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收账款管理.docx
- 文档编号:2894106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27KB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docx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应收账款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应收帐款管理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牛雨农)
摘要应收账款的存在,对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它具有扩大销售,减少库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功效,同时又具有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企业经营成果,加速现金流出,缩短营业周期的弊端。
只有进一步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才能减少或避免坏账的发生,减少坏账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管理现状管理对策
背景
京唐公司作为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多以业务为中心,年度考核指标与市场销售相挂钩,这都在计财部的控制范围之外。
然而,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业务必然走向复杂,管理必然要求规范,财务人员必须平衡各种利益冲突,能做的就是细化自身的核算体系,融入到业务流程中,为公司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找到一个适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的应收账款解决方案。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日常业务流程方面的管理基本功,推动公司向好的方向发展,应该是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目标。
而应收账款的管理,一方面关联着资金,一头关联着销售,财务人员更应该要提高管理方面的认识,提出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案,为领导出谋划策,在数据中分析出有用信息,从而指导公司的业务和经营。
本文探讨了我国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指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需要京唐公司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应收账款收益的最大化。
一、应收账款管理的概念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科目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京唐公司为了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往往会采取先提供服务,后向客户收取款项的方式,比如中集集团订购的集装箱板(SPH-A品种),京唐公司采用收到货物后45天付款的销售方式;中石油集团订购的管线钢(X80、J55等品种),要在产品投入使用工程后,待工程验收成功20天后付款。
在采取这种赊销方式促进销售、减少存货的同时,也会因持有应收账款而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其中主要包括: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三方面。
应收款项过大则流动资金占用过多,直接影响到京唐公司的资金支付能力;若账龄偏长,则容易发生坏账,资金流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2013年,由于政治原因导致中石油的管理层发生震荡,工程迟迟不能开工,从13年开始便形成应收账款,最高金额可达到9752万元,截止到目前为止,仍然存在3860万元。
因此,京唐公司在注重资金和成本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意义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京唐公司的钢铁产品正常情况下采取的是先款后货的销售方式,即与客户签订合同后,客户须先支付货款,然后再由京唐公司安排生产。
但由于市场原因,京唐公司慢慢开启了定金订货、寄售补货等先货后款的销售方式。
在这种销售方式中,钢铁产品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销售已告成立,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能产生企业流动资金垫付其他款项的情况。
京唐公司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人员开支,从而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的实施,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赊销业务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
应收账款带来了销售收入,但并未实际收到现金。
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等,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而流转税是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的形式交纳。
(2)所得税的支出。
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4)经营费用的支出,虽然企业不能按时收回应收账款的现金,但是每个月需要支付给职工的福利和在经营过程中必要发生的费用,如:
职工工资,保险,业务招待费,房屋租金,水电费,物业费等费用,都是必须以现金形式支出的。
(5)对企业营业周期的影响。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天数之和。
由此看出,销售与收款的时间差一定要控制的合理,不合理的应收账款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二、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既有我国的信用环境状况的影响,又有企业自身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对应收账款的风险性认识不足。
为了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没有设置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在事先未对付款人的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采取与客户签订短期的、一定赊销额度的销售合同来吸引客户,扩大其市场份额,造成应收账款管理责任“真空”。
于是产生了较高的账面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的问题,因此形成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三角债”现象突出,成为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表现形式。
(二)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在企业中,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企业的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
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的上升。
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的销售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财务核算粗放、对账不及时
由于经营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发生误差的可能,所以,经营过程中债权债务的双方就经济往来的未了事项进行定期对账,可以明晰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然而有的企业由于和客户对账不够及时,有的及时对了账,但只是口头上的承诺,并没有形成合法有效的对账依据。
(四)信用管理薄弱
一些企业根本没有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的责任只是有财务或业务等部门兼管,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信用政策如何制定?
信用额度如何授权?
客户的资信程度如何?
目前对方经营形势处于什么状态?
