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 文档编号:8991858
- 上传时间:2023-02-02
- 格式:DOCX
- 页数:64
- 大小:55.55KB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项施工技术方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专项施工技术方案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第一节编制说明
一、本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是根据省道临午线蒲县黑龙关—午城接
国道209线午城—大宁县城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以及我公司考察所获得的调查资料和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设计、施工规范、规程编制而成。
二、本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是以我公司成熟的施工管理技术、科研成果、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资金投入能力及多年来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第二节编制依据
本专项施工技术方案的编制是以施工现场勘察资料结合实际线路区域地质、水文情况,地方材料分布情况,施工道路以及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劳动力和管理水平,同类工程实际施工经验和经济效益等,并以下列文件及资料为依据:
1、省道临午线蒲县黑龙关—午城接国道209线午城—大宁县城段改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F50-2006)
6、《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第二章不良地质条件下有潜在危险性的土石方开挖
本施工段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路基宽度采用23米。
其中行
车道为双向4车道,每车道宽度为3.5米;中间带宽度为3.0米;(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米;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0米);硬路肩宽度为
2.5米(含0.5米右侧路缘带);土路肩宽度为0.5米。
路基超高方式为中央分隔带保持水平,两侧行车道各自形成独立超高体系,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土路肩、硬路肩和行车道横坡保持一致。
整体式路基采用双向横坡,无超高路段行车道、硬路肩及土路肩路拱横坡均采用2%。
一、施工组织:
本项工程由项目经理刘建伟全面负责,项目总工韩书斌负责技术指导,工程一队队长刘联兵负责实施。
施工技术员李志平负责现场施工作业。
施工协作队林海20人具体操作。
试验检测由贾胜国负责,工程质量自检由质量安全部段涛负责。
二、机械组合:
挖掘机三台、推土机三台、装载机三台、自卸车二十五部、洒水车两部、光轮压路机两台、振动压路机三台、小型打夯机两台、发电机两台。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1、路堑土方开挖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开挖截水沟→路堑土方施工→运输至指
定地点(填筑段或弃土场)
2、路堑石方开挖
施工准备→开挖(爆破)→运输至指定地点(填筑段或弃土场)
四、施工方法
(一)路堑土方开挖施工
1、针对不同路段,不同开挖深度,采取不同的开挖方式,对于开挖深度小于8M的浅路堑,以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一次开挖到位;对于开挖深度大于8M的路堑采用混合式开挖,先沿路堑纵向挖一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按图纸设计台阶位臵进行分台阶开挖,以利于台阶位臵控制,对于开挖深度大于20M软弱松散岩质路堑采用分层开挖,每开挖完成一级按图纸要求防护一级,路堑开挖采用挖掘机挖土,推土机推土自卸车运输的方式进行,开挖过程中,经试验合格的填筑土运至施工现场填筑,对难以晾干、压实的不宜作为路堤的填土,运至弃土场进行处理。
2、在土方开挖遇到地下水时,及时进行挖沟排水,降低地下水
位。
3、路堑土方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成型路基整理,首先进行路
床底部测量,然后依据测量成果按设计标高整平路床,若路床碾压后,密实度达不到规定要求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换填、翻晒或设盲沟降水处理。
4、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
时,将路床深度内的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
5、边坡修整:
路堑边坡按设计要求开挖,坡度一次性开挖到位,
然后人工配合机械挂线整修,做到坡面直线顺适,曲线圆滑,无坑凹、
鼓肚现象,严禁贴坡,以满足大面积平整度要求。
(二)路堑石方开挖施工
1、施工准备
路基石方开挖,首先对路基石方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详
细的调查,通过取样,试验确定岩石的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
度,做好施工测量工作,用白灰标出开挖线,并在附近增设临时水准
点,以方便施工。
2、施工方法
根据岩石程度和实际情况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以及无声爆破剂爆破,根据取样,试验确定岩石类别,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用挖掘机直接进行开挖,对不能使用机械的石方,采用爆破法开挖,
自卸汽车运输至指定地点。
对爆破法开挖的岩层,为保证坡体的稳定,选用中小炮爆破,对风化较为严重,节理发育或岩层形状对边坡稳定不利的石方,采用小型排炮微差爆破。
(1)爆破法开挖石方程序
施爆区管线调查→炮位设计与设计审批→配备专业施爆人员→用机械或人工清除施爆区覆盖层和强风化岩石→钻孔→爆破材料与试验→炮孔(或坑道、药室)检查与废渣清除→装药并安装引爆器材→布臵安全岗和施爆区安全员→炮孔堵塞→撤离施爆区和飞石、强地震波影响区的人、畜→起爆→清除瞎炮→解除警戒→测定爆破效果
