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长宽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22574408
- 上传时间:2023-02-04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72.28KB
长方体的长宽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长方体的长宽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的长宽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出示一些实物,并指导学生将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各个长方体和其它物体摆一起,小组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
(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综合:
拓展:
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第二课时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长方体)还记得这个立体图形吗?
关于长方体你对它有多少了解。
2.提出要剪开长方体,想像它会是什么样的?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巩固对长方体、引入认识展开长方体折叠图。
)
二、自主探究
【活动一】
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
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
(1)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展开图。
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
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
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
③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
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正方体。
(2)请学生把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
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
(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
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正方体的展开图。
(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
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感悟:
①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
②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
③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的位置特点等
4.同伴合作,把每一种展开图重新折叠成正方形。
【活动二】
1、
生利用附页1中的图1试一试,动手操作,反馈。
想一想展开与折叠的关系。
三、练习巩固
基础:
说说每个展开图的特征,怎样的立体图形才有这样的特征呢?
思考后连一连。
综合:
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
先想一想,再利用附页1中的图2试一试。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进行判断。
(2)反馈、辨析。
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
说说自己的想法!
(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演示。
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
教师提出要求:
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围成的;
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
相机点拨1:
你是怎样围成正方体的?
引出其中一个小图形不动,就是把它作为正方体的底面,其它的小图形围起来就得到一个正方体。
同时体会折叠方法的不唯一。
相机点拨2:
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
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
(2)小组交流。
(3)反馈、辨析。
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
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
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
多媒体课件演示。
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
说明理由。
出示下图:
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
四、小结
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研究其它的立体图形。
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
第三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索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正确建立表面积的概念.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盒子一个,剪刀一把。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计算一些物体的表面积。
如粉笔盒需要多少纸皮?
教室的四面墙壁需要土上多少涂料?
装修房子要贴上多少瓷砖?
这些都需要计算表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的表面积。
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探索新知
1、老师演示课件,学生边看边思考: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它们的面积怎么样?
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2、将自己准备的盒子量出长、宽、高,沿一条棱剪开,得到长方体的展开图,并将展开后图形的每个面标上“上、下、前、后、左、右”。
我们把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6个面的面积总和加起来就叫做它的表面积。
3、教学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例1:
教师演示课件,学生读题,如图。
7cm
3cm
5cm
教师启发:
“做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要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首先要找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根据长方体的长、宽、高可以计算每个面的面积,把每个面的面积合在一起就是表面积.
上、下面变粉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__,宽__,面积__;
前、后面变黄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__,宽__,面积__;
左、右面变绿色并闪动,学生填空,长__,宽__,面积__。
所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上下两面前后两面左右两面
面积的和面积的和面积的和
学生计算其结果。
上面面积前面面积左面面积
比较两种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个式子改变成第二个式子,而第二种更简便些。
引导学生概括,推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三、巩固练习
变式:
【篇二:
长方体教案】
教学设计
主备人:
唐喆日期:
教者:
总第
1
2
4
教学设计主备人:
5
【篇三:
长方体体积教案1】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泌阳县逸夫小学吴美丽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9~60页。
1、经历用小正方体摆长方体、整理数据、讨论等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和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加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获得愉快的体验和总结公式的数学经验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难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具学具:
课件、长方体教具、体积单位的模型(每组准备4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每组表格一份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呈现课题
1、体积是指什么?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2、体积是6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那么,体积是8立方厘米、12立方厘米呢?
这说明了什么?
(体积是多少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师出示一长方体教具
师:
你能估计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
师:
你怎么想的?
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到底该怎么计算呢?
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长方体的体积吧。
板书课题:
长方体的体积二、观察操作,实验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1、探索活动:
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
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
活动前课件出示活动提示:
(1)每个小组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
(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
每层有几行?
每行有几块小正方体?
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填写下表:
我的发现是___。
2、成果展示:
请小组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拼摆的过程,并汇报方法及结果。
(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
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是:
(每排个数相当于长;
排数相当于宽;
层数相当于高)(板书:
长宽高)
(4)说一说:
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长、宽、高)3、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课件出示)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4、出示教学例3(课件出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巡视指导。
5、小结:
通过实验同学们推导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巩固发展
计算出数学课本的体积。
(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该项任务)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60页练一练第2、3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v=abh
泌阳县逸夫小学
吴美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方体 长宽高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