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资料版本黄鳝养殖技术资料.docx
- 文档编号:28821839
- 上传时间:2023-07-20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61.08KB
养殖技术资料版本黄鳝养殖技术资料.docx
《养殖技术资料版本黄鳝养殖技术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技术资料版本黄鳝养殖技术资料.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养殖技术资料版本黄鳝养殖技术资料
目录
第一节形态特征1
1、黄鳝的外部形态有何特征?
1
2、黄鳝的内部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
1
第二节生活习性2
3、黄鳝的地理分布情况怎样?
2
4、黄鳝对温度有何要求?
3
5、黄鳝需要光照吗?
3
6、养黄鳝必须要用泥土吗?
4
7、黄鳝对水深有何要求?
4
第三节食性及生长5
8、黄鳝会大吃小吗?
5
9、黄鳝的消化系统有何特殊性?
6
10、黄鳝喜欢吃什么样的饲料?
7
11、黄鳝的吃食有何显著特点?
7
12、黄鳝对配合饲料有何特殊要求?
8
13、黄鳝的摄食方式如何?
9
14、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9
第四节繁殖10
15、什么是黄鳝的性逆转?
10
17、黄鳝一年产卵几次?
11
18、黄鳝的产卵量有多大?
11
19、黄鳝的繁殖有何特性?
12
20、黄鳝繁殖时的雌雄配比如何?
13
21、黄鳝是如何繁殖幼苗的?
13
22、哪些地方适宜修建养鳝池?
14
23、哪些地方适合建土池?
14
24、何谓“临时土池”?
14
25、建土池需要砌砖吗?
15
26、土池的四壁如何处理?
15
27、成鳝土池的水草如何铺设?
16
28、如何设置食台?
16
29、种鳝繁殖用的土池应如何修建?
17
30、鳝苗培育土池如何建造?
17
第五节标准水泥池的修建18
31、水泥池养鳝有哪些优缺点?
18
32、水泥池建多大为宜?
18
33、水泥池的深度如何确定?
19
34、建水泥池有些什么基本要求?
19
35、养殖池的供水系统如何设计?
20
36、养殖场的排水沟如何设计?
20
37、养殖池的排水系统如何设计?
21
38、鳝池如何增设防逃设施?
22
39、养鳝场如何增设防逃设施?
22
40、如何消除新建水泥池的碱性?
23
41、如何移入和培植水草?
23
42、繁育池内的泥土如何堆设?
24
43、楼顶可否建池养鳝?
24
44、楼顶鳝池的建造应注意些什么?
25
45、什么是正确的养殖方法?
26
46、要迅速的掌握正确的养鳝技术有无捷径可走?
27
47、暂养黄鳝如何多赚钱?
28
48、暂养黄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0
第六节黄鳝的采购运输及筛选31
49、如何选择正确的采购途径?
31
50、收购的黄鳝在识别和运输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31
51、如何设立观察池和如何观察?
32
52、哪些方式捕捉的黄鳝用于暂养效果较好?
34
第七节暂养黄鳝的日常管理及黄鳝的催肥34
53、暂养黄鳝有哪些较好的养殖方式?
34
54、如何确定放养密度?
35
55、养鳝池中需要放养泥鳅吗?
35
56、如何较好地解决黄鳝的饲料?
36
57、配合饲料养鳝有何优势?
37
80、网箱养鳝在冬季如何管理?
49
81、何为"休稻养鳝"?
50
82、为何要开展"休稻养鳝"?
50
83、稻田养鳝有哪些突出矛盾?
51
84、"休稻养鳝"有哪些优势?
51
85、如何进行"休稻养鳝"?
52
第八节鳝种的引进及投放53
86、何时引进鳝种为宜?
53
87、引进的鳝种如何投放?
53
88、引进鳝种如何饲喂?
54
89、黄鳝如何“自然繁殖”?
54
90、仔鳝为何要专池培育?