被占用的资金风险多大?
形成逾期的原因是什么?
是恶意的逃债还是临时的财务困难或是确无偿债能力?
都不得而知。
(五)应收账款管理责任部门不清
一些企业为了改变应收账款风险无人负责的局面,将应收账款的收账责任划定在销售部门里,这种现象在企业实行销售承包制或销售买断制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有些企业将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划归到企业财务部门,这更是一种管理上权责不分的表现。
财务部门的责任是进行财务管理,其活动内容主要是对企业融资、投资和利润分配活动的统筹规划和安排。
三、应收账款的管理措施
(一)建立信用管理部门及客户资信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1、设置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
企业应设置在总经理直接领导下相对独立的资信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职能是对客户的信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管理。
2、建立客户资信管理体系,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等级
客户的资信等级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
企业可以通过与客户的日常交往,通过公共信息渠道及利用专业机构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等获取相关资料,然后对获取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客户数据库,科学评估客户的资信等级,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在销售时采取不同的信用政策。
例如:
客户档案中应包括:
客户名称、联系电话、联系地址、业务负责人、法定代表人、营业执照登记号、纳税人代码等。
除上述基础资料外,还需着重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本实力以及历史往来记录等,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
等级可分为A、B、C三等,A级为规模较大、历史往来记录较好或盈利能力和短期偿债能力较好的企业;B级为资产状况和财务状况一般,有一定资产作抵押,在以往交易中经催收能结清货款的企业;C为信誉差、财务状况差、又无资产抵押的企业。
但需注意的是,信用等级并非一成不变,最好能每年作一次全面审核,以便于能与客户的最新变化保持一致。
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企业在销售时就要采取不同的销售策略及结算方式,A、B类客户都可采取赊销方式,只不过是在赊销额和期限上有所区别,赊销额度的确定可根据收益与风险对等原则、客户营运资本净额的一定比例或客户清算价值的一定比例来确定。
在信用期限的确定上,企业可根据行业惯例进行,或者是采用边际收益法和净现值流量法来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限,但一定要以增加的收入大于相应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成本为标准。
对于C类客户,一律采用现款交易或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进行货款结算,决不能为了单纯地提高销售额而去迁就客户提出的不合理要求。
一般地,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会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若在规定期限内付款的话,可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无非是希望客户能尽早支付货款,但要注意把握好度,即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宜。
3、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信用条件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
主要包括:
(1)信用期限
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
企业产品销售量与信用期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毛利。
信用期限越长,越有利于销售,但机会成本会增加,收账费用会增加,坏账损失也会增加。
例如:
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即此企业的信用期为50天。
信用期过短话,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放宽信用期间,所得的收益有时会因延长信用期后产生的费用造成利润的减少,甚至将所有的利润抵消。
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确定出恰当的信用期。
(2)现金折扣率
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
现金折扣有利于应收账款的尽快收回。
当然应将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与付出的现金折扣成本结合起来考察。
如果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绰绰有余地补偿现金成本,企业就可以采取现金折扣或进一步改变当前的折扣方针,反之,现金优惠条件便被认为是不恰当的。
例如:
“2/10,n/45”,表示若客户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
在此,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
(二)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管理
1、建立赊销申报制度
企业应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赊销申报制度,严格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
如客户要求延期付款时,销售部门经办人员须填制赊销申报单报资信部门审核,资信部门在对客户资信情况调查后,作出赊销决策,在赊销申报单上签署意见,并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
财务部门根据合法的、手续齐全的凭据方可列账,应收账款列账后,申报部门的负责人及经办人员就成了该笔款项的责任人,并在资信部门的配合、监督下对款项的回收负全责。
2、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
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
主要内容应包括:
(1)明确划分责任范围;
(2)明确规定各责任人的职权范围;(3)明确规定隐瞒、变更应收账款事项应负的各种责任;(4)明确规定由于资信部门人员徇私舞弊,调查不实而产生坏账应负的责任;(5)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
所有的赊销业务,均需经过有审批资格的人员审批后,方可进行。
实行“谁审批、谁负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有明确的责任人,以便于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及减少坏账损失。
指定专人负责应收账款,规范基础记录。
及时分类客户资料,存入客户档案。
关注客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监控其变化,及时提醒客户尽早付款。
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负责人,便于负责人适时采取相应措施。
建立内部考核责任制,将应收账款金额与相关业务负责人的工作业绩挂钩,他们要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坏账承担一定比例的经济责任,各经办人员各负其责,要求对每笔业务进行追踪、监督,并与其薪酬挂钩,直到收回资金为止。
