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推断实验探究.docx
- 文档编号:14425132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07MB
9推断实验探究.docx
《9推断实验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推断实验探究.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推断实验探究
龙文教育学科教学案
教师:
孟磊学生:
李洋日期:
2014-5-星期:
时段:
课题
推断、实验探究
学情分析
基本掌握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查缺补漏
学习重点
难点
全部
学习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
授课思路
第二部分:
学习过程
基本概念复习
……
……
例题:
1、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硫酸铜、氯化钠等物质组成,为鉴别它们做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
试推断:
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 ,一定不含有 。
(用化学式填空)
2、已知不溶于水的碱受热能分解生成碱性氧化物和水。
现有X、Y、Z三种不同金属,A、B、C、D、E、F是含有它们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物,且它们相互间能发生如下转化:
由此推断:
(1)白色沉淀R是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W 。
(3)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F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在如下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E、F、G、H、I、J等都是初中所学过的物质,其中A、B、E、F是单质,C、D、G、H、I是化合物。
(1)写出A、I的化学式:
A ,I 。
(2)写出下列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
F→B ,
D+J→C 。
4、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
(1)若乙的溶液是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
(2)在常温下若乙是气体,则X是 ;
(3)在常温下若甲是固体,乙为无色液体,则X是 。
5、A、B、C、D是在初中化学中常见的4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化合物C中一定含有 (甲元素或乙元素)
(2)单质甲的化学式是 ,化合物A的化学式是 。
(3)写出化合物B和化合物D在高温下反应并有化合物A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6.现有Ca(OH)2、Na2CO3、BaCl2、NaOH、盐酸、稀H2SO4六种溶液,有下图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线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7.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
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生成;“—”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A
B
C
D
E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E
↓
↓
—
↓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推断A~E的化学式为:
A ,B ,C ,D ,E 。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
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牙膏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牙膏生产过程中常添加一种磨擦剂。
这种磨擦剂是通过一系列加工而制得的极细的CaCO3粉末。
其生产过程如下图:
试回答:
(1)写出A、B、C、D的化学式:
A ,B ,C ,D 。
(2)出①,②,③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9、 X是常见固态化合物,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1)X的化学式是 。
(2)写出图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10、有A、B、C、D、E、F六种物质。
在常温下,A是固体,B是液体,C、D、E、F是气体,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变关系:
A+D→EC+D→EA+E→CB
D+F
根据以上关系,推断下列物质(写出其化学式):
A ,C ,F 。
11、有A、B、C、D、E、F六种物质,A是一种氧化物,这些物质相互变化关系如下:
根据以上变化关系,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 ,B ,C ,D 。
12、下图中A、B、C、D、E、F是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
根据图示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④ , ⑤ 。
(3)反应⑥为FeCl2的盐酸溶液中通入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D为浅绿色溶液,G为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A:
②G→D
(2)由F转化为E的反应 置换反应(填“都是”,“不一定是”,“都不是”)。
14、某厂排出的废液主要含Zn(NO3)2、AgNO3,为了从中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一
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步骤。
(1)X、Y分别是什么物质?
X ,Y 。
(写化学式,下同)
(2)固体A,滤液B,C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A ,B ,C 。
(3)Z处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
(4)写出①②两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15、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中,A、B、C、D、E、F、G、H以及蓝色沉淀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学过的物质。
在通常情况下,A、B、G是黑色固体,A、C、D、H是单质,F是硫酸盐,C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B,反应①②③④都属于置换反应,A与B反应除生成C外,还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C ;G 。
(2)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 ;E+G 。
16、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常用无色溶液,为了鉴定它们,分别取少量按图所示进行实验。
最后,将滤液甲、乙、丙进行实验,确证均含有钠元素。
由上述实验回答:
(1)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A ,B ,C ,D 。
(2)C中溶质电离的方程式为:
。
17、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推断甲到戊的化学式:
甲 ,乙 ,丙 ,丁 ,
戊 。
(2)推断A到H(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
A ,B ,C ,D ,E ,F ,G ,H 。
18、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钠的方法及过程如下图所示:
(1)加入的X是 ,Y是 。
(2)写出上述①、②两步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
(3)最后从氯化钠溶液中提取氯化钠晶体,为什么不用冷却结晶的方法而要用蒸发
结晶的方法?
