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330451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54.28KB
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
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一二年六月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
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
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建设单位:
乌兰察布市商都县林业局
建设地点:
商都县府火车站东南(1#楼)、左路西、新风路南(2#楼)
一、编制说明及研究范围
受商都县林业局委托,我们对商都县林业局国有林区危旧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进行了调研,并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研究范围包括:
本工程负责管网、换热站的新建和改造工程并对其进行可行性论证。
通过对国有林区棚户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对本项目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上级部门决策参考。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对商都县城市建设的总体布置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城市总体规划、经济及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人口增长速度、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水平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原有建设地点的地形、地貌、道路状况、给排水管网、供电、供暖、通信线路敷设位置及容量、人防工程、消防、环卫等辅助设施情况进行了考察,取得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商都县内实际情况和其它项目的建设经验,提出了本项目建设的初步设想方案。
二、编制依据
《商都县城市总体规划》
《商都县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07-2020年)》;
《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设部等八部委局(2005年12月);
商都县其它有关部门提供的有关文件及原始技术资料等;
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
其他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
委托方提供的相关基础资料。
三、编制原则
在商都城市总体规划、供热专项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建设特点,统筹安排,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热网走向力求靠近热负荷较密集区域,为不影响市容,优先考虑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换热站、分配站的规模和分布,应尽量设置在热负荷中心,离主干线较近位置,并尽可能利用现有小锅炉房做换热站,力求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既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安全可靠,方便运行管理,节省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
四、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商都县府火车站东南(1#楼)、左路西、新风路南(2#楼)
2、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工程供热范围为商都县国有林区的两栋住宅楼其中:
1#楼供热面积11406平方米,为6层砖混住宅楼,共60户。
改造管网长度为300米,改造换热站1座;2#楼,供热面积5434平方米,一栋6层砖混住宅楼,共60户。
改造管网长度为200米。
工程总投资为30万元。
3、主要建设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新城区,周边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较好。
社会条件及技术条件均能满足建设要求。
4、项目建设进度
本项目预定于2012年6月开始筹备建设,预计2012年10月竣工,总建设工期5个月。
5、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采暖供热面积:
16840平方米
采暖最大供热量(-24℃):
252MW(906.48GJ/h)
采暖最小供热量(5℃):
78.12MW(281.00GJ/h)
采暖平均供热量(-7.4℃):
153.61MW(552.55GJ/h)
年供热量:
1989180GJ/a
热媒参数:
一次网水温:
115℃/70℃
一次网压力:
0.95MPa/0.30MPa
管网长度:
1#楼管网长度:
0.3公里
2#楼管网长度:
0.2公里
项目投入总资金:
30万元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背景
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是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指出:
“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林业发展、改善职工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李克强副总理指示:
