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x
- 文档编号:23657600
- 上传时间:2023-05-19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5.16KB
7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x
《7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专题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主备教师:
邓以志蒋朝强
一、内容及其解析
(一)内容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及炼字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二)解析
1、理解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及炼字,就是要理解“诗家语”和“诗眼”。
理解“诗家语”是读懂古代诗歌的一块重要基石,而读懂又是鉴赏的前提。
在没有读懂的基础上谈鉴赏,则犹如于空中营造楼阁。
“诗家语”即诗歌语言的变形,它主要包括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
“诗眼”是一首诗的魂魄所在,准确找到“诗眼”对我们理解一首诗的主旨有纲领性的作用。
2、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炼、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二、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学生要能够在掌握相关古诗词知识及历史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相关知识及文学术语准确解读诗歌内容,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2、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既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又是对学生古诗词解读能力的考查,更是对学生鉴赏水平的检测。
因此,教师在复习时首先要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解题技巧,然后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三、问题诊断分析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以是就某一方面提出问题,也可以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综合起来考查。
学生对这类题目往往望而生畏,既不能准确理解诗歌,也不会因相关术语作答。
即使答了,也是答非所问或答不全面。
因此复习时要主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技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四、教学条件支持分析
学习本节内容,学生需要复习巩固相关的文学常识及诗词理论,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掌握相关的鉴赏技巧,同时需使用PPT。
五、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
课前检测。
设计意图:
感性地认识关于古诗词语言的鉴赏方法。
师生活动:
例1: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解析】了解题目要求后,要快速对全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从“漠漠烟如织”、“寒山”、“伤心”等词语来看,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是一种忧伤、孤寂;从“楼上愁”、“宿鸟归飞”、“归程”等词语来看,所表达的应是一种思乡、思人的感情;“何处是归程?
”应是一种思而不得。
“空”应较好地表达出这种意境。
【答案】“空”字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心中的空落,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例2: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①安禅:
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
②毒龙:
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例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
闲居。
②素秋:
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
请简述理由。
【解析】在对全诗整体把握之后,再来思考“敌”与“对”的不同效果。
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
仔细品味,会觉出它的妙趣。
【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
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
用“对”或其他词语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例4:
阅读下面的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请简要赏析。
【解析】这首词属名家名篇,这在高考题里很少出现。
高考一般避开名家名篇。
从整首词来看,感伤中见旷达,情中含理,生动形象。
“花褪残红青杏小”“枝上柳绵吹又少”春天即将逝去,伤春之情溢于言表。
但另一方面,燕子翻飞,有动态活力,极具美感。
墙里佳人笑声传来,别有一番情趣,但笑声渐无,佳人离去,多情中平添了几分被冷落的烦恼。
伤春又有活力,喜悦又有烦恼,作者的旷达,可见一斑。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可以有两种,答一种即可。
)
问题2:
明确考纲要求。
设计意图:
明确考纲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师生活动:
关于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考纲有何要求?
【明确】关于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考纲的要求是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
问题3:
了解古代诗歌的语言。
设计意图:
掌握理论知识,为品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做铺垫。
师生活动:
关于诗歌语言,你了解多少?
【明确】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问题4:
鉴赏古代诗歌的炼字。
设计意图: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师生活动:
(1)古诗词是如何炼字的?
【明确】炼字,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修辞现象,鉴赏古诗词的炼字艺术是高考诗歌鉴赏题的重要命题点,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炼字考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炼字和炼句。
炼字中要炼的字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
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鉴赏的方法是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炼句中要炼的句子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
这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例5:
若把《望海潮》“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霜雪”比喻浪涛,“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沉重,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例6:
《咏怀古迹(其三)》中“环佩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答案】昭君虽骨留青冢,但灵魂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
像这样一个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
怎不伤心?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2)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明确】要借助非常精简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
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
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3)改变词性,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词性的改变,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的作用。
例7:
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中的“饮”字在词性上有何变化?
【答案】“饮”字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这样用,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的作用。
(4)中国古代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语言颠倒现象?
