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标准理论.docx
- 文档编号:23581546
- 上传时间:2023-05-1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11.73KB
第3章标准理论.docx
《第3章标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标准理论.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章标准理论
第3章国际贸易的标准理论
3.1引言
在这里,将把简单贸易模型扩展为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更接近现实的模型。
同时还将引入需求偏好理论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本章和以后的几个章节中,用A国和B国代表前面的美国和英国,用商品X和商品Y代替布匹和小麦。
3.2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现实条件下,一国在生产中通常面对的是递增的机会成本而不是固定成本。
机会成本递增意味着一国为了获得多生产1单位某种商品的资源而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另一种商品的产量。
边际成本递增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
A对于成本递增的说明
图3.1是假想的A国和B国生产商品X和Y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每条曲线都凹向原点,表明这两国在生产这两种商品时都是机会成本递增的。
图3.1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A国)(B国)
B`
Y
A
-△YA`
△XB
0X
假设现在A国的生产组合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点。
它想要生产更多的X,必须减少Y的生产。
A国所面临的递增的机会成本用Y表示,即向下越来越长的箭头,这使得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相反,A国在生产商品Y时也面临着递增的机会成本,这种情况可以用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
X箭头向左长度不断增加,这说明,B国每多生产某一单位的Y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数量的X。
B边际转换率
X对Y的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MRT)就是每多生产1单位X而少生产Y的数量。
因此边际转换率可以表示X的边际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某一点X对Y的边际转换率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该点的斜率来表示。
在图3.1中,如果假设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点的斜率是1/4,即在这一点上,A国必须少生产1/4单位的Y来释放出足够的资源来多生产1单位的X。
同样,如果在B点的斜率为1,则在这一点上,A国必须少生产1单位的Y来多生产1单位的X。
这样,沿着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从A点向B点移动,也就是斜率(MRT)从A点的1/4向B点的1移动,表示在生产越来越多的X的过程中,机会成本是不断增加的。
C机会成本递增以及生产可能性曲线差异的原因
机会成本递增的产生是由于生产所需的要素或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①不是同质的,即同种要素的所有单位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或质量相同的,
②在所有商品的生产中生产要素比率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意味着,一个国家在生产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的同时,他必须要利用那些效率较低或并不完全适合生产这种商品的资源或要素。
这就使得一个国家每多生产1单位该种商品,就必须越来越多地放弃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以提供足够的资源。
举例说明:
假设某国部分土地是平原,适宜种植小麦,部分土地是山区,更适宜放牧和生产乳制品。
该国最初只生产小麦,但现在要集中力量生产乳制品。
通过把山区的麦田转化为牧场,该国小麦减产较少而获得了大量乳制品。
但是,如果这种转化继续下去,直到最后很适宜种植小麦的平原都被用来放牧,生产乳制品的机会成本就会不断增加。
这就导致了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
图3.1中A国和B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同是因为:
①两国有不同的要素或资源禀赋,
②两国使用了不同的生产技术。
现实当中,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通常是不同的,因为没有哪两个国家具有完全相同的要素禀赋,即使使用相同的技术。
随着要素供给和生产技术的变化,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也不断发生变化。
3.3社会无差异曲线
社会无差异曲线反映了能使社会或国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
较高的曲线反映较高的满足程度,较低的曲线反映较低的满足程度。
社会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斜率为负,而且互不相交。