“在推进棚户区改造中,要统筹考虑解决特殊群体的问题;国有林场尚有大量棚户区亟需改造,对国有林场棚户区情况(包括散居困难户)要摸清底数,统筹考虑解决方案”。
国家林业局党组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改善基层林业民生的战略高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中央、自治区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也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重要举措。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的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有重要促进作用,这方面的作用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已经显现出来,经过测算,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中央投资1块钱,可以直接拉动4倍的地方、企业、职工和社会投资,可以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其次,可以推动林区逐步实现科学发展。
实施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改善林区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发展预期,让林区广大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在林区的具体实践。
第三,对深化林业改革、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途径。
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最重要的意义即在于此。
由于历史原因,特别是在“先生产、后生活”思想指导下,不论是国有重点林区还是国有林场,基本建设欠债多,导致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职工生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多数林场都是“小、散、破”,交通不便,缺乏基本的医疗、教育条件,林区社会发展十分缓慢。
尤其是国家实施天保工程后,西南、西北林区全面禁伐,林区生产力布局和林场建设也急需根据新的情况进行重新布局和调整。
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国有林区改革,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很大的提升,林业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大的改善,林区社会保障体系也会相对健全完善。
也只有这样,林业改革才能够逐步深化,林区经济社会才能够更快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的逐年发展,供热面积不断增加,由于缺乏资金,原有分散供热管网始终处于小修小改状态。
城区现有管网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导致管网水力工况失调,出现管网末端部分用户温度过低的状况。
管网输配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现有供热面积及今后待开发供热面积的需求。
特别是目前小锅炉、小火炕采暖使城市烟囱林立,每到冬季,烟雾弥漫,密集林立的小烟囱排出的烟气严重的污染了城市,刺鼻的烟气笼罩在市区的上空,使空气能见度很低。
不仅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影响了商都县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
同时由于小锅炉效率低下,能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因此,改扩建供热管网、建设热源,提高供热能力,缓解供热量的供需矛盾、改善居民供暖状况,已成为目前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集中供热工程的不配套,影响了投资开发商的积极性。
区域锅炉房已经修建,区域供热方式取代小锅炉的分散供热方式,可以减少污染,保护城区环境,降低供热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运行工况稳定,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供热质量,改善热用户的供热状况,消除城市黑烟,近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国家功能区标准,远期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标准。
但是管网的陈旧影响了供热的质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镇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因此,建设区域热源、热网改造扩建是十分必要的。
本项目投产后,可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提高国有林区棚户区人民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商都县集中供热管网工程建设对加快本地区建设,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本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而且应尽快落实实施。
第三章项目区概况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区概况
1、基本情况
“商都”系满语“水漩”之意,滔滔不冻河水流激湍,回漩成纹,故得其名,一直沿袭至今。
清乾隆年间,商都是张家口通往乌兰巴托的第七个驿站,故又称“七台”。