19、A、B、C是三种常见的单质,它们分别由甲、乙、丙三种元素组成,D、E、F是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上述物质间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1)D、E、F中含有甲元素的是 ;
(2)上述反应中,D是 剂,B是 剂(填氧化、还原、催化)。
(3)若甲为非金属元素,则D的化学式是 ,E的化学式是 。
20、现有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为Ba2+、Ag+、Na+、Cu2+
中的一种,阴离子分别为NO3-、SO42-、Cl-、CO32-中的一种。
其中,C盐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无色。
向4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稀盐酸,B产生沉淀,D产生气泡。
由此推断A是,B是 ,C是 ,D是 。
21、从盐酸、硫酸、石灰水、烧碱、氢氧化钡、纯碱、硝酸钠、氯化钡(均为溶液)八种物质中选出四种,使得各线条相连的物质均能反应生成难溶物。
(1)将选出物质的分子式按要求填写在右图相应的方
框中。
(2)写出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
22、文物研究工作者从刚出土的文物外壁取下一些绿色物质甲,内壁取下一些红色物质乙,对甲乙二物质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
根据上面的反应关系,回答
(1)甲、乙两物质的俗称:
甲______乙______A的化学式______
(2)填下表
化学反应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②B→E
⑤D→G
一、发生装置:
二、收集装置:
三、气体的净化:
1、气体的干燥
酸性干燥剂:
浓H2SO4、P2O5
①干燥剂 中性干燥剂:
无水CaCl2无水硫酸铜
碱性干燥剂:
固体NaOH、生石灰、碱石灰
②干燥装置
1、现有下图所示的装置和6种实验药品(盐酸、大理石、氧化铜粉末、浓硫酸、木炭粉、澄清石灰水),请你选择正确的有关装置,按顺序连接起来,组成一套能证明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和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并回答:
(1)正确的连接顺序(填写符号及数字代号):
从左到右按( )接( )、( )
接( )、( )接( )、( )接( )。
(2)各反应仪器所用的药品是(写化学式)a(或b) ,c ,
d ,e 。
(3)f的作用是 。
2、将下图所示仪器组装在一套装置,完成下列实验:
(1)验证反应开始所得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2)制备纯净的氢气;(3)实验氢气的还原性;(4)测定水中氢氧质量比。
回答:
(1)丙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为 溶液;
(2)各装置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A→( )→( )→( )→( )→( )→( )→( )。
(3)在做好连接仪器、检验气密性、放入药品等准备工作之后,实验开始的操作步骤是打开漏斗的 ,过一会,再 。
(4)反应一段时间 后,根据反应前后的有关固体质量变化,再测定水中氢氧质量比,为什么?
3、CuO粉末中混有少量Cu2O,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Cu2O的含量,试根据下图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X是常见还原性气体CO,H2中的一种气体,请根据组合装置判断,X的化学式应为 ,A装置的作用是 。
(2)B装置的作用是 。
若缺少它,将直接导致反应后 装置内物品的质量偏差。
(3)已知Cu2O在加热条件下也能被X气体还原为Cu,写出C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已知反应前CuO和Cu2O的总质量为m1g,完全反应后U型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了m2g(损失忽略不计),则原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为 。
(5)E装置的作用是 。
(6)若将进入C中的气体换成上述两种气体中的另外一种,同样要求用该装置完成Cu2O含量的测定实验,则D中的药品应改为 。
4、实验室可用氨气代替氢气还原氧化铜,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H和O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3+3CuO
N2+3Cu+3H2O。
方法之一先测定Cu和H2O的质量,再求出Cu的相对原子质量。
(1)请用上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下列括号内填写以上装置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注意:
每种装置至少
要使用一次,也可重复使用)。
带有少量水蒸气的氨气→( )→( )→( )→( )
2A中浓硫酸的作用 。
3实验过程中B装置出现的现象是 。
4若已测定Cu和H2O的质量分别为
和
请写出计算Cu的相对原子质量的
表达式 。
5若实验过程中发现B装置的CuO未全部还原为Cu,将导致测量结果
(填偏低、偏高、无影响)。
(2)若仍采用上述仪器装置,还可选用测定别组物理量的方法来测定Cu的相对原子质量。
这些物理量有:
① 和 ;② (以上可以从
,
,
,
,
中选)。
5、如下图,将一块金属放在盛稀硫酸的反应器中,反应发生一段时间后在装置D处加热,稍后可见装置E中的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
试回答下列问题:
(1)E中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D中反应有 ,写出E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2)从E中的变化证明A装置中一定有 生成。
(3)写出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A中发生反应的前提是 。
(5)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
6、
(1)浓硫酸与木炭共热,生成CO2,SO2和H2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
SO2能使红色品红溶液退色,而CO2不具有这种性质;SO2能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而CO2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吸收。
试用下图所列各种装置,设计一套实验来验证浓硫酸与木炭反应后所得到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 )→( )→( )→( )(填写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试管的溶液退色,C试管的溶液不退色。
则A试管的作用是:
;B试管的作用是 ;C试管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5)装置③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7、现有药品:
wg(w<1)锌片、稀硫酸、无水硫酸铜、氧化铜和水。
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粗略地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假设环境为标准状况)。
(1)应选用的装置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标号) 。
(2)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
(3)操作中,怎样加入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气?
