味。
乱针与虚实针不同的地方是虚实针用纵横参差的短针,是局部应用,而乱针则是用错综搀合的长短针,是全部施用。
因为它边缘不齐整,空间需要配合绣满,针脚又粗松,所以只适宜于绣素描、照片、油画等图像。
乱针绣红枫林
苏绣成品细节图
梅花瓣的绣法:
用两根大针,一根穿几线,从梅花蕊中穿出,把线分开套在梳子上,在左手靠布拉紧,另一根针也从第一根针穿出的地方穿出来,然后再在木梳的经线上,一根隔一根地来回编织,编到和原定纺、纹样略大一点时,中间再衬上总数花,将穿了几根线的第一根针在花瓣边的中心落针拉下线,再将第二根针在花瓣的头上穿下来收紧,钉好花瓣的边沿,便成了一片高起的梅花瓣。
这样绣成五瓣,就成了一朵美丽的象真梅花。
菊花瓣的绣法:
这种绣法要用散开的直形花瓣跟长春花、小菊花相似的图样,用一根大针穿双根色线,从花蕊中穿出后,再从花瓣尖端穿下。
然后仍然回到第一针的花蕊处戳上,注意不要拔起,用手夹住针,一手用头端的线绕在针上,到适合花瓣的长度时,再把针从绕中圈拔起,向花瓣的尖处戳下,使成一花瓣,依次绣去,便成了一朵美丽的菊花。
月季花的绣法:
先画一朵正面形圆圈的图样,再由绣者自由盘成月季花形。
用针的方法和绣菊花相同。
因为花是圆的,要由中心依圈形盘出,使其成为一朵象真的月季花。
5.摘绫其绣法是:
以薄绫摘成花朵,而另用线缀在绣片上。
如出花一枝,其枝干用平金或他法绣上,用色绫摘或花朵,用线缀上,其花蕊仍用针另行绣出。
这和摘棉相似。
不过,摘棉是全摘,粘以浆或胶;摘绫则不全摘,而是用线缀上。
6.剪绒这种方法原是西洋绣法。
因为这种绣法简便,容易学会,所以民间常用它来绣儿童的围涎、枕套之类(图37)。
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绣制艺术品。
其绣法:
用手机和机针将色线穿好后,配准长短。
只要将手机揿开,向欲绣的方向推进,以另一手压住柄头,然后剪去一层,就成为绒状花纹。
揿柄的用力必须轻重一样,剪线时注意平匀。
十三、两面绣
两面绣,又叫双面绣。
这是在一块底料上,一针同进绣出正反色彩一样的图案的一种绣法。
它和单需绣不同:
单面的绣法只求正面的工致,反面的针脚线路如何则可以不管;而两面绣则要求正反两面一样整齐匀密。
过去,两面绣多用于绣手帕头巾、窗帘之类,很少绣大幅作品。
现在,不仅可以用来绣日用品,而且更多的是用它来绣制艺术欣赏品。
其绣法:
下针须竖直了再刺,不能有丝毫参差,打间针必须藏起,这样就可以绣行两面如一。
前一根线将要做完时,线尾寄好小针,第二针线头也寄好小针,绣第一针必须穿在前一线的后眼内,不使反面露底。
绣时要向着一个方向绣,否则反面易乱。
所绣的景物复杂,绣时就要用不同的针法和绣法。
这些针法和绣法在前面介绍的针法中已有说明,这里不再复述。
以上13类37种传统针法,如果想精通每种方法,当然不是件容易事,但是,除了主要的针法必须熟练掌握外,次要的针法也不能不知道个大概。
只有通晓各法的特点,才能选择应用,才能融会贯通,并有所变化创造。
不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难以发展了。
新兴的针法及其运用
笔者喜爱刺绣,在长期不断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努力探索,先后改进了一些针法,创造了“新散针”、“散套针”和“点彩绣”、“双面打点、峰珠、平金绣”等新针法和新绣法。
苏绣传统针法虽然有几十种,但是综合起来,还是两大系统,即仿真形式的和图案形式。
散套针和点彩绣等正是这两大系统的新发展。
现将它们分别介绍如下:
一、散套针
(一)散套针的形成
刺绣以仿真为上,要达到这一效果,就必须针法娴熟,用针“齐”、“密”、“匀”、“顺”,并对求光、调色能够妙用。
笔者研究历代针法以后,认为对这些方面有巨大成就的针法,当首推套针与擞和针。
套针长于匀细;擞和针长于和色。
套针发展到明代顾绣,已经取得高度的成就。
到了清末,擞和针在沈寿的刺绣中也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
然而,当套针与擞和针在各自完全独立运用时,却显露了各自的优缺点:
套针的线条距离相等,针脚又短,松紧能够一律,线比擞和针匀贴;但是,由于每批针脚系寄在前一批线上而针眼变大,针脚不易收藏,又因为一批一批地套上而不能使色彩完全调和,所以它不太宜于绣仿真景物。
