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345916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45.50KB
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
《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_精品文档_精品文档.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印发《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日期:
2011-8-31来源:
政府办点击率:
1157
平政办发〔2011〕97号
平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直各有关单位:
《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望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加强社会管理责任体系建设,完善我县社会管理长效机制,提升社会管理水平,推进社会管理信息化,根据《平遥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决定全面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建设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扎实推进,结合全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思路
充分运用网格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以责任制为依托,以合理划分网格管理单元、加强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服务与管理为重点,综合考虑“地、物、事、组织”等因素,通过三维数字地图,实现对社会的精细化、常态式管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网格划分
在坚持现有行政区划不变的前提下,由政府办牵头,各乡镇(街办)、各有关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县全面推行“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
通过“四级网格”,建立以“人、地、物、事、组织”为核心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把管理、服务、自治纳入网格中,使每一个网格真正成为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单元和组织节点。
1、一级网格。
即县级网格。
在公安局办公楼七层,配备10-15名工作人员,组建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主要对“四级网格”建设及运行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全县重大管理服务事项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处置,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对下级网格进行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和监督管理。
同时,做好与市级网格的对接工作,形成各司其职、上下联动、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
2、二级网格。
即乡镇(街办)网格。
每个乡镇(街办)为一个网格,共17个网格。
成立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各乡镇(街办)主要领导为该区域网格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并确定1名副职为中心主任,派出所所长为副主任,具体承担该区域网格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各乡镇(街办)在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政务网络资源,增设2个坐席及电脑等办公设施,安排若干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区域网格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实行轮流值班制度。
服务中心要吸收民警、劳保、环卫、医疗、计生、民政、司法等站所人员为兼职网格助理员,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其网格内了解社情民意、维护治安秩序、整治环境监督、排查化解矛盾、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以及服务人民群众等职责,并开展好流动人口、社会组织等管理和服务工作。
3、三级网格。
即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网格。
每个行政村为1个网格,全县农村划分为273个三级网格。
每个居委会为1个网格,社区居委会网格数量根据居委会实际确定。
各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主要负责人主抓本区域内网格管理工作。
同时,乡镇(街办)包村(社区居委会)领导负责联系、指导、协调所包村(社区居委会)的网格建设与运行工作。
4、四级网格。
即基础网格。
按照“网格区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以行政村(社区居委会)所辖范围为基础,综合地理布局、道路走向、无缝拼接、工作量等因素划分基础网格。
城区网格(古陶镇依据城区网格模式划分)依据居民实际分布状况和长远规划,以庭院、小区、街巷为边界,遵循“以村为主,村居一体化”管理模式,按照户数300-500户、人口1000-1500人左右设置。
行政村网格按500人左右设置,500人以上的村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若干网格;山区村可以根据人口偏少、布局分散的实际,适当缩小网格规模。
网格边界必须明确,确保不遗漏、不交叉,要将网格内市场、学校、医院、景点、景区等驻地单位及楼栋、小区、院落等全部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5、网格长和监督员的确定。
每个基础网格要选聘网格长。
行政村网格长要采取村民直选、一事一议的形式进行选聘,网格长人选以村民小组长、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有威信、有能力的群众和大学生村官为主,网格长直接联系网格内的所有农户,每位村干部通过联系网格长,最终联系到每位农户,村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
城区网格长的选聘要以党小组长、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有威信、有能力、有专业知识的居民代表为主,并长期居住在该网格区域,对本区域地熟、人熟、情况熟,可以24小时开展相关工作。
对于城区居民和古陶镇村民混居的区域,在每个网格由村委会和居委会各设置1名网格长,并适当扩大网格规模。
城区社区干部原则上不担任网格长。
网格长的核心工作是配合村两委和社区居委会做好网格内的社情民意了解、治安秩序维护、环境监督整治、矛盾排查调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
网格长由村委会(社区居委会)聘用,对网格长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四定”管理,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体系,促进网格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同时每个城区网格应配备监督员,监督员原则上从网格长人员中选择,每个监督员可管理若干网格;每个乡镇网格配备2名监督员,原则上由乡镇(街办)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
监督员的主要职责是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负责的管理区域内不间断的进行巡察,并及时、准确地将巡察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用“城管通”手机报告县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三、信息采集