。
(4)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写出计算锌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式: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管④中的空气忽略)。
8、已知右图中,锥形瓶A中盛放的气体可能是CO2、CO、O2、H2中的一种;B管中放的是螺旋状的红色光亮铜丝;漏斗C中盛放某种液体,在实验时,液体不够时可以得到补充。
问:
⑴先加热B管一段时间,发现铜丝表面略发黑。
原因是
⑵打开漏斗C上的活塞,把其中的液体慢慢滴入A瓶中时,铜丝表面变得更黑。
此时A中的气体和C中的液体所有可能的组合是:
(可不填满)
①A中:
C中:
;②A中:
C中:
;
③A中:
C中:
;④A中:
C中:
。
⑶若A中盛放的是上述四种气体中的两种气体,当C中的液体滴入A中时,不管铜丝表面颜色如何变化,均有可能造成爆炸事故,则A中的气体和C中的液体所有可能的组合是:
(可不填满)
①A中:
C中:
;②A中:
C中:
;
③A中:
C中:
;④A中:
C中:
。
9、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甲.乙.丙三套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测定的方法是:
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甲乙丙装置中Ⅰ.Ⅱ.Ⅲ瓶中)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差,通过计算,确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操作时,甲.丙装置中气囊内的空气可以根据需要排出装置中的气体。
在滴加稀硫酸前,连接甲乙丙装置的a..b管口。
上述装置中, (填“甲”.“乙”或“丙”)装置能比较准确地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请分别指出另外两套装置的一点不足:
。
10、在学习“NaOH化学性质”后的一节实验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积极思维,大胆创新,设计出多种方案。
下图所示的是从中选出的四种方案:
各方案的操作方法如下:
图A:
取下玻璃塞,打开活塞,滴下少量NaOH浓溶液
图B:
用适当的方法取下橡皮塞,晃动试管
图C:
挤压胶头滴管,滴加少量NaOH浓溶液
图D:
用注射器向塑料瓶中注入少量NaOH浓溶液,振荡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对于图A—D,你认为能达到实验目的装置有(填字母编号)。
并从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填空,该装置的编号以及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若向E装置(如右图)中通入CO2气体也能证明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则应观察到。
(2)如何取下B装置中的橡皮塞(只要求回答一种方法)
CO2。
对于B装置,有的同学心存疑虑,他认为CO2可溶于水并能和水反应,而B中大量的NaOH溶液中既有NaOH又有H2O,怎能说明它是和NaOH发生反应的呢?
请你告诉他,只要补充做个
实验,就可消除他的疑虑。
(3)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思考:
要想用上述装置产生类似的实验现象,还可换成气体和溶液相互组合(各填一种即可)。
11、如图所示,旋塞K2关闭着。
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C、D、E、F、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H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的饱和溶液。
B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壁预先用酚酞试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
(提示:
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
氯化氢溶于水得盐酸。
)
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填空:
(1)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K1,当NaOH溶液快要滴完时,关闭旋塞K1,打开旋塞K2,此时在B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盐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反应。
在A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编号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D瓶
F瓶
12、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
(1)假设:
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2)设计方案:
将一定量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4)实验:
操作步骤及实验现象
简答
①称取3.2g氧化铁与2g炭粉均匀混合,放入重48.48g的玻璃管中,按上图装置连接
写出装置中编号仪器的名称:
A,B。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是。
③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④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5)数据处理:
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6)结论:
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
13、对牙膏有关问题的探究:
对牙膏的探究要用到许多化学知识。
(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
两面针儿童牙膏
珍珠王防臭牙膏
中华透明牙膏
摩擦剂
氢氧化铝
碳酸钙
二氧化硅
摩擦剂的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氧化物)
(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
(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某学生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③。
(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它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
仿照(3)所示,将你的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石灰石
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
(6)某学生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0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0g。
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0g。
(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
请你计算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4某化工研究所欲从BaC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分离出BaCO3。
已知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0℃
50℃
80℃
Ca(OH)2
0.173g
0.130g
0.094g
Ba(OH)2
1.64g
13.1g
101.5g
请设计一个实验程序,在箭号上、下写反应条件、实验 方法或所需物质,在方框内写出每一步主要产物的化学式。
设计要求:
①Ca2+的含量越低越好;②用的原料只有燃料(焦炭)和水。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非常好○好○一般○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教导主任签字:
___________
龙文教育教务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断 实验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