【明确】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移位、状语以宾语面貌出现等现象。
①主语后置。
例8: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中有主语后置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实为“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
“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
例9: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中有宾语前置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实为“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③主宾换位。
例10: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叶梦得《贺新郎》)中有主宾换位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实为“黄花报霜信”。
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实为“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实为“林暗风惊草”。
④定语移位。
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
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定语挪前。
例11: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中有定语挪前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
定语挪后。
例12: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定语挪后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实为“一月夜飞渡镜湖”。
“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又如“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实为“锦官城花重”。
⑤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例13: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中有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的现象,请分析。
【答案】“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是“春风”不受“笑”的支配,应为“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的意思。
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如“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应为“千家山郭于朝晖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
(5)鉴赏古代诗歌炼字的题目,高考设问的方式有哪些?
【明确】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
为什么?
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③请结合诗句评析某字的艺术效果。
(6)鉴赏古代诗歌炼字的题目,一般要遵循怎样的答题步骤?
【明确】第一步,解释字词。
解释该字(句)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化静为动等。
第二步,描述景象。
展开联想把该字(句)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出该字(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第三步,分析效果。
分析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7)规范建模实训。
例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
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
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
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分)
【常见错解】“宿”和“飞”。
“宿”字写出了鹭鸟在栖息,“飞”字写出了鸿鸟在飞翔。
【我来评卷】得分:
0分。
误因:
关键词语没有找准,分析说明也不全面。
【解题思路】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
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
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
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
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标准答案】(第一步)“拳”和“退”。
(第二步)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
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
(第三步)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问题5: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
设计意图:
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运用规范的诗歌鉴赏语言建立规范的答题模式。
师生活动:
(1)什么是语言风格?
【明确】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
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例题15:
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指出这首诗的语言风格,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风格特征:
沉郁悲怆。
这首诗把个人的感情与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写自然的凄凉,给人以沉郁悲怆之感。
表现了作者在亡国丧夫后的无比郁闷的心情。
(2)不同的诗人或者是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大体可以分为几类?
【明确】诗歌的语言风格,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豪迈雄奇:
此种风格的诗,多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沉郁顿挫:
沉郁就是深沉蕴藉。
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
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悲壮慷慨:
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时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
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婉约细腻:
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含蓄委婉:
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
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清新明丽:
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
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
如“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幽默诙谐:
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
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3)鉴赏古代诗歌炼字语言风格的题目,高考设问的方式有哪些?
【明确】①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②这首诗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试加以分析。
(4)鉴赏古代诗歌语言风格的题目,一般要遵循怎样的答题步骤?
【明确】第一步,点明特色。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
第二步,具体分析。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
第三步,概括感情。