在系统建设的同时,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方案要求,主要围绕“人、地、事、物、组织”社会管理网格化五大要素,开展对系统所需信息的前期采集工作。
1、人口信息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负责组织,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及具体实施需要进行,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进行建设,并逐步核实完善。
2、地图信息采集。
由项目承建单位承办,住建委、国土局配合。
3、社会事件、部件的采集。
由各乡镇、街道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各乡镇(街办)以及各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工作范围、服务对象、工作方式等要求,采集公共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稳定、应急管理、党建组织、依法行政、社情民意共七大类61项信息并进行逐级汇总,形成数据库,进入全县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数据处理中心。
七大类61项信息具体为:
第一类是公共服务类信息。
包括:
政策解读、行政审批、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教育文体、城建规划、科教科普、文物旅游、社会保障、救济救助、市容市政、食品安全等14项信息分项;
第二类是社会事务类信息。
包括:
民生就业、人事录用、户籍身份、计划生育、物业管理、消费生活、兵役退伍、金融服务、水电气暖、通讯服务、农林水牧等11项信息分项;
第三类是安全稳定类信息。
包括: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户籍管理、协警管理、防水防盗、矛盾调解、重大事情处理、法律援助、信访监控、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邪教组织排查、宗教事务等13项信息分项;
第四类是应急管理类信息。
包括:
应急预案、应急队伍、专家组、危险源排查、避难场所建设、物资储备等6项信息分项;
第五类是党建组织类信息。
包括:
党的建设、工会组织、监管监督、青年组织、妇女儿童、党的建设、社会团体、民主党派、统一战线等9项信息分项;
第六类是行政执法类信息。
包括:
行政处罚、法律解读、行政执法监督队伍、行政执法监督员等4项信息分项;
第七类是社情民意类信息。
包括: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言献策、民生民情、投诉建议、热点咨询等4项信息分项;
信息收集汇总过程要坚持真实、准确、全面、及时、保密原则,进行认真采集和筛选、甄别和检查(网格化管理信息采集暂行办法见附件1)。
4、各级网格组织机构信息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
5、事件处理预案采集。
由各乡镇(街办)、相关部门负责落实。
四、系统建设
网格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工作是网格建设的核心部分,是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功能实现的主要载体。
系统建设将依托县电子政务网络进行。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以移动终端、农村广播,三维数字地图、无线卫星传输及LED显示屏等为载体,在三维数字地图基础上,采用数据服务中心、呼叫中心,结合移动终端、物联网、互联网、政务审批、通讯基础网络、110专号、12345热线等分层模式进行建设,以居民、村民服务为切入点,运用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各部门公共信息服务资源,通过公共信息无线卫星传输、LED显示屏、农村广播,对县级、乡(镇)街道级、农村居委会级、基础网格级进行四级联网,实现信息采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七步”工作流程,为村民、居民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服务便民平台和社会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社会部件和事件的可视化监控。
1、硬件建设。
硬件建设包括软件运行平台和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两个部分:
软件运行平台以县电子政务网络为基础,建设内容包括增铺若干光纤,整改乡镇(街办)政务网络线路,添置服务器、安全网闸及交换机等设备。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指挥平台建设包括高清液晶拼接屏、LED电子显示屏、重点部位和路段视频监控的集成及指挥控制台等。
其中高清液晶拼接屏和LED电子显示屏组成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各个系统的动态信息、三维电子地图、监督员跟踪定位和属性说明,重点监控人员跟踪定位,业务受理和处置的电子工单流转,综合评价结果,社会公众论坛信息等功能;视频监控能够显示各监控点、重点部位、路段的监控场景和布防,并可实现对图像进行切换、转向、录像、截取图片等操作;指挥控制台组成指挥中心中央控制系统,并建立服务中心、呼叫中心及监控中心,以实现以下业务处置和监督评价功能:
服务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受理。
当有任务接入时,坐席人员可通过矩阵将视频或事件的三维地图节点直接切换至坐席电脑进行处理。
呼叫中心坐席工作人员负责提供问题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并实现与上级呼叫中心的信息交互工作,是联系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窗口。
监控中心通过集成到系统平台的视频摄像头分布位置,在三维数字地图上,使用矩阵切换随时调阅现场视频画面,实现对视频监控区域内社会服务管理问题的实时视频监控。
2、软件建设。
社会管理网格化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包括无线数据采集、地理编码、大屏幕监督指挥、协同工作、业务处置、接待受理、监督指挥、数据交互、分析评价、事件管理、居民与房屋管理、公众信息发布及三维数字地理信息等13个子系统。
在此基础上,结合全县人口大县、旅游大县的特色,通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建设“五大平台”,重点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打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舆情处理平台。
该平台设在县社会公共安全信息指挥中心。
主要以政府网站的部门协同处理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进行全面对接,对社会管理网格化系统收集的民情民意及12345便民服务热线、政府网站、市长信箱、县长信箱等渠道收集的群众诉求进行全面整合、规范运作,按照“集中受理、分类办理、分级负责、全面反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舆情收集、处理、督办和反馈机制,更好地解决群众的各类诉求。
(2)民生服务平台。
该平台设在政府办。
涉及保障性住房、就医上学、社会救助、劳动保障及供水、供电、供热等民生领域的相关职能部门,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电子地理地图,加载业务系统相关数据,建设民生服务平台,为广大民众提供及时、便捷、全面的服务,并为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3)旅游环境平台。
该平台设在旅游局。
重点以“城管通”专用手机终端及网络技术为基本依托,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对包括吃、住、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进 社会 管理 网格 建设 工作 实施方案 通知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