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荣二矿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docx
- 文档编号:1244118
- 上传时间:2022-10-19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324.08KB
东荣二矿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docx
《东荣二矿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荣二矿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荣二矿课程设计采区说明书
黑龙江科技大学
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
东荣二矿西二采区(18#)0.75Mt/a采区设计
年级专业:
采矿10-5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12月25日
黑龙江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
李艳波
一、设计题目:
东荣煤矿西二采区(18#)0.75Mt/a采区设计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矿井地质资料、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为0.75Mt/a。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1章采区地质概况;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第4章回采工艺;第5章采区生产系统。
四、工作量:
采区平面图、采区剖面图、采区设计说明书
五、工作计划:
第1周第1章采区地质概况;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3.1、3.2);
第2周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3.3);第4章回采工艺(4.1~4.5);
第3周第4章回采工艺(4.6);第5章采区生产系统(5.1、5.2)及验收;
第4~5周计算机绘图及撰写说明书;
第6周验收及答辩。
指导教师:
张俊文
教研室主任:
张俊文
年月日
摘要
黑龙江省双鸭山东荣二矿采区设计,本采区内共有1层可采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8m。
设计采区的工业储量为6.9Mt,可采储量4.9Mt,服务年限5.4年。
本采区形式为单翼开采,采用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一个工作面达产。
“四、六”工作制,三班采煤,一班准备,每天进6刀,截深0.8m,工作面长180m,采空区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
关键词:
走向长壁全部垮落法综合机械化
第1章采区地质情况
1.1采区概况
东荣二矿位于黑龙江省集贤煤田东南端。
行政区划属集贤县腰屯乡、升昌乡和二九一国营场管辖。
西南距福利屯32km。
经福利屯到双鸭山矿业集团公司所在地—双鸭山市为40km。
福利屯至富锦县公路穿过本井田中部,福前铁路在东荣矿区南部边缘外约3km处通过,交通比较方便。
详见图1-1。
图1-1交通示意图
双鸭山矿区东西宽8~11km,南北长23km,面积230km2,且规划用四对井进行开发,总规模为510万t/a,
本采区没有生产、在建及停闭矿井,也没有小煤窑,在采区外15km处有正生产的双鸭山矿业集团集贤煤矿,西面约18km处有集贤县升平小煤矿,集贤煤矿采用立井开拓,设计能力60万t/a,一水平标高-150m,目前正开采18#煤层,采区正常涌水量88.88m3/h,最大涌水量278.8m3/h,采区瓦斯不大,属低瓦斯采区。
1.2采区地质情况
1.2.1采区可采煤层的赋存情况
18号煤层是采区发育的可采煤层,间距变化比较稳定,可采厚度一般为1.6~2m,平均1.8m,全层属于变化复杂的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
1.2.2顶板岩层性质、厚度
煤层一般为1.6~2m,平均1.8m,全层属于变化复杂的煤层,顶底板均为粉砂岩。
图1-2煤层柱状图
1.2.3地质构造
本采区位于三江盆地的西部,三江盆地是中生代以来的一个断层凹陷地,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北段由一些北东向展布的次一级隆起带和凹陷带组成,本采区属盆地内的绥滨-集贤凹陷带。
本采区的区域构造主要受新华夏系和北西向构造应力场的控制,又前者派生的次级构造占明显优势,本区主要断层为F10,详见断层特征表1-2。
1.2.4瓦斯
采区瓦斯取样的控制浓度在318.5~935.4m,在737.5m以上,甲烷成分为0.85~35.45%,在800.4~933.2m深为28.62~43.98%,平均为34.65~37.88%。
二氧化硫一般为6.36~8.54%,瓦斯成分及含量均很低,由于地质报告没有明确提出采区的瓦斯等级,所以本设计只能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参考集贤矿井的煤尘瓦斯情况,初步确定本采区瓦斯等级为低沼气采区,并有煤尘爆炸危险和自然发火倾向。
本采区的恒温带温度+5.6ºC,深度20m,-500m水平的平均地温为19.5ºC,-600m水平为22.9ºC,-900m水平为30.7ºC
煤层顶底板岩石主要为粉沙岩和细砂岩,抗压强度一般在500~1100kg/cm2左右。
根据资料,预计本采区各煤层顶板类型均在一级Ⅱ类以上。
1.2.5水文地质
1、采区内各地段的水文地质特征各有不同,现分述如下:
第四系孔隙含水层,全井田广泛发育,除山坡地区较薄外,其余均很厚,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和山区地下水,涌水量0.705~7L/sm。
第三系孔隙含水层在井田内广泛分布,其厚度发育规律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厚,向东便薄,涌水量为0.001~0.83L/sm。
煤系裂隙含水带,本含水带是直接充水含水层,它与第三系有水力联系,但很微弱。
基底岩层裂隙水:
分布与低山和丘陵地带,由花岗岩安山岩,及变质岩组成,对煤系裂隙水带补给量甚微,而且对矿床水无影响。
2、采区内的主要隔水层有第四系顶部黏土,亚黏土,中部黏土,亚黏土层和第三系泥岩,砂岩层。
3、地面水及各含水层之间的关系