A对社会无差异曲线的说明
图3.2A国和B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Y(A国)(B国)
TEE`
NHⅢA`H`
AⅡⅢ
ⅠR`
Ⅱ
Ⅰ
0X
图3.2是假设的A国和B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由于假设两国需求偏好不同,两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相同。
对于A国,A点与N点的满足程度相同,T点与H点相同,二者均高于A和N,E点则更高。
对于B国,依次为,A`=R` 图3.2中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都是负的,这是因为: 如果一国要保持相同的满足程度,在多消费X的同时,必须减少Y的消费。 B国的情况也一样。 如果一国始终消费同等数量的Y,并不断提高对X的消费量,那么它必须移动到更高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 B边际替代率 消费中的X对Y的边际替代率(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指的是,一国为保持在原来的无差异曲线上多消费1单位X而必须放弃的Y的数量。 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X对Y的边际替代率用该点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并且随着该国的消费组合沿着该曲线下移而下降。 例如,在无差异曲线Ⅰ上,N点的斜率大于A点的斜率。 A`点的斜率大于R`点的斜率。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递减反映的事实是: 一国消费X越多,其消费Y就越少。 这意味着,1单位Y的效用会逐渐增大。 因此该国每多消费1单位X,只会放弃越来越少的Y。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社会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C关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一些问题 通常,无差异曲线是互相不相交的。 但是,一组特定的无差异曲线表示的是一国国内的一种特定的收入分配,一种不同的收入分配会导致一组全新的无差异曲线,而它很可能与先前的无差异曲线相交。 当一国开始贸易或扩大贸易规模时,无差异曲线的相交的确会发生。 出口商会获益,而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生产者会蒙受损失。 这也会对消费者造成冲击,这种冲击取决于个人消费模式是更倾向于X还是Y。 这样,贸易就会改变该国原来的收入分配,从而使无差异曲线相交。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能用无差异曲线来确定开展贸易或扩大贸易是否增进了国家福利。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办法是所谓的补偿原则。 如果一国贸易中的获利放在完全补偿了损失方后仍然比贸易前有所收益,则该国在贸易中是获利的。 进行补偿的一个办法是,政府对贸易获利方征收足够的税来补偿损失方,或对损失方进行减税。 补充: 1.社会无差异曲线的相交 如果消费者的偏好各不相同,在一种国民收入分配下所得到的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可能会与另一种可能的国民收入分配下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相交。 在补充图1中,曲线CI1表示某一给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的社会无差异曲线,而CI1`则表示在相同收入分配条件下的一条更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曲线CI2表示另一种收入分配条件下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这种收入分配中,相对不喜欢X商品的消费者在收入分配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曲线CI2`则是在第二种收入分配下的次优的曲线)。 如果我们从A点开始,在第一种收入分配条件下减少△Y,为维持与A点相同的社会满足水平,就必须给予消费者△X(移到CI1曲线上的A`点)。 然而,在第二种收入分配条件下,必须给予消费者更多的X(△X)才能弥补△Y的较少(消费者移到A``)。 之所以提供更多的X,是因为它无法带来像第一种收入分配情况下那么多的边际效用,因为需要更多数量的X来抵消Y的减少。 换言之,由于更喜欢Y而对X不怎么喜欢的消费者在第二种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较大,他们需要更多的X才能弥补Y的减少。 补充图1相交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Y A △Y A`A`` △XBCI2 △X`CI2` CI1CI1` X 以上讨论的要点是,假设一些经济事件使得一国从A点移到了B点。 如果这一事件能够改变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以至于在事件发生前曲线为CI1,而事件发生后相应的曲线为CI2`,社会的满足程度发生了变化。 从第一种收入分配角度看,社会的福利状况变得更好的,因为曲线CI1`上的B点优于曲线CI1上的A点。 然而从第二种收入分配的角度看,社会的福利状况变得更坏了,因为曲线CI2`上的B点次于曲线CI1上的A点。 因此,使用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概念时应该注意,收入分配的变化有可能改变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图形。 