商都历史悠久。
夏商周时为鬼方蛮夷之地;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北境;三国至明朝,历为匈奴、鲜卑、契丹和蒙古等民族的游牧之地;清末放牧招垦,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设制建县。
商都区位优越。
地处冀、蒙交汇处,是连接京、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部和北部以及东三省和蒙古的重要枢纽;是承接中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辐射大西北的前沿地带。
商都交通便捷。
集通铁路贯穿全境。
呼(呼和浩特)满(满州里)通道环城而过,商(商都)张(张家口)、商(商都)集(集宁)、商(商都)化(化德)、商(商都)土(土牧尔台)等级公路四通八达。
2、社会经济概况
商都县经济发展迅速,全县初步形成了工农业并举,流通领域见旺,各行各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009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实现财政收入708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354元。
二、建设条件
1、地理位置
商都县地处内蒙古、河北、山西三省交界处,总辖地面积4353平方公里,属乌兰察布市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8′—114°15′,北纬41°18′—42°09′。
县境北部与锡盟的苏尼特右旗和镶黄旗接壤,南部与兴和县相邻,西依察哈尔右翼后旗,东靠化德县和河北省的康保、张北、尚义县。
全县辖6镇3乡,21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33.8万。
2、地形、地貌
商都县地貌类型多样,以浅山丘陵为主,间布山间盆地、丘间宽谷、波状高原和冲击平原,海拔在1300—1600米。
项目区所在地地质分层以渐新统为主,主要是灰白色细砾石、粉砂岩、细砂岩、夹灰黑色泥岩及褐煤数层。
乌兰察布商都县大部分地区水文地质属内蒙古阴山山地水文地质区,少部分属于内蒙古高原水文地质区。
从地貌、地质结构和水文地质的不同,可划分为两个大区,即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区和山间盆地孔隙水区,而项目区所在地属于低山丘陵基岩裂隙水区。
3、气象
商都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风光资源异常丰富、昼夜温差大、降水分布不均等特点。
年均气温3.1℃,大于等于10度的积温为2075℃,无霜期115—120天,年均降水量351毫米。
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商都县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地下水总储量5.8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盆地及丘间宽谷地带。
大气入渗补给量2.62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1.22亿立方米,水质较好,适于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
4、市政条件
拟建的项目,建设场地平整,路通、水通、电通,市政其它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5、地质构造及地震
商都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东部,阴山北麓,并与基底华夏系组成复合地段,基底华夏系构造系分布于商都县南部。
东西向构造体系的形迹分布于经度118度线,主要分一组逆断层,东西向构造体系的次级纽动构造体系,分为南北两区。
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在本区新生代沉积盆地占有大片面积,未发现显著的构造变动形迹。
依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5,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区,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所属设计地震第一组,设计特征周0.35s。
根据以往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勘察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处在相对稳定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属抗震有利地段,无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存在。
该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范围500≥Vs>250(m/s)。
建筑场地类别Ⅱ类。
6、工程地质岩土描述及评价
根据近几年来对商都县内地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经验及有关资料分析,主要建筑持力层地质分布情况:
填土:
杂色,稍湿,稍密状态,内含石块、粉土、粘土等。
层厚0.20—0.50米,分布均匀。
粉土:
棕褐色、褐色,稍湿,松散—稍密,层内含有砂粒,无摇振反应。
标贯击数5—8击,出露不均匀。
粘土:
棕红色,稍湿,可—硬塑。
层内含有姜结石及棕褐色铁锰结核。
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韧性高,干强度高。
标贯击数6—11击,中等压缩性,分布不均匀,层厚不稳定。
砂土:
褐黄色,黄褐色,中密—密实状态,稍湿,级配一般~良好,主要组成成份为长石石英等,混有20%—30%的粉土。
片麻岩:
浅灰色,浅黄色不等,片麻状结构,浅色长石带和深色云母带相互交错,结晶粒状或斑状结构,岩石裂隙节理发育,上部岩石风化强烈,往下岩石呈强风化—中等风化,锤击不易碎,岩芯钻进困难。
属较坚硬岩,较破碎。