本采区煤系裂隙水补给条件较差,富水性较小,采区在开采过程中,排水将以疏干煤系风化裂隙带的储水量为主,开采初期,矿井涌水量增大,随着开采的不断进行,水的静储量逐渐消耗,采区的涌水量会逐渐减小,并趋于相对稳定状态。
本采区最大涌水量285.06m3/h,正常涌水量86.75m3/h。
1.2.6煤质
1、煤种及其变化
本采区煤的挥发分一般大38.5%,属低变质煤,各煤层Y值平均为5~9m/m,粘结性较低,煤种主要为1/3焦煤,长焰煤次之,煤种在垂向上无明显变化。
2、煤的有害成分
灰分:
本采区煤的灰分含量(Ag)为10.96~24.45%,多属中低灰煤层,其中几个主要可采煤层均为低灰煤层。
硫:
各煤层硫的含量很低,原煤全硫(SgQ)为0.1~0.38%属特低硫煤。
磷:
各煤层原煤磷的平均含量为0.004~0.057%属特低-低磷煤。
3、发热量
各煤层煤的平均发热量(QfD)为3080~6920大卡/kg。
4、元素分析
各煤层碳(Cr)的平均含量为80.72~82.12%。
(Hr)的平均含量为5.12-5.76%。
(Or)的平均含量为10.61-12.62%,说明元素组成稳定,属低变质煤。
5、工业用途评述
本采区原煤按现行煤炭应用分类法属于Ⅰ~Ⅱ气煤,由于本区气煤低灰,低磷,低硫,具有一定的胶质层厚度,所以,本采区原煤经洗选加工后可做为优良的配焦和化工精练,副产品可供动力或民用。
第2章采区储量与生产能力
2.1采区储量
储量计算公式为:
/cos18°
式中——储量,Mt
——煤层面积,m2
——煤层厚度,m
——煤的视密度,t/m3
根据采区煤层地板等高线可知:
/cos18°
=2599339.88×1.8×1.4/cos18°
=6887431.38(t)
2.2采区生产能力
2.2.1采煤工作面年产量
式中:
——回采工作面年生产能力,t
——工作面推进度,m/a
I——工作面长度,m
——煤层厚度,m
——煤的视密度,t/m3
——工作面的回采率,取0.95
本采区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工作制为四、六制,三班生产,一班检修,双向割煤往返一次割两刀,截深为0.8m,一年工作330d,工作面长度为=180m,工作面的回采率取=0.95,所以年推进度为=6×0.8×330=1584m
所以
=1584×180×1.8×1.4×0.95
=682577.28(t)
2.2.2采区生产能力
采区生产的煤主要来自回采工作面。
掘进出煤一般不超过10%。
同采工作面个数为1个,则采区生产能力为:
=1.1×1×1×682577.28
=750835(t)
式中:
A——采区生产能力,t/a;
n——采区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
A0——每个工作面的生产能力,t/a;
K1——采区掘进出煤系数,取1.1;
K2——工作面产量不均衡系数
2.3采区服务年限
结合本采区的具体情况按以上方法可计算得到采区服务年限T与采区生产能力A的关系如下:
T=Z/1.4A
Z——采区设计可采储量,t
——采区工业储量,t
——永久煤柱损失,t
——采区回采率,0.8
结合本设计采区的具体情况,按以上方法可计算得到,煤柱损失为688743.14。
所以可采储量为:
=(6887431.38-688743.14)×0.8
=4958950.59(t)
采区服务年限:
T=Z/1.4A
=4958950.59/1.4×750835
=5.4(a)
第3章采区方案设计
3.1采煤方法的选择
本设计采区内煤层倾角平均为18°,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选用生产运输设备比较容易,行人、通风、运输等方便。
所以本设计采区选用走向长壁采煤法。
3.2采取巷道布置
3.2.1采区走向长度
采区走向长度1800m,可采走向长度1600m。
3.2.2区段长和区段数目
本采区倾斜长度为1000m,区段长设计为180m,1个采区均设5个区段。
3.2.3采区形式
因采区走向长度大约在1000m,故采区采用单翼开采的形式。
3.2.4采区上(下)山的数目和位置
本采区设轨道、运输、回风三条上山。
采区上山布置受可采煤层厚度、采区服务年限及产量、瓦斯涌出量、煤层顶底板岩性等因素的影响,应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使上山布置方案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上合理。
1.上山数目的确定
布置三条上山(一条运输上山,一条轨道上山,一条回风上山),三条上山大致布置位于采区走向边界,各条上山间距设为20m。
2.上山位置的选择
(1)煤层上山
优点:
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
缺点:
煤层上山受工作面采动影响较大,生产期间上山的维护困难,需要金属可伸缩支柱,煤柱留设多。
适用条件:
开采薄或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采区服务年限短;煤层顶底板岩石比较稳定,煤质在中硬以上,上山不难维护;为部分煤层服务的,维护期限不长的专用通风或运煤上山。
(2)岩石上山
优点:
维护状况良好,维护费用低,煤柱留设少。
缺点:
掘进困难,联络巷道工程量大。
适用条件:
对单一厚煤层采区和联合准备采区,在未采用可伸缩金属支柱的情况下,为改善维护条件,将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石中。
结合本采区煤层厚度小,服务年限短,瓦斯含量高的特点,为安全起见,拟布置三条岩层上山,故设计采区选用方案一。
所以将三条上山均布置在煤层中。
3.2.5区段平巷的布置
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都沿煤层走向布置,上区段运输平巷长1300m,回风平巷长1300m。
3.2.6采区内煤层开采顺序
本采区共开采一层煤,采用后退式开采。
3.3巷道断面设计
3.3.1巷道断面设计应满足的条件
(1)保证人员通行安全;
(2)合理布置该断面的管路及电缆等;
(3)断面通过最大风量时,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风速;
(4)按水量要求,设置水沟;
(5)不得小于《规程》规定的最小净断面和最小净高度;
(6)满足其它要求,如需在巷道一侧堆放坑木和材料或安装其它设备等
3.3.2巷道断面选择
1.选择原则
(1)保证人员通行安全;
(2)合理布置该断面的管路及电缆等;
(3)断面通过最大风量时,不得超过《规程》规定的风速;
(4)按水量要求,设置水沟;
(5)不得小于《规程》规定的最小净断面和最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荣二矿 课程设计 采区 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