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新.docx
- 文档编号:28711608
- 上传时间:2023-07-19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79.19KB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新.docx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新
课时作业(三十二)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1~2题。
图K32-1
1.图中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
A.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C.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D.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1985年,谢家泽教授正式提出将人类社会圈(后改称为人类圈)作为一个独立的地球圈层。
目前,地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已成为改变全球环境的强大力量。
科学家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平均每年移动的土石方远高于海洋岩石圈形成的速度;受到部分扰动和全被扰动的陆地生态环境已达到73%;近几十年来,生物灭绝的速度也超过了恐龙灭绝的时代。
据此完成3~4题。
3.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最强扰动,主要发生在( )
A.狩猎—采集时期B.农业社会时期
C.工业社会时期D.生态文明时期
4.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 )
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
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
C.东北地区排干湿地、开垦荒地
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
下图反映的是人口与环境发展的一种关系模式。
读图,完成第5题。
图K32-2
5.关于人口数量变化与环境诸要素的相互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随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
B.随人口增加环境污染加剧
C.随人口增加工业产值上升
D.随人口增加粮食产量有所下降
“地球工程”包括:
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工制造巨型“树木”、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等。
2018年10月29日联合国宣布在全球延缓实施“地球工程”。
据此回答6~7题。
6.“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哪种环境问题恶化的趋势( )
A.全球变暖B.湿地丧失
C.物种灭绝D.大气污染
7.依据整体性原理,联合国延缓实施“地球工程”的理由不可能是( )
A.影响到了生物多样化
B.增强了自然灾害风险
C.影响了气候及生态系统
D.增强了太阳辐射强度
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
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商品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9.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0~11题。
图K32-3
10.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
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11.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
2018年11月12日,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和环保部等部委联合召开了“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高层论坛”。
论坛中透露,发改委正在起草低碳经济指导意见,规划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据此回答12~13题。
12.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国际性原则
13.下列措施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是( )
①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 ②推行节能技术 ③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 ④关闭高耗能企业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4.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32-4
(1)图中a、b、c、d曲线表示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A.a—科技B.b—土地
C.c—劳动力D.d—资本
(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
(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____________阶段。
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
(4)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地关系。
15.中国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航程最长的运河,是中华先祖智慧与创造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珍宝。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图K32-5
材料 古代航行在运河上的商人都有向河中扔铜钱敬河神,祈求河神不要发怒保佑平安的传统。
由于航运业的发展,山东运河沿线的临清、济宁、台儿庄(现属枣庄市)等发展成为北方著名的商业和手工业城镇。
近代以来,由于各种因素,沿岸居民在沿河湿地内挖鱼塘、造台地,发展水产养殖和种植业,造成运河淤积,水面萎缩,航运功能几近丧失,运河沿岸也失去往日的繁荣。
近年来,沿岸政府综合整治运河的生态环境,采取了退渔还河、退耕还湿地、发展航运业和旅游业等政策,运河文化和运河经济成为了区域发展的新亮点。
(1)结合材料,指出不同时期人类行为所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2)运河沿岸地区社会经济的衰落与再生历程,对我们有什么思想启示?
(3)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吴爱民处长介绍,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沧州大约沉降了2.4m。
在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量超过2m的区域已达6万多平方千米,占华北平原面积的近一半,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
主要原因是什么?
课时作业(三十三) [第33讲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K33-1
1.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有关a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
A.提供新自然资源B.产生新的废弃物
C.减少污染D.节约资源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3~4题。
图K33-2
3.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
4.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十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
下列叙述中,属于其入选条件的有( )
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6~7题。
图K33-3
6.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②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③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④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③废弃物综合利用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读图,回答8~9题。
中国农村沼气发展空间分异格局图
图K33-4
8.下列关于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沿海高,内陆低
B.南方高,北方低
C.山地高,平原低
D.经济发达地区高,落后地区低
9.江苏—广东地带农村沼气发展水平较低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经济B.原料C.气候D.技术
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市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工作,鼓励农村地区积极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有的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等。
但在一些农耕区仍存在秸秆焚烧现象。
据此完成10~11题。
10.对秸秆焚烧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浪费资源、污染大气环境
B.有效地增加土壤有机质
C.美化环境
D.减少火灾
11.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
A.改善局地气候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D.保护农田作物
下图是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统计示意图,读图完成12~13题。
图K33-5
12.据图分析,发生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特点是( )
A.南方沿海城市地面沉降面积更大
B.最大累积沉降量自北向南递减
C.东部地区分布十分广泛,集中连片
D.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三角洲平原
13.有关地面沉降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基岩和土层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
B.农业用水主要来自地下水,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区”
C.高层建筑物建设时地基不牢是造成沉降的重要原因
D.城市之间地面沉降发生的原因具有关联性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 理想的工业生态系统示意图
乙 某地工业共生体系企业间的
主要废料交换流程示意图
图K33-6
(1)在甲图中补绘表示工业流程的箭头。
(2)乙图中,A、B分别代表两个工厂,其中A是________厂,B是________厂。
(3)生态工业同传统工业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15.江苏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是其中一个典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K33-7
(1)仅用低温榨油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有__________种;用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至少有________种。
(2)按循环利用的方法生产出的服装产品,在欧美市场上非常畅销,原因是什么?
(3)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与普通的生产方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有哪些?