55
91、仔鳝苗如何培育?
55
第十节发病原因56
92、野生黄鳝为何难养?
56
第十一节疾病防治对策57
93、如何减少黄鳝发病?
57
第十二节生态养殖58
94、什么是EM有效微生物?
58
95、EM在黄鳝养殖中有何具体作用?
59
96、EM在黄鳝养殖中具体应如何使用?
59
97、EM在蚯蚓和蝇蛆的养殖中有何具体作用?
60
98、水源不足时,如何利用EM进行废水利用?
61
99、如何识别黄鳝是否生病?
61
100、防治鳝病常见的用药方式有哪几种?
62
学习掌握黄鳝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实施相应养殖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在未具体涉及养殖技术前,有必要对黄鳝的生物学特性作一概略介绍。
第一节形态特征
1、黄鳝的外部形态有何特征?
黄鳝体形细长,前段呈圆筒状,后段较侧扁,尾端渐尖细,外观似蛇形。
与一般鱼类相比,黄鳝体表无鳞,属无鳞鱼。
外观看不到背鳍、臀鳍,也没有胸鳍和腹鳍。
黄鳝头大,眼睛小。
鳃严重退化。
体色有黄色、棕黄色、青黄色、青棕色、棕红色、泥黄色等,有的全身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其体色因生活环境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
腹部色淡偏白。
游动时主要靠肌节有力伸屈,作波浪式泳行。
黄鳝上下颌较长,口裂深,能吞食较大食物。
2、黄鳝的内部结构有哪些主要特征?
黄鳝全身只有一根脊椎骨,无肌间刺。
腹腔膜褐黑色。
肠短,无盘曲,短于体长,具肉食性鱼类相似特征。
肠中段有一缩小处,将肠分为前肠和后肠。
体内无鳔(即鱼泡),因而黄鳝不能像其它鱼一样停留在任意水层。
黄鳝的鳃、口咽腔和皮肤都具有呼吸功能,可直接呼吸自然界的空气,因而可离水较长时间而不会死亡。
黄鳝的鳃丝很短,在夏季等水温较高,黄鳝的代谢旺盛时,黄鳝常常将头伸出水面,张口吸入空气,依靠口咽腔直接进行呼吸;而黄鳝冬季低温冬眠时,则主要依靠皮肤进行微弱的呼吸。
黄鳝的心脏离头部较远,约在鳃后5厘米处。
第二节生活习性
3、黄鳝的地理分布情况怎样?
黄鳝属亚热带鱼类,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及南部的中国、朝鲜、日本、泰国、越南、绚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全国各水系都有出产,但以长江流域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及珠江流域的广东、广西资源量最丰富。
但是,由于黄鳝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和开发利用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各产区的人工大量捕捉,一些地区甚至发展到使用剧毒农药进行毁灭性捕捉,加之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我国的黄鳝野生资源由60年代的每亩年产6公斤下降到每亩年产量不足0.5公斤。
国内目前除四川、湖南、湖北尚有一定数量分布,其它地区的野生黄鳝资源已被大量破坏。
据江苏淡水研究所的有关专家预言:
4-5年后野生黄鳝资源将可能步野生甲鱼、螃蟹、乌鱼、鳗鱼等后尘,野生资源奇缺而只能主要依靠人工养殖供应市场。
4、黄鳝对温度有何要求?
