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阅读方法大全.docx
- 文档编号:23831964
- 上传时间:2023-05-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3KB
古今阅读方法大全.docx
《古今阅读方法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阅读方法大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今阅读方法大全
古今阅读方法大全
我爱书。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书教我辨别真与假、善与恶,分清爱与憎、美与丑。
书是我的忠实伴侣。
苦恼时,书给我安慰;迷惘时,书给我信念;消沉时,书给我激励;闲暇时,书给我乐趣。
“书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规劝和慰籍,质同金玉,价值无量。
”〔约翰·卢保克《读书的乐趣》〕。
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地球上,四十亿男女老少,都离不开书,不可想象,假如世界上一天没有书将会成什么样子。
当前,世界上对于读书方法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阅读学。
读书,蕴含了认知、理解、记忆、速度、比较、鉴赏、创造等阅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水平。
要想读有所获,了解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大家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所谓“读书百法”,是就方法之多来说。
或精读,或博览,或慎思,或好问,或质疑,或笃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渐广,读书的兴趣和方法也会随之变化。
读书百法,因人而异,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同,而恰当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堂江同志的《读书百法》一书,不但为广大青少年读者提供相关读书的很多宝贵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介绍名家读书的故事,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和带有规律性的一些东西,对于指导青少年更有效地读书、提升学习效率,也不无裨益。
善于读书是一种水平,研究读书方法是一门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把方法提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地位。
实践已经证明,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以,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方法的积累。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古今名人读书的方法!
1、诸葛亮:
观大略法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那是一位智者的化身。
不过,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文学形象,而且有些地方还将他神化了。
陈寿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三国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
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但读书的风格和方法却各有千秋。
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
“务于精熟”,就是认真精读,力求理解透彻,并烂熟于心。
“独观大略”,就是说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与其他三人不同,独树一帜;他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
看得出来,诸葛亮无论是打仗还是读书,都胜人一筹。
怎样具体学习、使用诸葛亮的“观大略”读书法呢?
中年学者王通讯对这个问题实行了研究,他认为:
掌握观大略读书法,“要紧的有五条:
〔1〕要有一定的哲学修养,善于概括提炼。
〔2〕既要钻进书中,又能站在书上,独立思考。
〔3〕经常注意最先进的知识,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
〔4〕弄通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原理,尤其是其中的关键者。
〔5〕精通唯物辩证法。
”
2、陶渊明:
不求甚解法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五柳先生传》,文中云: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意会,便欣然忘食。
”这其实是陶老先生托“五柳先生”以自道,描绘自己的读书生活,阐发自己对读书的见解。
对于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历来褒贬不一。
不肯苟同者认为陶渊明是提倡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作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当然也有赞同陶渊明的方法的,比如元朝人李治就说过:
“盖不求甚解者,谓得意妄言,不若老腐儒为章句细碎耳。
”李治的意思是: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观,能够称得上是至理名言,不像某些迂腐的书呆子那样死扣章句而毫无出息。
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到底可不可取?
不必匆忙下结论。
我们先来仔细考察一下陶渊明的读书背景,分析一下他的话的原意,问题就会清楚得多了。
陶渊明在回忆自己少年时代读书的情景时说: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可见他自幼就攻读儒家经典,他所说的好读书,自然是指读经史典籍。
读经史书,必须读注,而汉代有的经学家所作的注释,连篇累牍,空虚繁琐,离题万里。
如当时有一个小夏侯学派的人,光解释“尧典”两个字,就写了十余万字。
这是一种很坏的学风,那些寻章摘句、牵强附会的学究式解释,对读书能有什么益处呢?
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会干扰对书的原意的领会、理解。
所以,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的观点,是有针对性的。
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由此看来,如果将一顶“提倡粗枝大叶”的帽子扣在陶老先生头上,就错了。
陶渊明的“不求甚解”法虽然是有所专指的,但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想想看,倘若不论读什么书都去“求甚解”,那你一辈子能读几本书呢?