3、做好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加强催收力度
首先,企业财务部门应按赊销客户名称进行明细核算,定期统计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资信部门也要经常计算账款回收期、账龄结构、逾期账款率、坏账率等指标,并将结果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为评估、调整客户的信用等级、信用政策提供依据。
其次,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向客户寄送对账单,对账单应由双方供销当事人和财务人员确认无误并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
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处理,对于逾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应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账龄分析。
最后,信用管理部门在账龄分析的基础上,经过追踪、核查,进一步将逾期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分为A,B、C三类,对于不同类别的应收账款应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催收。
催款措施主要包括:
信函通知、电话催收、派员面谈、诉诸法律。
在使用这些措施时,应区别对待。
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批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
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
不再对其赊销,通过信函、电讯或者派员前往等方式进行催收,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
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
企业讨债时应尽量使讨债费用和坏账损失的总和最小,并区别债务对象。
宽严相济,将收账与促销相结合。
4、总量控制,分级管理,建立货款催收牵制制度
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最大限度减少个别销售人员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同时建立回款奖励制度,坚持谁销售谁收款谁拿奖的原则,及时考核兑现。
遇到客户有可能发生偿债风险时,采取风险预警和时时、层层上报机制,在充分了解、调查、详细记录客户风险状况的情况下,由主管、经理等参与分析,及时对下属申报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协助。
5、严格按会计制度办事,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财务人员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进行及时清算、对账等工作,工作岗位设置中也要注意不相容职务的分离,达到控制的目的。
同时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或其它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金。
(三)实行科学的合同管理,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除现金收入以外的供货业务都应该签定合同,主要的供货业务应使用统一的合同文本,合同要素要齐全具体,特别是收款期,延付的具体违约责任等应清楚,准确,只有这样才能用法律武器尽可能的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四)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进行实行风险转移
1、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
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资产。
可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等应收票的形式,这样一来,即可以满足客户不能收货即付现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企业产生坏账的风险。
而且应收票据也具有更强的索取权,可在未到期时向银行贴现,也可以背书转让,。
企业不能及时回收账款时,可以考虑将其转化为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帐损失的发生。
2、对象上的转移
以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企业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
目前,这种作法已在一些西方国家实行。
3、方向上的转移
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企业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从而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
四、总结
既然企业发生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那么其管理的目标就是求得利润。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因此,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也必须围绕着如何提高企业价值,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开展和进行。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
而投资肯定要发生成本,这就需要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只有当应收账款所增加的盈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如果应收账款赊销有着良好的盈利前景,就应当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
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
全过程体现在建立信用管理机构、收集客户信用资料、分析评价客户的信用状况(主要是对客户提交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针对销售的内部控制制度、应收账款回收、应收账款保全和呆账催收;全方位体现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单纯是销售部门或者财务部门的事务,而是集合了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会计部门和法律事务以及内部审计等相关部门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实现应收账款收益的最大化,以提高企业的赢利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树兰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及对策《云南经济日报》
2、王晶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措施《中国审计报》
3、王玉芬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山西经济日报》
4、梁敏芳如何解决应收账款之难题《中国财经报》
5、陈显兰企业走出应收账款困境的思考《四川会计》
6、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税收与企业》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应收 账款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