黄鳝属冷血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适宜黄鳝生存的水温为1-32℃,适宜黄鳝生长的水温为15-30℃,最适黄鳝生长繁殖的水温为21-28℃,此时摄食活动强,生长较快。
水温低于15℃时,黄鳝吃食量明显下降,10℃以下时,则停止摄食,随温度的降低而进入冬眠状态。
当水温超过30℃以上时,黄鳝行动反应迟钝,摄食停止,长时间高温或低温甚至引发黄鳝死亡。
黄鳝具有自行选择适温区的习性,当所栖息的环境水温不适时,黄鳝会自动寻找适宜的区域,当长时间找不到适宜生存的水温环境,就会致使黄鳝的生理功能紊乱,诱发疾病甚至死亡。
在高温状态下,黄鳝频繁伸头出水面呼吸空气,因此,当水面气温过高(高于32℃),同样会对黄鳝的正常呼吸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黄鳝对水温的骤然变化也非常敏感,因而在人工养殖中,若对水温调控不当时常会导致黄鳝患上感冒病。
5、黄鳝需要光照吗?
昼伏夜出是黄鳝的栖息特性之一,这一特性有利于逃避敌害,也是其机体自身保护的需要。
据试验,将黄鳝置于没有丝毫遮荫物的水池中,同时保持水温不变,连续观察几天,黄鳝吃食活动并无异常,但持续10天以上的连续光照,黄鳝表现为烦躁不安,聚集池角翻转,发病率很快上升。
这说明,紫外线对黄鳝具有伤害作用,在人工养殖中,我们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其在阴暗的环境下生活。
6、养黄鳝必须要用泥土吗?
黄鳝依靠泥土打洞穴居是为了达到逃避敌害,避免高温和延续后代的目的,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但这一习性并非不能改变。
实践证明,在养殖池中投放根须丰富的水草代替泥土,是完全可以使黄鳝放弃钻泥而乐意长期栖息于水草丛中。
但笔者通过对其繁殖状况的对比,仍发现无土池中的黄鳝繁殖率不高,故建议大家在进行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鳝苗时,仍采用有土池为佳。
不过,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改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无土繁殖终将取代有土繁殖。
7、黄鳝对水深有何要求?
当黄鳝在摄食、运动和气温较高时,它必须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为主,而其体内却没有其它鱼类的鳔结构。
因此,一旦水位过深,它必须消耗体力游到水表层呼吸,这显然不利于黄鳝的栖息,所以黄鳝一般栖息于浅水区。
所以鳝池水深一般根据黄鳝的大小,以20-30厘米为宜,在深水区域里,如果有密集的水生植物漂浮生长的话,黄鳝便能借助水草而栖息于水面下30厘米以内的区域中,此时池水的深度对黄鳝的生活基本不造成影响。
这就是网箱养鳝时池水深达1-2米,土池养鳝池水深达1米而居然可以正常生长,这主要是漂浮于水面的水草给黄鳝栖息于接近水面的环境提供了方便。
第三节食性及生长
8、黄鳝会大吃小吗?
人们习惯认为黄鳝有严重的自相残杀习性,但据我们实验,在黄鳝喜食的饲料中掺入绞碎的黄鳝肉,则黄鳝就会出现拒食现象,这充分说明黄鳝的自相残杀只有在极度饥饿状态下才会发生。
而且,据我们观察,其大小差距一般要在5倍以上,比如同池饲养的大鳝达50克以上,而小的不足10克。
我们曾在一个养有100克以上黄鳝达50公斤的鳝池内投入50条,条重40-50克的黄鳝,正常投料饲养一个多月,排干池水清理,发现较小的50条黄鳝一条不少,这充分应证了前面论断的正确性。
但同时我们发现,投进去的50条黄鳝比投入前瘦了许多,而且总重量比原来下降了近20%。
而据我们平时投料后的观察,发现个体较小的黄鳝根本不敢上前抢食。
这一情况若持续发生,势必导致同一池的个体悬殊进一步加大。
因此,我们在养殖时一定要实行大小分养,并尽量使其大小个体悬殊不超过一倍。
不少朋友反映他们在山粪池或蓄水池中放入了不少自己捕捉的黄鳝,可到年底捕捞时却发现仅仅剩下可怜的几十条甚至几条,这主要是因环境不科学而导致了黄鳝大量死亡或下暴雨时水位上涨黄鳝逃逸所致,并非仅仅因为黄鳝与其它肉食性鱼类(如乌鱼)一样具有互相残食习性所致。
9、黄鳝的消化系统有何特殊性?