总之,用无差异曲线表示社会满足程度比用来表示消费者个人的满足程度要复杂的多。 2.“实际的”和“潜在的”贸易互利 补充图2相交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中的贸易互利 YPx/Py F A CI1 CCI1` BCI2 CI2` X 补充图2给出了发生贸易的情况。 在自给自足经济下,该国位于无差异曲线CI1上的A点。 假设贸易的引入使生产移到了B点,而消费移到了C点,该点为社会无差异曲线CI2的切点,这条无差异曲线对应于由贸易导致的新的收入分配状况。 显然,基于新的收入分配,C点优于A点(CI2的福利水平比CI2`高),但如果基于自给自足的收入分配,C点则次于A点(CI1`的福利水平低于CI1)。 那么是否就此应该认为贸易没有改变该国的福利水平呢? 显然不是。 在贸易线Px/Py上,通过调整贸易额使经济移动到F点消费,F点比A点包含着更多的X和Y的数量。 这就是补偿原则的核心内容: 贸易提供了一条使得至少一部分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无人变得更坏的途径,从而整个社会从中获利。 在F点消费,X和Y的数量足以完全补偿所有的受损者(扩大了自给自足经济下A点的消费组合)之外,每种商品仍有剩余。 如果该国停留在C点,并且无法实现任何补偿,那么从“潜在的”意义上仍然可以获利,因为贸易有可能使每个人成为受益者而没有受损者。 而且即使在C点,该国也可以在自给自足经济下无法达到的点上进行消费(在新的收入分配条件下)。 这样,贸易就提供了以前无法实现的消费可能。 3.4孤立均衡 A对孤立均衡的说明 图3.3孤立均衡 (A国)(B国) B` YPA`=4 A Ⅰ PA=1/4 BA` Ⅰ` 0X 图3.3将图3.1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图3.2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内。 根据A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Ⅰ是它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无差异曲线。 在没有贸易情况下,在A点就能达到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实现福利最大化。 同样,B国在A`点达到均衡。 B均衡相对价格和比较优势 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也就是在生产和消费相等的点上,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公切线的斜率。 A国X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PA=Px/Py=1/4,而在B国则为PA`=Px/Py=4。 两国同一种商品价格不同是因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位置上均不相同。 在没有贸易条件下,PA 也就是说,如果A国分工生产X并向B国出口,而B国生产Y与A国交换,两国均可以获利。 案例研究3.1讨论了当今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比较优势的实际情况。 案例研究3.1美国、欧盟及日本的比较优势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比较优势是通过各国每一组主要商品的出口额的比重与进口额的比重之差来表示的。 表3.12001年美国、欧盟、日本的进出口组成及其比较优势(%) 项目 占美国的百分比 UnitedStates %ofTotal 占欧洲的百分比 EuropeanUnion %ofTotal 占日本的百分比 Japan %ofTotal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进口 初级产品 食品 燃料 制成品 汽车 化工产品 办公和通信设备 纺织品和服装 13.2 7.4 1.8 82.4 8.7 11.3 17.3 2.4 18.9 4.4 10.9 76.7 14.0 6.9 14.6 6.9 15.1 7.8 3.6 82.1 11.8 13.8 10.6 4.3 21.2 8.2 8.0 75.4 9.8 11.1 12.2 5.3 3.0 0.8 0.4 92.8 19.9 7.6 20.5 1.7 41.5 13.1 20.1 56.7 2.6 7.2 15.1 6.9 3.5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收益 两国之间同一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是两国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表现,也构成了互利贸易的基础。 一国与另一国相比较,在一种商品上相对价格较低,在另一种商品上相对价格较高。 前一个国家在相对价格较低的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在相对价格较高的商品上具有比较劣势;后一个国家则相反。 每个国家都应该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并将其部分出口用来交换自己具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不过,两个国家在专门生产具有比较优势商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因此一旦两国同一种商品的相对价格相同,这种分工就会停止。 这时,贸易就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达到均衡。 A对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基础和收益的说明 在图3.3中,由于A国的X的相对均衡价格(PA=1/4)低于B国(PA=4),因而A国在X上具有比较优势,而B国在Y上具有比较优势。 由于某种原因,两国开始进行贸易,A国就应该分工生产X并出口到B国换取Y。 图3.4说明了这个过程。 