根据岩体基础质量级别为IV级。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参考建议值:
粉土:
Fak=140—160kpa;粘土:
Fak=180—200kpa;砂土:
Fak=200—230kpa;强风化片麻岩:
Fak=500kpa;中等风化片麻岩:
Fak=1000KPa。
根据商都县年岩土工程和建筑经验等资料分析,作浅基础(毛石条形基础)较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商都县季节性标准冻深为-1.8m。
7、项目建设条件综合评价
国有林区棚户区供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建设场地地势平坦,市政其它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地质条件好,周围环境适宜,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非常适合该项目建设。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划方案
一、建设内容
根据《乌兰察布商都县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的“以新区为中心”的结构,居住中心区以及周边的核心产业组团。
本次研究范围以棚户区外道路、市政管网及其附属工程为主,包含了热力管网设计、换热站设计。
本工程供热管网改造,供热面积5434平方米,6层砖混住宅楼,共60户。
改造管网长度为0.2公里(双线),工程总投资为20万元,工期5个月。
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1、热负荷
1)气象条件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24℃
采暖期平均温度-7.4℃
室内采暖计算温度18℃
采暖期180天
根据气象资料整理出采暖期各室外温度延续小时数见表4-1。
采暖期室外温度延续小时数表4-1
室外温度(℃)
低于和等于该温度下的延续小时数
-24
107
-22
284
-19
599
-16
939
-13
1293
-10
1659
-7
2034
-4
2416
-1
2806
2
3201
5
3600
2)设计热负荷
综合热指标
采暖热指标是供热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参数,直接关系到热源的确定及热力网设计的经济性,然而由于地区的差异,建筑物类别的不同,所确定的热指标也是不同的。
根据热负荷资料,按房屋的不同使用类别进行调查、统计、整理,得到相应耗热量。
参考国家《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中所推荐的各类建筑的耗热指标(见表4-2),并结合一些工程实例,分别确定各类建筑的耗热指标,通过计算求得本工程的综合热指标为q=63W/m2。
采暖热指标的计算详见表4-3。
采暖热指标推荐值(W/m2)表4-2
建筑物
类别
住宅
居住区综合
学校
办公
医院
托幼
旅馆
商店
食堂
餐厅
影剧院展览馆
大礼堂体育馆
未采取节能措施
58-64
60-67
60-80
65-80
60-70
65-80
115-140
95-115
115-165
采取节能措施
40-45
45-55
50-70
55-70
50-60
55-70
100-130
80-105
100-150
综合热指标计算表4-3
建筑类别
耗热指标(W/m2)
建筑面积(万m2)
耗热量(MW)
备注
现状
公建
70
120
84
住宅
60
270
168
合计
400
252
综合热指标q=63W/m2
采暖平均热负荷系数
采暖热负荷是随室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的,并不总在额定负荷下持续运行,本工程全年供暖小时数为4320小时。
采暖期平均温度:
-7.4℃,采暖平均热负荷系数为0.61。
2、工程方案
1)热源状况及热媒参数
本工程热源均为高温水锅炉房,其厂址分别位二个区。
热媒参数
采暖负荷热媒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问题,应结合城市的具体情况,根据供热介质的制备方式,热网系统形式,供热时间的长短以及管理水平,负荷发展状况统筹考虑,全面分析。
就本工程而言,为保证工程实施后对负荷的发展能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确定供热参数如下:
供水温度:
115℃
回水温度:
70℃
2)供热管网走向及敷设方式
供热管网走向:
根据商都县城区热负荷的使用性质及分布状况,给合供热规划,在市政府各部门的配合及规划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对管网走向进行了认真研究、比较,并对其技术经济性和环境市容影响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以下原则:
管网的走向力求避开主要街道,要尽量靠近热负荷中心区域;尽可能不动迁现有房屋设施并使管网敷设路径最短;尽可能利用现有管网,必要时可对其进行改造,以节省投资。
供热管网敷设方式:
城市热力网的敷设方式不仅关系到城市市容、交通等方面,而且直接影响工程本身的总投资。
热力网敷设主要采用三种方式:
架空敷设、地沟敷设、直埋敷设。
架空敷设:
工程灵活性大,施工方便,工程投资少。
对管道的保温材料没有特殊要求,适用于工业区及美观要求不高,较偏僻的街区,但这种敷设方式对保护层的材质及施工质量要求严格。
地沟敷设:
不影响市容、交通,对管道的保温材料没有特殊要求,热损失较小。
但这种敷设方式工程投资大,施工周期长,占地断面大,易和地下设施发生矛盾,不适合地下水位高的地区。
直埋敷设:
工程投资少,施工进度快,占地少,便于机械化施工,不影响市容、交通,敷设比较灵活,对地下水位适应性较强,热损失小,对施工质量要求严格,维修困难。
本可研根据上述敷设方式的特点,采取预制直埋保温管直埋敷设方式。
一次网管道热补偿采用自然弯和波纹补偿器补偿,这种补偿方式在供热工程中已有成熟产品并已在很多工程中应用。
3)热力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
根据本工程的设计规模,热力网与热用户的连接方式采用通过换热设备间接连接的方式。
直接连接虽然初投资少,但是运行管理麻烦,系统失水多,丢水不易控制,运行成本高,水力工况差。
间接连接虽然初投资略高,但是一次网失水量很少,一般为1%(直接连接失水可达到4%-8%)。