对有的书就能够“不求甚解”,翻翻便过去了;有的书,可暂时“不求甚解”,等到需要“求甚解”的时候,再“求甚解”。
3、杨大眼:
耳读法
耳读法,用耳朵能读书?
除非是某些具有特异功能的人。
一般正常的人,怎么能用耳朵读书呢?
能!
我国古代就有一位。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员大将叫杨大眼,此人是一位常胜将军,很有威望。
《北史》卷三十七中记载了相关他读书的事迹:
“大眼虽不学,恒遣人读书面坐听之,悉皆记识。
令作露布,皆口授之,而竟不多识字。
”
你看,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不但记住了很多知识,还能口授布告文字。
可见杨大眼的读书方法,还是行之有效的。
这种读书方法,主要是依靠用耳朵听别人读书,故称之为“耳读”法。
耳读法虽然产生于古代,但现今仍有实用价值。
已故著名学者邓拓就很推崇杨大眼的耳读法。
他说,耳读法很适用于年老而不能看书的人,也很适用于现代的很多大政治家。
这些大政治家,往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阅读和处理一大批书报和文件等等。
他们既没有三头六臂,于是对一般的资料和文件,就只好由若干秘书人员分别协助阅读和处理,而把最重要的字句念一两遍,如此看来,杨大眼的耳读法倒并不是落后的方法。
其实,耳读法不但仅适用于老年人和政治家,它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用。
比如,听收音机里的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
走路时能够听,坐在公共汽车里也能够听,甚至是在干某些体力活时,也可边干边听。
既省时又方便,真可谓一举两得。
录音机是比收音机更现代化的学习工具,我们能够把相关的学习内容〔如外语等等〕,录进磁带〔或能随身听的MP3和手机〕里,随时听、反复听。
现代人读书,用耳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耳读法”还真称得上是一种现代化的读书方法!
4、韩愈:
提要钩玄法
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
“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按照韩愈的这个方法,读书首先要将书分门别类,然后按其性质类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读书法。
对于那些记事性质的历史书籍,阅读时必须提出纲要,也就是提纲挚领地将书中的主要内容抽出来;对于那些理论方面的书籍,阅读时则要注意探取其深奥的观点,也就是抓住它的精髓部分。
读书若能做到提要钩玄,效果必定会好。
因为“提其要”,能使自己对书中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目了然,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清清楚楚,从而能够进一步了解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吃透精神实质,对某些重要观点实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开拓视野,活跃思维,增长知识,提升水平,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
有的同学往往有这样的感觉:
读过一本书后觉得模模糊糊一大片,说不清道不白的,收效当然也就微乎其微了。
这就是读书时没有“提要钩玄”的缘故。
如能一边读书,一边注意提出其“要”、钩出其“玄”,那么你就基本掌握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5、苏东坡:
八面受敌法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的“八面受敌”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八面受敌”法是怎样提出来的,又作何理解呢?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个名叫王庠的人在应制举时,向苏东坡请教读书方法。
苏东坡就给他写了封回信,信中有这么一段话:
“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如欲求古之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
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内容丰富的书籍就像大海一样,百宝俱全,应有尽有。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所有的东西都得到,只能得到自己所需求的部分。
所以,凡是有志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只须集中注意一个问题。
比如,你想研究历代兴亡治乱和明君贤臣的地位、作用,那你就能够只集中注意这个问题,不要再想别的什么问题了。
又如,另一次阅读,你想考虑史实古迹和经典文物,仍用同样的方法办理。
其他方面以此类推。
用这种“八面受敌”法读书,看起来似乎迂钝了一些,但到了学成之日,是那些涉猎者们所无法攀比的。
后人对苏东坡的这种读书法,多持赞成态度。
如清末学者李慈铭就称赞道:
“诚读书之良法也。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中也说:
“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
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
”“八面受敌”受到后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将研究对象分为八个方面,然后各个击破,根据从八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实行加工整理,然后得出的结论,岂有不深刻、不全面之理!