(2)炮眼位臵选择
炮位设计应充分考虑岩石的产状、类别、节理发育程度;避免在
两种岩石硬度相差很大的交界面处设臵炮孔;非群炮的单炮或数炮施爆,炮孔选在抵抗最小,临空面较多,且与各临空面大致距离相等的位臵,同时为下次布设炮孔创造更多的临空面;群炮炮眼间距根据地形、岩石类别、炮型等确定,并根据炮眼间距、岩石类别、地形、炮眼深度计算确定每个炮眼的装药量和炸药种类。
对于群炮分排或分段采用微差爆破。
非群炮单炮或数炮施爆,炮眼方向与岩石临空面大致平行,一般情况按岩石外形,节理,裂隙等情况,分别选择正炮眼、斜炮眼、平炮眼等。
(3)炮眼深度和间距的计算
根据岩石的坚硬程度而决定,可按下式计算:
L=C×H
式中:
L—炮眼深度(㎝)
H—爆破岩石的厚度,阶梯高度(m)
C—系数,坚石为1.0~1.15,次坚石为0.05~0.95,软石为0.7~0.9
炮眼间距:
用排炮爆破时,同排炮眼的间距,视岩石的类别,节
理发育程度,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a=b*w
式中:
a—炮眼间距(m)
W—最小抗线(m)
b—系数(采用电雷管起爆为0.8~2.3,采用火雷管起爆
为1.2~2.0)。
(4)开挖石方边坡的整修
挖方边坡从开挖面自上而下分级清刷边坡,每下挖2-3m,立即对新开挖边坡刷坡,对于软质岩石边坡用人工清刷,对坚石和次坚石使用炮眼法,裸露爆破清刷边坡,并清除危石、松石,然后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防护。
(5)开挖后石方路槽的整修:
当开挖石方地段边坡整修结束后,立即进行路槽整修,首先进行原地面左、中、右三点桩位测量,依据设计高程计算出各桩位填挖高度,依据各桩位填挖高度按测量成果人工挂线,配合机械整平,若开挖后个别部位过高,则采取二次解炮或人工凿平,过低则用开挖后的石渣填平并碾压密实,直至符合路基各项指标要求为止。
3、施工安全
(1)爆破作业
爆破作业及爆破器材的运输、加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爆破
安全规程》的要求执行。
①爆破器材应由装炮负责人按一次需要用量提取,随用随取。
放
炮后的剩余材料应专人检查核对后及时交还入库。
②装药要符合下列规定:
a、装药前,非装药人员全部撤离装药地点,装药区内禁止烟火。
装药完毕后,检查记录装炮个数和地点。
b、起爆药包在现场装药时制作。
c、不得使用金属器装药,遇大雾、黄昏、夜间和雷雨天时停止
爆破,夜间爆破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雷雨天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
d、在有车通过的路段,确定爆破前事先与有关运输部门取得联
系。
(2)作业安全
①开挖时定期对坡面坡顶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
处理。
②严禁在松动危石下方作业、休息和放臵机具。
③路堑开挖危及到运输道路及建筑物时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④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要系在牢固的物件上;临边
作业要设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4、环境保护
(1)爆破根据岩性、产状、边坡高度选择适当爆破方法,严格控制药量。
爆破后要达到边坡和堑顶山体稳定,避免诱发地质灾害。
(2)在复杂地段进行爆破作业时(附近有电线、构造物等),采取控制爆破措施,必须保证炮眼堵塞质量,爆破前将炮口加以覆盖,对需要保护的建筑物予以遮挡,防止震裂和损坏。
(3)废弃石渣按施工图规定地点妥善处理,不得破坏周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五、注意事项
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2、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
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
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3、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
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
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才可使用。
4、粉质土不能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
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5、爆破器材应由装炮负责人按一次需要用量提取,随用随取。
放炮后的剩余材料应专人检查核对后及时交还入库。
6、装药前,非装药人员全部撤离装药地点,装药区内禁止烟火。
装药完毕后,检查记录装炮个数和地点。
7、不得使用金属器装药,遇大雾、黄昏、夜间和雷雨天时停止
爆破,夜间爆破时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雷雨天时要迅速撤离危险区。
8、在有车通过的路段,确定爆破前事先与有关运输部门取得联
系。
9、高空作业时必须系安全带。
安全带要系在牢固的物件上;临
边作业要设防护围栏和安全网;高空作业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三章滑坡和高边坡处理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K65+520-K67+720为路堑段,边坡开挖高度最高达八级台
阶。
设计采用逐级台阶开挖支护,边坡坡度较陡,坡率从下至上分别
为1:
0.5、1:
0.75、1:
0.75、1:
0.75、1:
0.75、1:
1、1:
1、1:
1,
K65+418-K65+645段与K66+265-K66+710段平均高度均为边坡防护主
要17.5米,防护方式为护面墙框架,框架内设臵植草土袋,
K66+880-K67+222段与K67+322-K67+332段平均高度为8米、
K67+222-K67+322段平均高度23.7米,防护方式为路堑墙+格宾网防
护。
二、主要工程项目
本项目中无滑坡地段;高边坡防护主要工程项目包括:
护面墙及路堑墙+格宾网防护。
三、施工组织
本项工程由项目经理刘建伟全面负责,项目总工韩书斌负责技术指导,工程一队队长刘联兵负责实施。
施工技术员李志平负责现场施工作业。
施工协作队林海20人具体操作。
试验检测由贾胜国负责,工程质量自检由质量安全部段涛负责。
四、机械组合