降低了补入软化除氧水的运行费用,减少了管道及设备的氧腐蚀和结垢,提高了系统使用寿命。
间接连接各站二次网系统,可以按地形分别确定定压系统,使水力工况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延长一次网寿命,提高供热质量,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热的经济效益。
热网与热用户的连接原则系统图见图4-1。
热网与热用户连接原理图(图4-1)
1、热源2、一次网循环水泵3、换热器
4、二次网循环水泵5、热用户
4)换热站的设置
换热站的设置主要根据热负荷的疏密程度确定其供热范围,并考虑远期热负荷的发展情况,力求设置在所承担的供热负荷区域中心,并离主干线较近的地方。
遵循上述原则,为减少工程的初投资,本可研中换热站均设置在热负荷较集中的地方,考虑方便运行管理,减少占地,降低工程投资,在供热半径合理的条件下,减少换热站的设置;为减少二次网的投资,尽可能的将换热站设置在原锅炉房位置。
在本工程中共设置2座换热站,每个换热站所负担的热负荷及供热规模范围按原来设计,尽可能利用原有锅炉房做为换热站,这样可以利用原有的供热管网,减少二次管网的投资。
这些换热站部分利用原有锅炉房进行改造。
5)管网水力计算
供热负荷及其参数的确定是水力计算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管网设计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热网设计负荷是按现有负荷及规划负荷综合考虑的。
水力计算:
本工程供热管网的水力计算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新建一次管网进行计算,另一部分是对改造二次管网进行计算,通过水力计算确定管径,尽量使并联环路压力损失能达到基本平衡,且满足国家《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中对应管道水力计算的要求。
水力工况分析:
本工程换热站采用间接连接方式,管网静压线按一、二次网分别考虑。
一次网主要考虑锅炉房送出的高温水在地形高点不发生汽化、并不发生倒空现象,二次网则主要考虑最高用户不发生倒空,最低用户不发生炸片现象,按此确定一、二次网静压线。
对于一次网,管道沿线地形平坦,高差不大,锅炉锅筒相对锅炉房的最大相对高程为21.0米,115℃热水汽化压力为17.6mH2O,为保证系统不会发生汽化并充满水,静压线定为42米。
从水压图上可以看出,网路上供水管、回水管动水压曲线及静水压线上任一点压力均大于该点汽化压力且供回水压差满足用户要求。
对于二次管网,应根据各换热站所处供热范围内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定压。
通过了解,在供热范围内热用户大多数所使用的散热器为一般低压铸铁散热器,其允许工作压力为0.4Mpa,为保证原采暖系统中底层散热器不超压,以及系统内不产生汽化、倒空现象,确定该系统静压线高度位25~35米,这样可保证七层楼以下用户安全。
二次网通过设在换热站内的补水泵进行补水定压。
6)管道防腐保温及土建工程
防腐保温:
目前,国内市场保温材料品种繁多,在热力管道上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膨胀珍珠岩类,玻璃纤维类,岩棉制品,泡沫塑料类(主要指聚氨酯泡沫塑料),以及一些复合保温结构。
采用保温材料一般考虑以下几点:
导热系数低,耐热温度高,容重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价格便宜等多方面因素。
直埋敷设供热管道的保温结构直接承受土壤及地面活荷载,同时又受到地下潮气及地下水的侵入。
因此,保温结构除了保温性能外,还应从防水、防腐蚀及机械强度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针对本工程供热参数,结合目前国内常用的保温材料,直埋供水、回水管道的防腐保温层采用聚胺脂泡沫塑料保温,高密度聚乙烯外防护层。
硬质聚胺脂泡沫塑料技术性能见表4-4
项目
单位
性能指标
常温导热系数
W/m.k
≤0.035
导热系数方程
W/m.k
0.035+0.0014tp
最高使用温度
℃
120
压缩10%的抗压强度
Mpa
0.25
生产密度
Kg/m3
50~70
重量吸水率
%
0.2~0.3
土建:
本工程共设置了2座换热站。
新建的换热站均采用单层布置,砖混砌体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毛石条形基础,其他的利用原有锅炉房改造。
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直埋管道四周铺设100-200毫米厚砂垫层,管顶覆土大于700毫米,直埋固定锚墩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阀室及检查井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抗震按七级地震烈度设防。
7)供热系统运行调节
采暖供热为保证热用户所需要的设计温度,满足各热用户的热负荷变化,应随着室外气温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质或量的调节,只有通过这种调节方式,才能使供热机组随着热负荷的变化,合理的决定投入运行的多少,充分的利用热源的有效热,从而有利于提高热源的经济运行,节约能源。
本可研确定对一、二次管网实行质—量并调的调节方式。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
一、估算依据:
土建工程按当地同类建筑造价水平计算
各类规费按乌兰察布市现行标准计算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
《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内蒙古自治区估价表》;
内蒙古自治区造价信息网;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发改委、建设部);
有关建(构)筑物的相关造价估算指标;
建设工程费用的相关配套文件;
国家颁发的有关建设方面的税费、规费文件;
主要材料设备现行市场价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都县 林业局 国有 林区 危旧房 配套 基础设施 改造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