说到底,“八面受敌”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读书方法上的巧妙使用。
苏东坡在谈到他读《汉书》的经验时说:
“吾尝读《汉书》矣,盖数过而始尽之。
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财货之类,每一过专求一事。
不待数过,而事事精窍矣。
”这是苏东坡使用“八面受敌”法读书的一个具体范例。
他读《汉书》要读很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这个例子证明:
用“八面受敌”法读书,所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6、陆游:
有的放矢法
“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
”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
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
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
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首先,他注意有系统地读书。
用现代话来说,也就是根据自己建立知识结构的需要,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
他从小立下大志,常用祖父陆佃“映月读书”的精神勉励自己,决心要有系统地读万卷书。
少年时,他攻读了大量古人的诗作;青年时,他从“上世遗文”至“先秦古书”都读了个遍,尔后,又读完了《六经》、《左传》、《离骚》等历史重要名著。
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
比如说,为了研究杜甫,他就选择了相关杜甫的书籍若干本,潜心攻读,结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老学庵笔记》等著作,写下了相关杜甫研究的独到见解。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
他为了实现自己抗击外敌入侵,报效祖国的宏愿,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
他读《孙子兵法》一书时还写了一首题为《夜读兵法》的诗:
“孤灯秋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
7、朱熹:
循序渐进法
“或问读书之法,其用力也奈何?
曰:
循序渐进”。
这是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的基本读书方法。
何谓循序渐进?
朱熹作了详尽的解释:
以两本书来说,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本书来说,则“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
”他还要求:
“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
为什么要循序渐进呢?
朱熹以生动的比喻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
朱熹的这个主张说明,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
只要做到循序而渐进地读书,就会收到“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的效果。
8、梁启超:
注意法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
他说:
“昔人常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
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
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往后就很容易了。
……最初的方法,最好是指定几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相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
过些日子,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
照这样做得几日,就做熟了。
熟了以后,不必十分用心,随手翻开,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
读一遍,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
这是最初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
几遍之后,就能够同时有几个注意点,而且毫不吃力。
”
梁启超所提倡的“注意”读书法,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书报读了很多,不过闭起眼睛一想,脑子里竟然“空空如也”,收获不大,有时甚至是一无所获。
读书的时间用去了,精力也耗费了,却没有什么收益,这实在是不合算的事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细细分析一下,原来是读书时脑子里缺少一根“弦”儿。
也就是说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书读完了就如同过眼烟云,留不下什么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梁启超所说的“注意”二字。
读书时,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
梁启超告诉我们,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题目,与此相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
隔一段时间,再换一个题目,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方面来。
这样读书就像在海滩上拾贝一样,每次都能拾到几枚自己需要的、漂亮的贝壳。
9、毛泽东:
高诵恬吟法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书时,往往“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
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高声朗诵,就是要大声地朗读;密咏恬吟,就是要静静地吟咏品读。
将高诵与恬吟结合起来,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高诵便于记忆和提升演说水平。
很多老一辈的学者都有这样的经验:
年轻时学习一篇文章,高声朗读几十遍,就能够终生不忘。
恬吟便于思索,细细地品味一篇文章,不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更深刻地领会气势、节奏、神味。
正因为高诵恬吟读书法有诸多优越性,所以古人都是以此为乐的。
宋朝有个“汉书下酒”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说的是宋人苏舜钦住在其岳父家中,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
他岳父觉得奇怪,于是就偷偷地从门缝中往里看。
原来苏舜钦正在朗诵《汉书·张子房传》。
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时,他不禁拍案叫道:
“惜乎击之不中!
”〔意思是可惜没有击中。
〕遂斟了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
当读到张良对汉高祖说:
“此天以臣授陛下。
”〔意思是我来辅佐皇上,这是天意。
〕苏舜钦又拍案道:
“君臣相遇,其难如此!