黄鳝的肠道无盘曲,呈直管状,总长度约占体长的五分之四,这一结构与肉食性鱼类的特征想似。
其消化特点是:
对植物蛋白和纤维素几乎完全不能消化,对动物蛋白、淀粉和脂肪能有效消化,因此任何使用植物性饲料饲养黄鳝的企图都是对黄鳝的消化机能缺乏了解的表现。
但另一方面适度植物性饲料的添加可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摄食强度。
黄鳝的新成代谢缓慢,反映在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消化液分泌量少,吸收速率低。
这一特性对养殖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严重抑制了增重速度。
然而这一特性并非不可改变,在定时投喂和人为添加消化促进剂的激活下,消化系统可很快变得极为活跃,就可达到促进进食,增重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10、黄鳝喜欢吃什么样的饲料?
据试验,黄鳝敏感且最喜欢吃食的食物顺序依次是:
蚯蚓、河蚌肉、螺肉、蝇蛆、鲜鱼肉等,黄鳝是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在不同的生长时期,黄鳝的食物组成有些不同:
仔鳝吃食蛋黄、水丝蚓和蚯蚓;幼鳝吃食水丝蚓、蚯蚓、轮虫、枝角类、孑孓;成鳝主要摄食蚯蚓、小杂鱼、螺肉、蚌肉、小虾、蝌蚪、小蛙和昆虫等。
为了解决饲料来源问题和提高增重,幼鳝和成鳝应尽可能及早驯化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11、黄鳝的吃食有何显著特点?
黄鳝吃食有四大显著特点:
一是对蚯蚓的特别敏感性。
黄鳝对蚯蚓的腥味天生特别地敏感。
水中的蚯蚓能被周围数十米远的黄鳝嗅觉到,并且十分喜爱吃食。
所以,我们认为,要成功地养殖黄鳝,就有必要先把蚯蚓养好。
虽然我们不主张主要依靠蚯蚓来养殖黄鳝,但为了达到顺利开食,驯化吃食配合饲料及增进黄鳝的食欲,故我们要求养殖户在开展黄鳝养殖的同时,最好人工养殖一定数量的蚯蚓。
二是贪食性。
由于黄鳝在野生状态下饲料无法得到保证,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因而养成了暴食暴饮的习性。
在人工养殖状态下,尤其是在单一投喂蚯蚓或蝇蛆,在吃食旺季,黄鳝一次摄入的鲜料量可达自身体重的15%左右。
过量的摄入食物往往容易导致黄鳝的消化不良而引发肠炎等疾病。
而对人工配合饲料的摄食则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三是拒食性。
黄鳝的摄食活动依赖于嗅觉和触觉,并用味觉加以选择是否吞咽。
对无味、苦味、过咸、刺激性异味饵料均拒绝吞咽,尤其是对饲料中添加药品极为敏感。
这也是一些养殖者在饲料中添加敌百虫或磺胺类药物等气味明显的药物来治疗鳝病而不见效的根本原因。
四是耐饥饿性。
即使是在吃食的高峰期,黄鳝饥饿1-3个月也不会饿死。
在特别饥饿的状态下,黄鳝体质减弱易诱发疾病和发生大鳝吃小鳝的情况。
12、黄鳝对配合饲料有何特殊要求?
黄鳝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然而摄食机率、强度和持久性则因配合饲料的成份及其制作工艺呈现不同的特点。
能达到使黄鳝稳定摄食的配合饲料的要求是:
具有一定的腥味,细度均匀,柔韧性好,饲料形状为条形。
黄鳝对饵料的选择性较为严格,一经长期投喂一种饵料后,就很难改变其食性。
因此,在饲养黄鳝的初期,必须在短期内做好驯饲工作,即投喂来源广泛,价格适中,增肉率高的配合饲料。
13、黄鳝的摄食方式如何?