从孤立的均衡点A开始,随着A国分工生产X的深入而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下降,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在递增。 这也体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递增。 B国也同样经历这个过程。 这种生产分工过程一直持续到相对商品价格(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在两国相等为止。 在有贸易条件下,共同的相对价格将会处于贸易前相对价格1/4和4之间的某一点,在这一点上贸易达到均衡。 在图3.4中,均衡价格为PB=1。 通过贸易,A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到了B点。 用60X与B国交换了60Y(贸易三角形BCE),它的最终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上Ⅲ的E点(70X和80Y)。 这是A国在PX/PY=1条件下进行贸易所能达到的最大满足。 这样,A国比其无贸易均衡时多获得了20X和20Y。 同样,B国的生产组合从A`点移到了B`点,通过用60Y与A国交换60X(贸易三角形B`C`E`),B国的最终消费组合为其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100X和60Y),这样B国同样在贸易中多获得20X和20Y。 图3.4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收益 (A国)(B国) YYPB`=1 120B` 80EⅢ Ⅲ 60AⅠ60C`E` 40A` 20CB PB=1Ⅰ 05070130X04080100X 注意: 通过分工生产和贸易,两国都可以消费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外的商品组合,而在没有贸易的条件下,生产可能性曲线就是消费的边界。 B贸易条件下的均衡相对价格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就是贸易平衡时贸易双方共同的相对价格。 在图3.4中,这个价格是PB=1。 在这个相对价格下,A国想出口的X的数量(60)等于B国进口的数量(60)。 同样,B国想出口的Y的数量(60)等于A国进口的数量(60)。 任何其他相对价格都不会持久,因为贸易会不平衡。 图中的均衡相对价格是通过不断摸索确定的。 A国对Y(B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强,而B国对X(A国的出口商品)的需求越弱,贸易均衡相对价格就越接近1/4(A国的孤立均衡相对价格),A国在贸易中的收入也就越低。 一旦贸易均衡相对价格确定下来,就可以准确地知道贸易收益在两国之间是如何分配的,贸易模型也就完成了。 在图3.4中,X的贸易均衡相对价格使得两国获得了同等的收益,这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 C不完全分工 在成本递增条件下的模型和固定成本条件下的模型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差异。 在固定成本条件下,每个国家都完全分工(completespecialization)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而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在两国生产中存在着不完全分工(incompletespecialization)。 在贸易过程中,A国在生产更多的X的同时,仍然继续生产一部分Y。 同样,B国继续生产一部分X。 这种不完全分工发生的原因是,当一国专门生产X时,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提高。 同样,随着另一国生产Y的数量增加,它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 这样,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就会互相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国之间相等。 在均衡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继续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案例研究3.2),这通常会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在生产上达到完全分工之前。 案例研究3.2部分国家的专业化生产和出口产品的集中 由于成本不断增加,实际上没有哪个国家仅生产一种产品。 科威特是最接近专业化生产的国家,此外阿根廷也高度专业化于自然资源的国家。 表3.22001年部分国家的出口集中度 国家 出口产品 占总出口额的百分比(%) 美国 日本 德国 韩国 阿根廷 科威特 办公及通信设备 办公及通信设备 汽车 办公及通信设备 食品 燃料 17.3 20.5 23.2 29.4 45.7 92.8 D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小国情况 前面说过,在固定成本条件下,只有小国才会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上进行完全分工,大国即使在贸易条件下仍然同时生产两种商品,因为小国不能满足大国的进口需求。 而在成本递增条件下,小国也存在不完全分工(参考图3.4中A国的情况)。 E交易收益和分工收益 图表3.5交易收益和分工收益(A国=小国) Y 80TE ⅡⅢ 60AⅠ PA=1/4 20B Pw=1PB=Pw=1 0305070130X 一国在贸易中的收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交易收益和分工收益。 图3.5说明了小国A的这种分工。 