”又喝了一大杯酒。
他的岳父看到这里,忍不住开怀大笑道:
“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为多也。
”
10、徐特立:
精读法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以前这样教导青年人:
读书要“贵在精”。
他还说:
“学习的经验是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
”这是徐老读书的经验之谈。
“贵在精”,就是说读书时不要光着眼于数量,而要高质量地精读。
要抓住书中的精华,也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
历史上的一些名人学者也都是很讲究精读的。
老子就曾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话。
宋朝的赵普则更堪称“精读”的典范。
此人本来学识较浅,当了宋太祖的宰相之后,才开始用功读书。
他手不释卷,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大有成效,他处理政务水平持续提升。
太祖死后,赵普又成了宋太宗的宰相。
有一次,他对太宗说:
“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发现只有一部《论语》。
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便流传至今。
赵普一生是不是仅仅只读了一本只有一万一千余字的《论语》,不得而知;但他的确精读了《论语》这是能够肯定的。
精读一部《论语》便可辅佐先帝“定天下”,辅佐后主“致太平”,这话未免过于夸张,但是就读书方法而论,赵普的方法与徐特立“学得少,懂得多,做得好”的方法是一致的。
11、鲁迅:
多翻法
据许广平回忆,鲁迅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工作之余的空隙时间,见缝插针,阅读书报。
除了一些重要的外国书和社会科学书是详细阅读之外,普通杂志一般是选几篇或一部分看看,有的刊物拿过来随手翻翻,有的看看目录就算了。
对于报纸,也总要花十来分钟过目一下。
正如鲁迅自己所说:
“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
”
鲁迅认为这种办法很有益处。
他说,譬如我们看一家的陈年账簿,每天写着“豆腐三文,青菜十文,鱼五十文,酱油一文”,就知道先前这几个钱就可买一天的小菜,够一家人吃了;看一本旧历书,上面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还有这么多禁忌。
鲁迅不但主张多翻一般性的书刊,而且还提倡青年人要多翻本专业以外的其他专业的书籍。
他说:
“倘有余暇,大能够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
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能够有更深的了解。
”他还批评那时候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认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
”
鲁迅还认为,这种多翻法能够防止受某些坏书的欺骗,因为“一多翻,就有比较,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
“多翻”读书法能够开拓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好处甚多。
当然,对于初中同学来说,首先要学习课堂必读的课本,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要尽可能有选择地阅读课外读物。
12、郭沫若:
一通二否法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同时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他所著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蔡文姬》,史学专著《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申三百年祭》、《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古文字学专著《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等等,都曾在我国思想文化界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像这样一位大家,他是怎样读书、做学问的呢?
关于如何读书,郭沫若有过很多论述,这里只介绍他的一个观点。
他说:
“读一切深邃的书都应该如是:
第一,要用自己的水平去理解;第二,要用自己的水平去批评。
理解不足,只好精读,只好深思,换句话说:
便是只好待时。
待到自己的经验足时,终有彻底理解的时期出现。
理解已足,然犹不能暖姝自划,要有批评的眼光,于可能的限度之内否定原作,然后原书的生命才能成为自己的生命,作者的心血才能成为自己的心血。
一切都要凭自力,不可倚赖他人。
”
郭沫若的意思很清楚,读书的第一步,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书的内容。
理解不深不透,就要精读、深思;如一时理解不了,就过一段时间,等到自己的经验足了,思考成熟了,就会彻底理解的。
第二步,就要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书本,要努力去否定原作,发现其中错误,提出与之不同的见解。
只有这样读书,才能把书本的营养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血肉。
概来说之,郭沫若主张读书一要理解、弄通,二要批评、否定,所以我们就把他的读书方法概括成“一通二否法”。
本文开头提到的郭老的很多专著,都能够说是他“一通二否”阅读、研究方法的成果。
他既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又敢于提出否定的意见,从而形成了自己很多具有独创性的见解,《十批判书》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13、叶圣陶:
由浅入深法
叶圣陶先生治学严谨,对读书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
当他看到有的人为孩子能用两天时间读完《创业史》而感到自豪时,便热心规劝这些同志不要鼓励孩子这样做,因为“弄成了马马虎虎的阅读习惯,可要吃一辈子的亏。
”他要求“阅读必须认真,先求认真,次求迅速,这是极重要的基本训练。
”
那么怎样认真地阅读呢?