挖掘机两台、推土机三台、装载机三台、自卸车十五部。
五、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表土清理→边坡开挖→路堑墙砌筑→格宾网施工→检测
(二)施工方法
高边坡施工要求边挖边支护,即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不得一次
开挖到底。
为加强对高边坡的防护强度,设计图纸中采用了路堑墙+
格宾网组合式防护形式。
首先,在最上级边坡开挖完成后,先施工边
坡格宾网,然后逐级进行边坡支护,第一级用路堑墙防护边坡。
为保证高边坡开挖及支护施工安全,边坡开挖及支护应避免在雨
季施工,尽量在雨季来临之前施工完毕。
1、施工测量
(1)平面
利用控制点,用全站仪校核各控制点的位臵是否正确。
校核完毕后再测出细部尺寸。
(2)高程
利用本工程附近的高程控制点,使用水准仪往上传递高程,总的高程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2、人员、设备配备
(1)根据的实际需要,需配备2名专业施工测量人员。
所有施工测量人员均持证上岗,所有施工测试人员必须认真负责,在施测过程中认真做好自检、互检。
(2)所需设备如下表示,所有测量设备均检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3、土方工程
(1)施工条件
①施工前与建设单位联系,摸清场地及周边地下各种障碍物(含
原有障碍物等),在接到相关单位书面通知后方可施工。
②测量准备
根据测量人员提供的平面控制网,放出开口线。
③机械准备
土方工程准备2台挖掘机开挖。
(2)施工方法
本工程的土方工程选用2台反铲挖掘机,根据土质情况及施工现
场情况开挖。
放样后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4、路堑墙砌筑工程
(1)砌筑前,对放好的线进行复查,位臵、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进场石料的规格、尺寸、颜色进行试排、铺底,确定组砌方法。
(2)组砌方法应正确,料石砌体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料石基础第一层用丁砌。
路堑墙长度按设计要求设臵沉降缝,设计如无要求时每10米设臵一道变形缝。
(3)片石砌体采用的石料保证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用于表面的石料,尚应色泽均匀,以求美观。
石料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除干净。
片石砌体的第一层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片石砌筑。
5、锚杆框架施工
(1)锚杆孔测量放线
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将锚杆孔位臵准确测量放线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
锚杆的位臵须按等分坡面的长度进行放样,其间距可适当调整。
如遇既有坡面不平顺或特殊困难场地时,需经设计
监理单位认可,在确保坡体稳定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定位精度或调整锚孔定位。
(2)钻孔设备
钻孔机具的选择,根据锚固地层的类别、锚杆孔径、锚杆深度、
以及施工场地条件等来选择钻孔设备。
(3)钻机就位
利用φ50mm脚手架杆搭设平台,平台用锚杆与坡面固定,钻机用三脚支架提升到平台上。
锚杆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杆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
(4)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杆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
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它意外事故。
(5)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
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
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6)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
为确保锚杆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
为确保锚杆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7)锚杆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达不到设计孔径。
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
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
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臵排水孔处理。
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8)锚杆孔检验
锚杆孔钻孔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杆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
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9)锚杆体制作及安装
锚杆杆体采用φ16螺纹钢筋,锚筋尾端防腐采用刷漆、涂油等
防腐措施处理。
锚杆端头应与框架梁钢筋焊接,如与框架钢筋、箍筋
相干扰,可局部调整钢筋的间距。
安装前,要确保每根钢筋顺直,除锈、除油污,安装锚杆体前再次认
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杆体放
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杆长度,计算孔内锚杆长度(误差
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六、注意事项
1、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
放空,砂浆喷出伤人。
2、施工操作人员的皮肤避免与速凝剂等直接接。
施工过程中指
定专人加强观察,定期检查锚杆抗拔力,确保安全。