指出诗歌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5)规范建模实训。
例16: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示秬秸①
张耒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
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秬秸:
张耒二子张秬、张秸。
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常见错解】如“不忧衣单忧饼冷”,非常口语化,但蕴含丰富的意味,写出了卖饼儿生活的艰辛。
【我来评卷】得分:
1分。
误因:
没有概括全面,泛泛作答。
【解题思路】这首《示秬秸》诗,在写景叙事中语言平实如话。
写景:
“城头月落”“楼头五更”直接道来,没有任何修饰;“霜如雪”的比喻也很浅近。
叙事:
“捧盘出户”“市楼东西”就像散文一样明白。
诗用七言古体,没有律诗的对仗,四换韵脚,不事雕琢,平仄兼用。
这种语言,与诗歌所写的下层劳动者的生活情景高度吻合。
诗歌语言虽然平实,但平而不淡,富有独特的韵味。
开篇两句写景,一句写所见,一句写所闻,多角度勾勒出凌晨空旷寒冷的环境,对卖饼儿的形象做出有力烘托,使其动作更鲜明,呼声更清晰。
“歌一声”与“人未行”对比鲜明,对卖饼儿勤奋自强的赞许跃然纸上。
诗歌在平实的叙述中,也不乏细节特写,“北风吹衣射我饼”,换用第一人称,诗人完全走进了卖饼儿的精神世界,一个“射”字,也就更令人感同身受。
“不忧衣单忧饼冷”揣摩心态,写出了卖饼儿的艰苦和志气,为诗歌最后两句对儿子的劝诫做出了坚实的铺垫。
【标准答案】
(1)(第一步)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
(第二、三步)举例:
“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2)(第一步)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
(第二、三步)举例:
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问题6:
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明确】
(1)分析“诗眼”要立足于情感主旨。
所谓“诗眼”是诗中运用的意旨最开拓、表现力最强的字词或句子,是读者洞察诗词旨趣的窗口。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是“诗眼”;李白的《行路难》,“行路难”是“诗眼”。
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有的让先找出“诗眼”然后分析,有的是指出“诗眼”要求分析。
寻找和断定诗眼,要注意词语或语句的以下特征:
一是统摄全篇的情调,二是深化诗句的意境,三是集中体现作者感情。
分析“诗眼”要着眼全篇,结合诗歌的内容,看怎样强化诗歌的情调氛围,如何体现诗歌的思想主旨。
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该诗借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幽寂清冷的氛围,“愁”是该诗的“诗眼”,一个“愁”字点醒全篇,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体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2)推究“炼字”要注重表意效果。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贴切、最精确、最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
分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形象深刻的表意效果。
对古诗“炼字”的考查,命题形式一般是要求从某句中找出“最生动传神的字”,然后分析其运用之妙,或指出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让分析好在哪里。
推究“炼字”的妙用,不可把所分析之字孤立谈论,要放在诗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
解释该字的意义,放入语句中描述景象,关键是点出该字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方面的效果。
如杨万里的《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分析“惜”字和“爱”字的妙处,可回答为:
诗人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阴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树阴爱恋,富有情趣。
(3)解答诗句要关注遣词造句。
古人总是在打造亮词丽句方面颇费工夫,所以留给我们许多经典的名句,成为高考试题常见的考查点。
从命题形式看,多是指出某个被后人称道的句子,要求分析其妙处,有时让找出诗中意蕴深厚的句子加以品析。
解读关键语句,包括诗句的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方面,要结合诗句中的词语,尤其是注意诗句中精当动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的运用,另外还要注意诗句的语法现象以及修辞手法等。
一般的形式是解读诗句的内涵,结合诗词内容分析,指出诗句在创设意境、表达情感上的作用,或是蕴涵着怎样的理趣。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颈联被前人评价“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妙处在于:
“日”“春”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前面加以强调,并用“生”“入”使之拟人化,无意说理中,蕴涵着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4)概括特色要抓住关键词语。
不同类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色。
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隐晦朦胧、温庭筠的绮丽香艳等。
命题形式为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或指出诗歌的语言特色要求评析。
这类试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抓住关键词语品味整首诗呈现出的语言特点,用来答题的词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但不能简单孤立地用这样的词语来回答。
一般为用一两个词点明语言特色,用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还可以指出表现感情、主旨的作用。
如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的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口语化。
儿化音“黄莺儿”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后两句用质朴的语言表明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思念丈夫的美梦。
该诗非常自然地表现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六、目标检测。
1.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中写云光、山翠,用了两个字使句子活了,使全诗活了,云光、山色都获得了生命,找出这两个字,并简析。
【参考答案】侵、拂。
“侵”,有逐渐浸染的意思。
“云光侵履迹”,不仅写出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也写出了夕阳逐渐消散的过程,引导读者去想象那苍翠的松林在余晖点染下富于变化的奇景。
“拂”,增强了动感,使人可以想见那山色是如何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从军行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这首绝句写风雪行军,十分壮美。
试从语言角度,分析一下,“壮美”的特点。
【参考答案】首句用一个“裂”字,次句用了一个“折”字,点染了严酷、悲壮的背景;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
尾句用了“直上”一词,展现出一幅壮美的行军画面;只见在天山折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
这“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答题。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请鉴赏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参考答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简约、通俗、平实。
全诗以平淡无奇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憎恶、蔑视、愤激之情,而且处处显示出诗人幽默诙谐、愤世嫉俗的的性格。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鉴赏 古代 诗歌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