叶老先生介绍了一种由浅入深的读书方法:
每读一本书时,首先“就其中的一篇或一章一节,逐句循诵,摘出不了解的处所;然后用平时阅读的经验,试把那些不了解的处所自求解答;得到了解答,再看注释或参考书”。
这第一步只要求读懂原文,扫清阅读障碍,〔比如:
不理解的生字词、不理解的章句段落和名词术语等〕,并且在扫除障碍中,训练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
在此基础上,再“复读一遍,明了全篇或全章全节的大意”。
这样要求就深入了一层,要吃透本篇或本章节的内容,并且能够概括出大意。
囫囵吞枣是不行的,缺乏分析综合的水平也是不行的。
仅仅到此为止还不够,还必须更深入一层,“最后细读一遍,把理应记忆的记忆起来,理应体会的体会出来,理应研究的研究出来。
”把应该记住的新知识、新观点或好词语都记住了,把应该体会精妙之处都玩味琢磨了,把应该研究的东西都经过研究变成了自己的成果,至此,不但书的内容消化吸收了,而且培养了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水平。
按照叶老的要求认真读书,收获肯定是大的。
14、老舍:
结合法
“结合法”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读书方法。
老舍说:
“读了一本文艺作品,或同一作家的几本作品,最好找些相关这些作品的研究、评论等著述来读,也应读一读这个作家的传记。
”把作品与作家传记以及文艺评论结合起来读,我们将这种读书方法称之为“结合法”。
老舍认为用“结合法”读书,能够“使我们对那些作品与那个作家得到更深刻的了解,吸取更多的营养”。
如果孤立地读一本作品,我们多半是凭个人的好恶去评断,自己所好则捧入云霄,自己所恶则弃如粪土。
事实上,这未必准确。
及至读了相关评价这本作品的一些著述,我们就能发现自己的错误。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采取人云亦云的态度,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是说,我们看了别人的意见,应重新去想一想。
这么再想一想便大有好处。
至少它会使我们不完全凭感情去判断。
去掉偏见,我们才能够吸取营养,扔掉糟粕。
老舍还结合自己年轻时的一段经历,来进一步阐明这个观点。
他说,我年轻时很喜欢读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
开始学写作时,也尽量模仿狄更斯。
但狄更斯的伟大之处究竟在哪里?
自己却不甚了解。
仅仅把眼睛盯在那些耍字眼儿、故意逗笑的“窍门”上,而且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学习狄更斯学得很不错了。
不过后来,读了些研究狄更斯的文章和著作,才知道自己所津津乐道的原来正是那位大作家的短处。
他之所以不朽并不在于他会故意逗笑,相反地,如果他能够减少些绕着弯子的逗笑,他会更伟大。
老舍在讲完这段经历之后,深有感触地说:
“真的,假若〔还暂以狄更斯为例〕我们选读了他的两三本代表作,又去读一本或两本他的传记,又去读几篇近年发表的对他的评论,我们对于他一定会得到些准确的了解,从而取精去粗地吸取营养。
这样,我们的学习便比较深入、细致、逐渐丰富我们的文学修养。
这当然需要时间,不过细嚼慢咽总比囫囵吞枣强得多。
”
15、巴金:
回忆法
“回忆法”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种读书方法。
这是一种很奇特的读书方法,因为它是在没有书的情况下实行的。
读书而无书,的确算得上天下一奇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是听听巴金本人的介绍吧!
巴金在《读书》杂志上撰文说:
“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小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
我坐着,一动也不动,但并没有打瞌睡。
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
原来所谓回忆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以前读过的书,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一、不受条件限制,能够充分利用时间。
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夜,《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
当时没有电,也没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可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
托尔斯泰的小说协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
另一个例子是巴金自己在十年动乱中的亲自经历。
他说:
“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
人们会奇怪:
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今 阅读 方法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