擞和针的优点是针脚长短参差,可以使色线调和,形态活泼。
但是它因线条的组织长短不一而容易抛起,不够匀净,往往需要在反面上浆用以补救。
又因为它是长短北京电视台散掺色而仍不能充分和色,复杂的地方仍需借用补色,还因为它外出参差,所以加口不如套针齐整,边缘有色泽且薄的感觉。
历代名家的绣品都注重细密。
其精巧之功夫,诚然令后人惊奇。
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在这些绣法中,想求得和顺、象真,有平面,有立体,面面兼顾,就很难如愿以偿。
特别是弯曲线条或复杂毛发时,更难表现自然。
经笔者反复研究,才发觉线是由点连续延长而成的,然而针上的线却不如笔上的色能够点线合一,用平比的绣法也无法解决这个难题。
唐代绣品《观音大士像》,布色施彩且线三、四层叠起。
但这仅仅是历史上的记载,今天却无法见到它的真迹。
我们只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而不能取其为法。
至于施针、散整针、虚实针等,当然是对针法进步的贡献和解放,但并不能事例传统绣法的优点而全部解决问题。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察:
笔者从1951年起吸取套针和擞和针这两种最优秀的传统针法中的长处,参以已见,研究出一种新的散套针法,循此前进,似乎可以解决“用针如用笔”的一些困难。
笔者曾经用这种方法试绣花卉、飞禽、走兽、昆虫、山水、仕女、人像以及两面的花、鸟、走兽、山石等,得到各方面美术学家的帮助而不断改进,觉得如果尽到菌力,尚能如意地满足造型的要求。
唐、宋以来的“画绣”是以套针为主体的,而散套针则是套针的发展,既有规律又多变化,而且“散”、套“赅有。
所以,笔者决定把这一新针法定名为“散套针”。
(二)散套针的绣法
散套针的绣法,并无多少奥妙,也并不比其他绣法功夫精深,只是变革线条的组织,将绘画所用的线条、色彩灵活的特点尽量用到刺绣上而已。
凡线条的刚柔粗细和色彩的暖意深浅,都是在齐密匀顺不露边缝的基础上,用等长色线长短掺合构成直斜弯曲的各种形象加以表现的。
针脚可以自由。
如果想求得物体的象真,就得在运针覆盖时,套搭而能调和,重叠而不堆砌。
不能脱离齐密匀顺的要求,即使是粗的乡品也不能露针脚。
这是散套针法的最高原则。
其绣法是:
以套针形式为基础,综合套针、擞和针、接针、施针、散整针五种针法的长处,贯穿融合为一,套比如故,散合自如、“散”、“套”同时运用。
套针一批一批地套搭,前批后批鳞次相覆,边口齐整。
散套针就取其边口齐整、套搭的长处,而不用其套进的深浅和批批相覆的方法。
擞和针长短参差互用,散套针就取其长短参差的原则,而不用长短的线条。
接针是后针紧接前针尾的里面散套针就取其接拱的方法以代替套覆的方法。
施针就是用疏稀参差的线条加于它针的方法,而且以稀施、点施为多。
散套针就取其长处,娄活运用并扩大应用范围。
凡要求色彩和顺、形态生动的地方,都可以加施,而且方法灵活。
可以根据所绣景物的需要,或先铺后施,或先施后套,也可以套施并用,即:
或以套带施,或以施带套。
因为散套针的线条组织的优越性在于嵌施、加施、点施和全面施都很便利,所以在绣90度左右大转弯的地方,就可以先运用稀散的方法,然后加嵌施,使之顺势圆转。
又因为散套针的线条组织是等长参差,而不是长短参差,所以不需齐边的就以等长参差来起头,如需齐边的,除第一批齐边的线条是长短不等相间而有参差之外,其它套接的线条,全都等长。
它种用前批的参差,不再以长短线条而显参差,也不同于套针以套入深浅的程度而显参差。
一次和色不鏯,所以加用细线嵌镶。
遇弯曲繁多或色彩复杂的地方,可以先散开稀铺,然后再顺势和色细补。
如绣花卉,进口的针脚是整齐而紧密的,向内的一边是长长短短相间的,最长和最短的线条相差不过二分之一,相间同长的线条须离四五线,使之不规律,让出现齐头或角形。
每批套接上的线条长短一样(一般用的线条长度不超过三分),但上下有关,后针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刺绣 苏绣 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