课时作业(三十二)
【基础演练】
1.B 2.D [解析]读图可知,①是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与能量;②是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这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主要环节;③是人类社会对环境的改造作用;④是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反馈作用。
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3.C 4.A [解析]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做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一味地从自身需求出发,盲目的追求征服自然,结果造成人地关系对立,出现了一系列的公害事件。
第4题,四个选项中,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是最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
5.A [解析]读图可知,随着人口增加,资源储量减少,环境污染先加剧后减轻,工业产值先上升后有所下降,粮食产量上升。
【能力提升】
6.A 7.D [解析]从地球工程采取的措施上可以发现,其主要目的是削弱大气辐射,增强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所以可以判断地球工程旨在遏制全球变暖的趋势。
地球工程采取的措施,比如发射反光板到地球运行轨道、人工造云、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都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而不是为了增强太阳辐射强度。
8.A 9.C [解析]绿色消费亦可理解为环保消费,并不是指人们购买、使用绿颜色的物品。
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违背共同性原则,开垦沼泽会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单独包装会浪费资源,使用沼气既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又保护环境。
10.C 11.A [解析]第10题,a由环境指向资源,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b、c由资源指向人口,表示人类社会利用资源进行生产活动;d由人口指向环境,表示人类将生产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
第11题,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的破坏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造成的,属于d阶段;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是在开发资源的阶段产生的。
12.B 13.D [解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为了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所以其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实现煤炭洁净化燃烧、推行节能技术、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关闭高耗能企业都是有利于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措施。
14.
(1)D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在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减弱;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后期成为主导要素;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虽然在下降,但工业文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4)依赖自然,崇拜自然(狩猎文明);利用自然,适应自然(农业文明);开发自然,征服自然(工业文明);守护自然,互利共生(环境文明)。
[解析]第
(1)题,狩猎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劳动力;农业文明阶段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是土地;资本在工业文明阶段早期影响巨大;科技则是工业文明阶段后期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
第
(2)题,工业文明阶段早期,资本影响力最大,到工业文明阶段后期逐渐降低;土地、劳动力的影响在减弱,科技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第(3)题,工业文明阶段是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此时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剧增等问题日益严重。
第(4)题,人地关系思想发展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适应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不同阶段人地关系也不一样。
【选做题】
15.
(1)古代:
地理环境决定论;近代:
人类中心论;近年来:
人地伙伴论。
(2)人类应认识、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合理、适度、有效的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若一味从自身需求出发,忽略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地理环境将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两个角度都可以)
(3)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
[解析]第
(1)题,古代航行在运河上的商人向河中扔铜钱敬河神,祈求河神不要发怒保佑平安表现的是对地理环境的畏惧和依赖,属于地理环境决定论;沿岸居民在沿河湿地内挖鱼塘、造台地,发展水产养殖和种植业,体现的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属于人类中心论;综合整治运河的生态环境,采取了退渔还河、退耕还湿地、发展航运业和旅游业等政策表现为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属于人地伙伴论。
第
(2)题,运河沿岸地区社会经济的衰落与再生历程就是人类认识人地关系过程的缩影,对我们的思想启示是从最科学的角度来阐释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第(3)题,北京、天津、沧州等地沉降最严重的原因是过度开采地下水。
课时作业(三十三)
【基础演练】
1.C 2.C [解析]第1题,对城市垃圾应分类处理,回收利用,焚烧或填埋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不属于循环经济。
第2题,图中显示a过程是废弃物分类处理排放到环境中,会减少污染。
3.B 4.C [解析]从环境问题在我国南方的分布来看,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长江流域;酸雨危害集中在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浙江、福建沿海等地;西南地区、横断山区森林锐减;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等地。
森林锐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并使多种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5.D [解析]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易造成土壤污染,海平面上升易造成土壤盐渍化。
【能力提升】
6.D 7.D [解析]第6题,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属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
第7题,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培育了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8.B 9.A [解析]第8题,直接读图可知,我国农村沼气发展水平空间总体格局是南方高,北方低。
第9题,和湖南、广西等省区农村相比,江苏、广东农村纬度较低,气候适宜,发展沼气的原料和技术水平都不应存在问题,但其沼气发展水平较低,最主要区位因素应是该地经济水平较高,农村使用其他能源较多。
10.A 11.B [解析]秸秆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对其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大气环境。
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利用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充分利用了资源,延长了生产链,增加了产值。
12.B 13.A [解析]据图分析,总体上沿海城市地面沉降的特点是最大累积沉降量自北向南递减。
超采地下水改变了地下基岩和土层的原有应力状态和平衡条件,使得地下基岩和土层的承重能力下降,地面下沉。
14.
(1)画图略(提示:
顺时针方向画箭头)。
(2)硫酸 建筑材料
(3)生态工业把传统的工业活动模式转变成更加一体化的模式,形成企业的共生网络,使一个企业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企业间的能源和资源实现梯级利用。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
(1)题,工厂要实现清洁生产就必须发展生态工业,从原料开采到生产、消费和废弃物的处理都必须形成体系,实现资源良性循环。
第
(2)题,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A是硫酸厂,B是建筑材料厂。
第(3)题,该题主要考查生态工业的突出特点,将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选做题】
15.
(1)1 8
(2)其产品原料为天然植物蛋白纤维,属于绿色产品,对皮肤无刺激。
(3)①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有利于节约资源;②实现了“变废为宝”,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利于保护环境;③实现了农工商紧密结合,有利于促进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④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深度,丰富了产品种类,拓展了产品市场;⑤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收入。
[解析]本题以常熟市大豆产业循环链模式图展示命题情境,考查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解能力。
第
(1)题,用低温榨油的方法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只有一种,就是豆油;用循环利用的方法进行生产,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除豆油外,还有纱、布、服装、啤酒催化剂、食品添加剂、有机肥、饼干等。
第
(2)题,天然蛋白纤维及其相关产品,原料取之于大豆纤维,因此属于绿色产品。
第(3)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题时要突出强调循环经济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地理高三地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新 高中地理 地理 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