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调查报告.doc
- 文档编号:697884
- 上传时间:2022-10-12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7KB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调查报告.doc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调查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Xxx工作组
二〇xx年x月xx日
按照县委的安排部署,我们作为“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第一批工作组,于20xx年x月初到xx镇xx村开展工作。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肩并肩的劳动作业,品味了农民群众的辛苦,了解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解读了引发群众矛盾纠纷的因果关系。
通过调研,掌握了农村的实情,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及农民问题的认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力所能及地进行了帮助解决。
一、板桥村基本情况
xx村现有11个合作社,670户,2207人,熟成地3300亩,荒地2000亩,近年来,随着玉米制种亩均收入的逐年增加,以及畜牧产业、劳务输出的长足发展,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尤其是xx村货运劳务大军的崛起,有力的促进了xx村经济的发展,2010年,xx村人均纯收入达5879元。
xx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6名,其中,男党员63名,女党员13名。
在党员中,60岁以上的21人,70~80岁的12人,80岁以上的2人,预备党员3人。
村“两委会”班子干部的配置比较合理,班子运作情况正常,村干部之间能团结协作,工作积极主动,能较好的完成镇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两委会”班子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民情访谈工作开展情况
工作组于3月在xx村展开民情访谈及调研工作,先后深入农户进行走访,重点走访了土地矛盾纠纷问题突出的4、6、7社,共走访了农民群众200余户,了解群众疾苦,全面掌握所驻村生产、生活状况。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宣传了中央、省、市、县政策法规,重点宣传了县委、县政府一号文件精神,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接待群众50余人次,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5件,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镇村干部探讨,共同研究了xx村以后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三、xx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农经济意识是制约xx村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在与多数农户谈话中了解到,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对早一点过上宽裕型小康生活则是茫然的和无所作为的。
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小农经济模式上,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
这就从根本上不能挣脱小农经济对他们的约束,不能使他们大胆地勇敢地冲破这个制约去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
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农民的思想狭隘,往往引发农民个人之间和农村群体之间的矛盾。
(二)缺乏农村实用技术,是制约xx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查了解到,xx村青年农民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劳作的多是老年人、妇女,即使有很少部分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但更缺乏农村新的知识和技术。
在走访调查中,农民们普遍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
“想致富、无门路”、“想致富、无技术”。
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成为制约板桥村经济发展的内因。
(三)矛盾纠纷日益增多是影响xx村稳定的主要原因,也成为xx村最突出的问题
导致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纠纷是引发群众矛盾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土地亩均效益的逐年增加,因土地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突出。
xx村2010年玉米制种亩均收入1900元,2011年与xx市xx种业已签订的制种合同中亩保效益达2400元,亩均增加500元。
土地收益的高增长,刺激了土地纠纷的多点发生。
另一方面,全村熟成地人均仅有1.5亩,合荒地人均耕地仅有2.4亩,尤其是4、6、7社耕地更少,有近一半农户人均耕地不足1亩,种植业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部分农户从事劳务输出、货运收入还不错,但仍有部分年龄在50岁以上的农户,一是缺少技术、二是体力有限,外出打工力不从心,只能靠种植业、养殖业维持家用,如果家中有孩子上学,日子就过的紧紧巴巴。
耕地少、打工难成为部分群众制约经济发展的新瓶颈,也是引发部分群众挑起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xx村4、6、7社与xx集团遗留达10年的纠纷、xx村6社群众与倪学兵的土地纠纷日益激化,2010年底至2011年初6社群众多次赴市上上访,虽经过xx镇和工作组的多次协调处理,拟定了处理方案,并通过多次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群众认可了该处理方案,土地纠纷得以化解,但依然为以后的工作留下了弊端。
二是因诉求得不到合理解决引起的纠纷。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也不断增多。
不必讳言,总有些人因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还有一旦发生矛盾纠纷,有些村民不是按照正常的程序要求处理,致使小纠纷变成大纠纷;打官司难,执行更难也是造成矛盾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农村中部分赡养人的法制意识淡薄和道德观念较差,导致赡养纠纷发生。
由于农村老人大多无固定收入,年老体弱需要照顾,因此,有些人把老人当作家庭负担,认为老人吃、住、病都要花钱,对家庭又不能做贡献。
因此把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抛到一边,不顾社会舆论的谴责、不顾老人的感受、不顾法律的规定,推卸法律赋予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致使一些老人在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后,得不到子女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的上照顾,造成赡养纠纷。
(四)部分群众素质不高影响了xx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部分群众在现实中经常曲解法律,有的群众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政策知道,对自己不利的却不知道,或不想知道。
遇到矛盾纠纷,双方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而是钻牛角尖,把法律和政策往自己有利的方面随意解释,以此向对方漫天要价,提出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结果双方都不肯相让,导致矛盾纠纷升级。
有的群众仍存在着“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息”错误观念。
在少数人的出谋献策、指挥、操纵下,纠集民众,闹大事态,群体上访,希望通过激烈的行为引起上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有的群众公然向镇村要低保、要救助,有便宜不占白不占思想严重。
在这一些思想、行为的影响下,致使村上在开展各项公益事业时瞻前顾后,影响和制约了全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xx村发展思路和措施的几点建议
(一)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科技致富。
要通过大力宣传,把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群众心里,要与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各种培训会、示范会、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功能、散发资料、发布信息、现场指导、发挥农村经纪人和种植经营大户的示范作用、发挥土专家的作用等种形式,让农民能从中尽快吸收和掌握农村致富技术,把掌握的实用技术有效地运用在生产和经营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使农民能更多地得到实惠,尽快在经济收入上有一个较大提高。
(二)加强农村能人队伍建设。
在这方面,我们觉得应该不拘一格选用人才,把一些思想素质好、能力水平高、带头致富经验足、公道正派的贤人、能人、年青人重点扶持,积极发挥好他们带头人的作用。
引导他们找准发展路子,使他们能够立足实际、瞄准市场、因地制宜带领农民致富。
引导农民从“围着政府转”变为“围着市场转、跟着能人干”。
(三)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xx村有劳动力1287人,外出打工的只有600人,仅占47%,劳务输出收入415万元,占总收入的18.1%,且都是从事非技术工种,而这53%的富余劳动力在家也是一半劳动一半休息,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就业难度之大。
导致其主要原因就是农民的自身素质不高,就业观念差,没有就业技能。
针对此情况,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更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就业观念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还要搞好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促进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四)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五、调研中的几点思考
(一)尽快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问题的矛盾焦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
(二)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好的事,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时间过程。
因此,在着力解决的过程中,要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策划方案,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制定实施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
(三)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组织和部门。
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的统一,齐心协力;工作上的相应支持配合,共同努力;措施上的坚强有力;政策上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做到各项系统配套到位,相互促进,发挥出应有的综合效能,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部 下基层 创先争优 主题 实践 活动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