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即使在贸易条件下A国也不能分工生产X,而只能继续在A点生产。 A国可以世界市场PW=1的价格用20X交换20Y,其消费组合在无差异曲线Ⅱ上的T点。 尽管A国在T点比A点消费了更少的X和更多的Y,但是比自给自足状态下有所收益,因为T点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 消费从A点到T点的增加就是交易收益(gainsfromexchange)。 如果情况发生变化,A国可以分工生产X了,如在B点生产。 它就可以用更多的60X交换60Y,消费组合为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 消费从无差异曲线Ⅱ上的T点到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的增加就是分工收益(gainsfromspecialization)。 总的说来,消费从A点到T点的移动完全是由交易引起的(A国没有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但是进行的贸易),而从T点到E点的移动是由分工生产引起的(A国进行了专业化分工生产)。 注意: 在A点,A国并没有达到均衡状态,因为在贸易中PA 要想达到均衡产量,A国必须扩大X的生产,直至在B点组织生产,此时PW=PB=1。 案例研究3.3说明了美国的劳动力在各行业的重新分配,这是各个行业比较优势不同的一个实例。 案例研究3.4说明在美国、欧盟和日本发生工业退化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其他内部因素,而非对外贸易引起的。 案例研究3.31979-99年美国搞进口竞争产业的失业情况 高进口竞争产业大致定义为占进口比重(注: 进口品占全部消费的百分比)25%以上的产业。 表3.3美国高进口竞争产业的失业情况(1979-1999年,千人) 产业 失业人数 产业 失业人数 电子机械 服装 机动车 电子计算设备 收音机和电视机 钢材 建筑机械 轮胎和其他橡胶制品 鞋袜 科学仪器 1181 1136 918 513 395 361 351 193 184 164 纺织品 玩具及体育用品 钢以外的主要金属 摄影器材 皮革制品 办公及核算机械 陶瓷及相关产品 钟表 皮革制品 其他产业 159 156 133 68 57 41 24 9 5 406 总计: 6454 案例研究3.4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国际贸易与工业退化 从表中可以看出,1970-94年制造业的平均就业比重在全部工业国家,美国和欧盟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日本约4个百分点。 这里还表示了,就业下降主要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较少的劳动力就可以带来较高的产出水平。 在美国,制造品的贸易逆差只导致了9.6%的失业;而在日本,制造品的贸易顺差带来了30%的就业增加。 贸易的影响在欧盟和工业国整体都非常小。 除日本外,投资率的降低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如消费模式的变化: 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一样,也导致了制造业就业水平的下降。 表3.4影响工业退化的因素(1970-1994年,%) 项目 工业国家 美国 欧洲 日本 制造业就业比重 1970年 1994年 变化 27.6 18.0 -9.6 26.4 16.0 -10.4 30.4 20.2 -10.2 27.0 23.2 -3.8 影响百分比变化的因素 生产率的提高 贸易 投资 其他 总计 65.6 -2.1 18.8 17.7 100.0 65.4 9.6 3.8 21.2 100.0 59.8 -2.9 20.6 22.5 100.0 157.9 -30.0 71.1 -51.7 100.0 3.6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从图3.3和图3.4中已经看到,两国在贸易前的相对商品价格不同是由于两国具有不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无差异曲线。 这就决定了两国的比较优势,从而为分工生产和互利贸易打下了基础。 在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即使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只要两国的需求偏好不同,仍然存在通过贸易共同获利的可能。 在对某种商品偏好较低的国家,该种商品的无贸易相对价格就会较低,该国对该商品就具有比较优势。 图3.6说明了这种情况。 假设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完全相同,因此可以用同一条曲线表示。 A国的无差异曲线Ⅰ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于A点,B国的无差异曲线Ⅰ'切于A'点。 贸易前,A国的商品X的相对价格较低,因此在X上有比较优势。 图表3.6基于不同偏好的贸易 YⅢ ⅠE A PA B=B` E` A`Ⅲ` Ⅰ` PA`PB 04060120160180X 开始贸易后,A国分工生产X(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下移动),而B国生产Y(沿着生产可能性曲线向上移动)。 这种分工将持续到两国的Px/Py相等,贸易达到平衡。 A国的生产组合为B点,并与B国的组合B'点重合,即PB=PB'=1。 A国用60X交换60Y,最终消费组合为更高的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 与A点相比,A国从贸易中获得了20X和20Y。 B国也同样。 附录 A一些基本概念 B两国、两商品、两要素模型 C埃奇沃思盒形图和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推导 D一些重要结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