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docx
- 文档编号:28088264
- 上传时间:2023-07-0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96KB
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docx
《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新世纪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摘要:
我国高职教育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认识不到位,专业设置功利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改革滞后,政策不配套和投入难保证等。
在新世纪之初,应在加大宣传、提高认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强建设、准确定位、办出特色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高职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一、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高职教育发展缺乏战略认识
1996年9月1日实施的《职业教育法》,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随后国家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是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遇到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以及家庭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仍存在偏差,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许多人认为高职教育是“二等教育”、“比专科还差”。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职业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力措施,没有充分认识到加速培养高职人才对我国地区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提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专业设置过于追求功利性
几年来,我国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职教育,各校设置了一批高职专业。
在专业设置时,一些高职学院能立足人才市场状况和当地经济发展设置一些新专业。
但是也有两种倾向值得注意:
一是有相当一些高校,不管社会需求状况,盲目设置专业,尤其是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应用、财务会计、国际贸易、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忽视为社会发展提供长远的人力支持,而更多地是从规模效益方面考虑。
二是不顾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
有些学校本来基础就薄弱,师资紧缺,仪器设备和办学场地不足,但仍无视这些现实,想方设法上专业上规模,把学生招进来再说。
3.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趋同于普通高校
长期以来,我国专科教育始终没有摆脱本科压缩型的办学模式,其培养的人才在理论上比本科差,在动手能力上低于中专学生,用人单位反应冷淡。
有些专科学校改为高职后仍难以见到明显成效。
高职教育在探索中发展,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培养模式。
20世纪80年初所办的职业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慢慢地又办成了普通高校。
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的人才无特色、无个性,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4.教学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高职教育普遍没有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学科型、知识型教学模式。
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尚未很好地建立。
按1∶1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不能很好地落实。
教学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现象明显,一些体现现代化特点的新内容难以进入课程教学之中。
教材改革明显滞后,未能够形成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相适应的教材,除少数专业有统编教材外,大多数专业尤其是新上专业没有反映高职特色。
教学方法不适应现代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要求,参观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新教学方法不能广泛地采用与推广。
教学手段明显落后,一些学校连简单的电教方法都得不到普遍应用,更谈不上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了。
教学改革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5.政策不配套,投入难保证
我国从1996年9月1日实施《职业教育法》以来,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学校的法律地位,但是没有制定配套的实施办法与措施,使得《职业教育法》的真正实施大打折扣。
劳动人事等部门在就业、创业等方面未能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高职毕业生不能享受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发展中国家对教育成本的统计表明,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本的倍。
但我国实际投入却相差甚远,如1997年到2000年,国家拨款用于发展高职教育的费用为800万元,年均200万元。
从普通高校办高职专业、成人高校办高职专业看,普通高校的重点在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上,不重视高职教育,就更谈不上在投入上对高职有所倾斜。
二、新世纪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应对措施
1.加大对高职教育宣传的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
1999年4月26日至30日在汉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明确了“技术与职业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组成部分,应在新时代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职业教育是实现和平文化、有益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以及国际公民意识的有效手段”。
可以说,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十分明确。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广大人民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让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民心目中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位置。
2.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
应树立现代的教育发展观、质量观、价值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的自主性的终身学习观。
我们的社会正由学历社会走向学习化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等概念应运而生,作为学校更应成为形成自主学习机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教育机构。
“职业教育尤其应为加强与基础教育建立密切的联系,为接受各类职业教育者提供继续学习的毫无障碍的通道,而且重点应放在教育与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资格认定和承认以往学习经历上”。
使职业教育面向所有群体,向他们传授知识与技能,使其成为一种基本人权,使其成为所有公民受教育的一条有效渠道。
职业学校还应与企业界及其他经济部门建立一种通力协作的关系。
职业教育还应从过去的教育性价值中摆脱出来,建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眼于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3.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三改一补”来进行的,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短期职业大学以及部分中专学校等4种类型的学校,除专科学校教学基本建设条件相对较好以外,其余3种类型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与发展高职教育有较大差距。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是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要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按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与调整专业。
二是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通过重点建设若干门示范课程推动课程建设,提高课程建设质量与水平;要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评估制度、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课程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法改革,引导教学走出应试教育、学科型教学的困境。
三是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要通过从工程技术人员等实践一线人员中选拔教师,送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聘请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教学任务等措施培养“双师型”教师。
四是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要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方式。
在校内建立实训车间,模拟生产真实环境,让学生在校内进行最基本的训练。
在校外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以满足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开放式教育的实训要求。
五是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高职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要借鉴国外适用的教材,并根据本地区实际,组织力量编写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材。
六是管理制度建设。
要通过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眼于提高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创造性,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运行机制,努力办出特色、提高质量。
同时要认真修订教学管理制度,从而规范教学过程,严格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建设,保障教学质量。
4.准确定位,形式多样,办出特色
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改革与发展,进行准确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从教育类型看,有两个方面要明确。
一是服务面向。
《决定》明确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培养人才。
二是培养规格与要求。
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必要”一方面指用于指导实践、培养实践能力所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指着眼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
对高等职业学院或普通高校的高职专业来说,还应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应当地产业发展需要,使培养的人才立足当地经济发展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
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发出呼吁,“职业教育体系应是开放的、柔性的,并且是以人为本的;不仅向青年学生开放,而且向在职的、失业的以及处于边缘境地的群体提供培训与再培训”。
高职教育应由封闭办学走向开放办学,办学形式要更加多样灵活。
纵观国内外高职教育发展,可以认为,高职院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办学的伙伴关系,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
可采用多种模式办学。
一是管理委员会模式。
由专业行业协会、企业管理层与工程技术人员等组成专业管理委员会,对高职专业建设、发展,专业教学,培养方案等提供咨询、监督、指导,以及协助解决实习训练、兼职教学、指导学生就业等问题。
二是合作办学模式。
由用人单位与学校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共同商定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组织实习,企业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享受学院提供的技术成果与服务。
三是产学研合作模式。
由学院与企业实行教学、科研、生产的全方位合作,企业参与教学、提供科研经费与条件,提供生产基地,学校参与企业项目管理、组织教学、开展科研,共同享受科研成果、生产成果等。
四是合作培训模式。
由学校与企业进行职业培训,为企业成为学习型企业提供教育支持;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提供技术保障;同时,配合再就业工程为社会培训下岗职工等。
[参考文献]
[1]刘京辉.第二届国际职教大会对我国职教教学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
5-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中国高教研究,1999,:
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世纪 高职 教育 发展 面临 问题 应对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