黄鳝的摄食方式为啜吸式。
对小型食物张口啜吸吞入,而对大型无法一口吞入的食物即以口咬住或剧烈左右摆动,或咬住食物全身高速旋转,使食物断裂后吞入。
黄鳝主要靠嗅觉、触觉和振动觉觅食。
当食物落入水中或由活饵引起水体振动时,黄鳝游至饵料、猎物,并以啜吸方式将其摄入口中。
14、黄鳝的生长速度有多快?
黄鳝的生长速度受品种、年龄、营养、健康和生态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总的情况是,野生黄鳝在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是非常缓慢的,综合各地的实验观察数据及我们的观察,一般5-6月份孵化出的小鳝苗,长到年底(吃食到11月份停止),其个体体重仅5-10克;到第二年底仅重10-20克;到第三年底体重50-100克;到第四年底体重100-200克;到第五年底体重200-300克;到第六年底体重250-350克;六年以上的黄鳝生长相当缓慢。
体重500克的野生黄鳝一般年龄在12年以上,且极为少见。
国内有资料记载的最大的野生黄鳝为体重3公斤左右。
根据我们的养殖实践,采用优良的品种并配以科学的饲喂方法,5-6月份孵化的鳝苗养到年底,单条体重可达50克左右,能够达到市场收购的大规格标准,完全实现当年养殖当年上市,若第二年继续养殖,则个体体重可达150-250克,第三年可达350克左右,400克以上生长缓慢。
第四节繁殖
15、什么是黄鳝的性逆转?
黄鳝具有极为罕见的生理现象—性逆转。
黄鳝从孵出到产卵,都为雌性个体。
但产卵以后,其卵巢都会慢慢转化为精巢,以后就产生精子而变为雄性。
几乎所有的雌性黄鳝一经成熟产卵后,无一例外地变成了终身雄性。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性逆转”。
16、如何识别黄鳝的雌雄?
据观察,一般野生黄鳝在体长24厘米以下时都是雌性,体长42厘米以上的黄鳝都是雄的,24-42厘米之间的黄鳝有雄的也有雌的。
人工养殖的黄鳝由于营养供应充足且品种有异,而出现超乎寻常的体长,故不能依靠以上标准来作大致判定,而应以年龄来作基本判定:
一般两年龄以内的都是雌鳝,3年以上的一般都是雄鳝。
雌黄鳝头部细小,不隆起,背部是青褐色,没有斑纹花点,有的时候能看见3条平行的褐色素斑;身体两侧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变浅,褐色斑点细密而且分布均匀;腹部呈浅黄或淡青色;腹部肌肉较薄,繁殖时节用手握住雌鳝,将腹部朝上,能看见肛门前面肿胀,稍微有点透明;雌鳝不善于跳跃逃逸,性情较温和。
雄的黄鳝头部相对较大,稍微鼓起,背部一般由褐色斑点形成3条平等的带状纹,身体两侧沿中线分别可见1行色素带,其余的色素斑点均匀分布;雄的黄鳝腹部呈土黄色,个体大的呈桔红色,腹部朝上,膨胀不明显;解剖腹腔,未成熟的精巢细长,灰白色,表面分布有色素斑点,性成熟的精巢,比原来粗大,表面有形状不一样的黑色素斑纹。
17、黄鳝一年产卵几次?
黄鳝为一次怀卵,分批产卵,可产卵1-3次,据我们实践观察,80%左右的黄鳝只产一次卵,有约20%的黄鳝会产两次卵;极个别的黄鳝会产三次卵。
产卵次数多,而总的产卵量却没有增加,因而人工养殖实践中,我们采用口服催产药物的方式,尽可能让黄鳝集中在一段时间内产卵,从而使繁育的鳝苗批量增大,方便集中管理培育。
18、黄鳝的产卵量有多大?
