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北京一二模分类汇总古文学生版.docx
- 文档编号:2142203
- 上传时间:2022-10-27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46.01KB
高考北京一二模分类汇总古文学生版.docx
《高考北京一二模分类汇总古文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北京一二模分类汇总古文学生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北京一二模分类汇总古文学生版
2011年北京一二模古文汇总·学生版
(2011年北京一摸古文·朝阳)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范公讳仲淹,字希文,世家苏州。
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家世,感泣辞母去,之南都。
入学舍,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
元昊反河西,延州危。
公请自守,乃知延州。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
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
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贼以骑三万来,公戒诸将:
“战而贼走,追勿过河。
”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
贼既失计,乃引去。
于是诸将皆服公。
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
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
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公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
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
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
公叹曰:
“上之用我者至矣!
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
”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
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
既薨,辍朝一日。
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
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
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
(取材于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戚:
忧伤
B.五让不许让:
推辞
C.必以太平责之责:
责怪
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中:
诬陷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之南都B.乃决策谋取横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然事有先后D.以其遗表无所请
凌万顷之茫然亦足以畅叙幽情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又城胡芦,夺贼地而耕之
在庆州修筑大顺城,来占据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芦城,夺回叛贼的土地派人耕种
B.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馈输之劳
于是将驻扎边地的军队撤回内地谋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给运输粮草的辛苦
C.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
有关部门上奏朝廷,全部废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复了过去的旧政策
D.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宾客食不重肉
母亲去世的时候,他还十分贫穷,一辈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从来都不吃肉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感伤家世之变,离家求学,严格自励,学有所成。
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动请缨守御延州,他积极备战,发展农耕,颇有远见。
C.范仲淹自作主张,竭力改革积弊,遭到反对,皇上虽知其忠心,但已不再听信他。
D.范仲淹病重时,皇帝赐药慰问,死后皇帝停朝一天,还追封他兵部尚书以示哀恤。
10.第二大题文言文中说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趋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对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条,不因对自己有利或有害而决定取舍”。
这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为人处世的原则,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为人处世原则的领悟。
(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线部分断句。
(5分)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者知仆之道焉其余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率然成章非平生所尚者但以亲朋合散之际取其释恨佐欢。
今铨次之间,未能删去,他时有为我编集斯文者,略之可也。
(取材于白居易《与元九书》)
(2011年北京一摸古文·海淀)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沈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
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
迁提举司天监,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括始置浑仪、景表、五壶浮漏,后皆施用。
淮南饥,遣括察访,发常平仓钱粟,疏沟渎,治废田,以救水患。
迁集贤校理,察访两浙农田水利。
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
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
括侍帝侧,帝顾曰:
“卿知籍车乎?
”曰:
“知之。
”帝曰:
“何如?
”对曰:
“敢问欲何用?
”帝曰:
“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
”括曰:
“车战之利,见于历世。
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
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帝喜曰:
“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
”遂问蜀盐事,对曰:
“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一使出于官售,诚善。
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
”帝颔之。
明日,二事俱寝。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
“必得请而后反。
”帝遣括往聘。
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
帝喜曰:
“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
”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
赐括白金千两使行。
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
他日复问,亦如之。
益戒无以应,谩曰:
“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
”括曰:
“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
”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
括乃还,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
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
又纪平日与宾客言者为《笔谈》,多载朝廷故实、耆旧出处,传于世。
(取材于《宋史·沈括传》)
[注]解:
解州,地名。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大籍民车 籍:
征用
B.人未谕县官意 谕:
告诉
C.二事俱寝 寝:
停止
D.契丹知不可夺 夺:
改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治废田,以救水患
以威用其民
B.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
括得地讼之籍数十
C.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D.今所争盖三十里远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日官皆市井庸贩,法象图器,大抵漫不知
掌管天文历算的官员都是市井小贩一样平庸的人,对于天象和历算的图谱仪器,大多全然不懂。
B.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
市易司担心蜀地私盐贩卖不能禁止,想要全部填塞私人的盐井,而运解州的池盐去供应蜀地。
C.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
沈括到枢密院去翻看以前的档案文件,查找到了近几年商定边境的文件。
D.在道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
沈括在路上还想着沿途山川的险峻和平缓,道路的迂曲和顺直,风俗的单纯和复杂,人心的背弃和不满。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浑仪、景表、五壶浮漏等天文仪器都是在沈括担任提举司天监之后设置的,这些仪器后来都得以使用。
B.对于蜀盐一事,沈括认为盐应该全都由官府出售,如果不马上禁止私井,官府将会得不偿失。
C.面对辽国索要土地的无理要求,沈括据理力争,从容应对,并取得了最终胜利,显示了他的外交才能。
D.沈括博学善文,他把平时与宾客谈论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了《梦溪笔谈》,至今流传于世。
10.第二大题文言文《沈括传》中说“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其中“究本末”既指要探究事情的原委,也指要抓住问题的关键。
请结合文中的一个事例,说说你对“不究本末,几误国事”的理解,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壶遂曰:
“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取材于《史记·太史公自序》)
(2011年北京一摸古文·西城)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陈咸字子康,年十八,以父任为郎。
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
父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
父大怒,欲杖之,曰:
“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
“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父乃不复言。
父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
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专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
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
复为南阳太守。
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以律程作司空。
咸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
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
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时车骑将军王音辅政,信用陈汤。
咸数赂遗汤,后竟征入为少府。
少府多宝物,属官咸皆钩校①,发其奸臧,没入辜榷②财物。
官属及诸吏,举奏按论,畏咸,皆失气。
为少府三岁,与翟方进有隙。
方进为丞相,奏:
“咸前为郡守,所在残酷,毒螫加于吏民。
”咸坐免。
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③,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免之。
后数年,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取材于《汉书·陈万年传(附陈咸)》有删改)
【注解】①钩校:
探究查对。
②辜榷:
垄断、侵占。
③方正:
汉代选举科目之一。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言事,刺讥近臣刺讥:
指责。
B.于是石显微伺知之微伺:
暗中探察。
C.然操持掾史操持:
筹划,料理。
D.与丞相翟方进有隙,咸坐免坐免:
因……牵连被罢官。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抗直,数言事//后数年,立有罪就国
B.乃公教戒汝//父乃不复言
C.公卿以下皆敬惮之//顷之,红阳侯王立举咸方正
D.然亦以此见废//方进奏归咸故郡,以忧死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
我全明白您所说的意思,您主要就是教我如何巴结、奉承人。
B.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
陈咸多次议论石显的短处,石显等人对他就怀恨在心。
C.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朱云探听并等候裁决,皇帝命朱云上书申诉自己的情况。
D.立有罪就国,方进奏归咸故郡
红阳侯王立有罪回到封邑中,翟方进也奏明皇帝让陈咸回到原籍。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陈咸开始对父亲所谓的“教戒”很反感,后来他却也贿赂权贵。
B.陈咸被髡首罚做苦工,是因为他在执法时滥杀无辜,施法严苛。
C.陈咸任南阳太守时对境内大户与下属均严治,可自己生活奢侈。
D.陈咸晚年为官,因为与翟方进有矛盾,先后多次被其奏请免职。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北京 一二 分类 汇总 古文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