3、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其端部3天内不得悬挂重物,在砂浆凝固前,确实作好锚杆防护工作,防止敲击、碰撞、拉拔杆体和在加固下方开挖;粘结锚杆用水泥砂浆强度达到80%以上,才能进行锚杆外端部施工。
第四章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本段桥梁有3-16m中桥一座,2-13m小桥一座,1-10m板通一座,均为直径1.5m钢筋砼灌注桩基础,其中:
中桥桥墩桩基200m/8根,桥台桩基228m/12根;小桥桥墩桩基72m/4根,桥台桩基216m/12根;板通桥台桩基180m/12根。
一、施工组织:
本项工程由项目经理刘建伟全面负责,项目总工
韩书斌负责技术指导,工程二队队长张军文负责实施。
施工技术员贾
文波负责现场技术作业。
施工协作队李家国50人具体操作。
试验检
测由贾胜国负责,工程质量自检由质量安全部段涛负责。
二、机械组合:
钻机一台、吊车一辆、强制式搅拌机两台,砼运
输车两台、钢筋切割机一台、弯筋机一台、电焊机一台、200KW发电
机一台。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钻机就位→护
筒埋设→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灌注水下砼→检验。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根据本标段水文地质情况,采用冲击钻成孔,吊车垂直起吊钢筋
笼,并分节焊接整体入孔。
工程开工前,对桥梁的墩柱位臵的原地面
进行测量,核实图纸设计的坐标、基础标高等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对
测量结果作详细记录。
2、施工放样:
复核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符合要求后,测
放出各桩桩位,根据预先测设的测量控制网(点),定出各桩位中心
点。
双向控制定位后埋设钢护筒并固定,以双向十字线控制桩中心。
开钻前先校核钻头的中心是否与桩位中心重合。
在施工过程中还须经
常检测钻具位臵有无发生变化,以保证孔位的准确。
3、护筒埋设
(1)护筒内径宜比桩径大20-40cm。
(2)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
平面允许误差为5cm,竖直倾斜不大于1%,干处实测定位,水域依靠导向架定位。
(3)旱地、筑岛处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分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
(4)护筒高度宜高出地面0.3或水面1.0-1.2m。
当处于潮水影响地区时,高于最高施工水位1.5-2.0m,并采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
(5)护筒埋臵深度根据设计要求或桩位的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臵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
(6)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确保耐拉、耐压,不漏水。
4、成孔
成孔采用钻机钻进成孔,泥浆护壁、泥浆循环出渣。
在钻孔过程中要根据土层情况合理调节泥浆的比重:
在粘性土中成孔时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
在砂土和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采用制备泥浆或在孔中投入泥团造浆;成孔至淤泥层时,由于淤泥本身也有一定的造浆能力,泥浆比重应适当调小;在砂卵石层或容易塌孔的土层中成孔时,加大泥浆比重。
依据土层情况,控制钻进速度。
通过在钻杆上设臵导向环,保证钻孔的垂直度。
成孔施工要以地质资料为指导,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判断正确,处理及时。
5、泥浆处理系统
选取合适位臵设臵泥浆罐,用钢制长槽作泥浆沟,通过轴流泵组
成泥浆循环系统,采用优质粘土配制泥浆。
新制备的泥浆、回收重复利用的泥浆、浇混凝土前孔内的泥浆均
进行物理性能指标测定,主要测定泥浆的粘度、比重及含砂率,符合
规范及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泥浆循环时,泥浆带上来的渣屑流经沉淀池后沉淀下来,泥浆流
进循环池进行二级沉淀,再进储浆池,最后由泥浆泵通过胶管注入孔
中。
6、清孔
当成孔达到设计深度,经监理确认后,开始清孔。
清孔利用储浆
池的泥浆进行泥浆循环臵换出孔内的渣浆,或用抽渣筒抽渣相结合进
行清孔,在清孔过程中不断向孔内泵送优质泥浆,保持孔内液面稳定,
直到孔内的泥浆指标及沉渣厚度≤5cm。
7、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
(1)钢筋要符合质量要求。
(2)钢筋骨架制作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笼加强筋设在主筋内侧,每2米一道,自身搭接部分采用双面焊,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以防运输就位时变形。
(3)钢筋笼骨架吊入用吊车。
钢筋笼骨架上事先安设控制钢筋骨架与孔壁净距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应可靠地以等距离绑在钢筋骨架周筋上,其沿桩长的间距不超过4m。
钢筋笼骨架在吊入后在顶面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固定,防止砼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
支承系统对准中线防止钢筋骨架倾斜和移动。
8、水下混凝土灌注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桩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
混凝土下料采用300导管,导管底距孔底部约30~50cm。
导管内吊放混凝土柱状塞头,开塞前储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初存量才能剪塞,灌注前应检查孔底沉渣情况,浇注过程中埋管深度控制在2~6m,灌注后混凝土
面要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项 施工 技术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