黄鳝是一种产卵量较少的鱼类,每条雌鳝仅怀卵几十粒至几百粒不等。
人工养殖培育的鳝种,由于其开产时较野生鳝个体大,因而其怀卵量相对较大,一般怀孕量可达300-800粒,经人工专育的鳝种,其单条怀卵量可达1000多粒,最高可达2000粒左右,一般的常规鱼类,其怀卵量少则万粒,多则达几十万粒甚至几百万粒,故大多采用人工繁殖鱼苗,而黄鳝的单条怀卵量太少,且催产药物的用量一般为其它鱼类同体重的6倍左右。
进行全人工繁殖的药物和人工成本太高,加之技术性较强,因而国内目前尚没有大批量生产以缓减鳝苗紧缺状态。
19、黄鳝的繁殖有何特性?
同其它许多肉食性鱼类一样,黄鳝在产卵前具有占区筑巢的特性。
一旦即将产卵的黄鳝确定了自己的产卵区域,在一定的范围内,它将会禁止其它黄鳝进入,一旦发现有入侵者,就会发生打斗。
若该鳝不能绝对保卫其产卵区域的安全,则会重新选择产卵区域。
若即将产卵的黄鳝几经选择,均无法寻找到它认为安全的产卵区,那么,它将会不产卵而随着产卵季节的结束而将卵粒慢慢地吸收掉,这种未能产卵的黄鳝会在第二年像其它产过卵的黄鳝一样,逐渐转化成为雄鳝。
为了使黄鳝能够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能够很容易地找到自己的安全产卵区,尽量多让黄鳝产卵,因而在自然繁殖或半人工繁殖时,每平方米鳝池所投放的种鳝不要超出10条。
黄鳝只能从雌性转变为雄性,而不能从雄性再转化成雌性。
在繁殖季节到来时,若同批黄鳝中没有雄鳝,便有部份雌鳝会提前转化成雄鳝,而与同批的雌鳝进行交配。
20、黄鳝繁殖时的雌雄配比如何?
黄鳝在繁殖季节中,其雌雄配比大致是:
当雄鳝体重大于雌鳝体重时,为一雄多雌;一般为1雄2雌或3雌;当雄鳝与雌鳝体重相近时,为1雄1雌;当雄鳝体重小于雌鳝时,为1雌多雄。
21、黄鳝是如何繁殖幼苗的?
每年,当繁殖季节来临时,性腺发育成熟的亲鳝常在乱石、洞穴、杂草堆或水生植物等的附近吐出泡沫为巢,然后雌鳝将卵产于其中。
与此同时,雄鳝排出精液使之受精,受精卵借助泡沫浮力在水面孵化,水温20-28℃时,约7天左右鳝苗即破膜而出。
雌鳝产卵完毕便离巢而去,雄鳝则有护卵习性。
一直要守护到黄鳝苗孵出,其卵囊消失,并能自由觅食为止。
按照科学的方法建造鳝池,不仅是给黄鳝修建一个理想的“家”,更是为了方便我们的日常管理。
我们在养鳝实践中,先后无数次对鳝池进行改建。
我们今天的鳝池设计,是建立在无数次将鳝池砸烂重建的基础上,可以说是我们的宝贵实践经验之一,现奉献给各位读者。
第一节土池的建造
22、哪些地方适宜修建养鳝池?
规模饲养,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排灌方便、较为安静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建造养鳝场。
小面积家庭饲养,则可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旧粪坑、低洼地和废蓄水池等改建或在楼房屋顶上建池养殖。
23、哪些地方适合建土池?
由于土池没有牢固的防渗漏设施,因此,建土池必须要选择地下水位较高,土池内能够容装较多的水且夏季暴雨来临时雨水能够排得开的地方。
土质较粘,夏季雨水冲刷池壁不易垮塌,池底要求有一定的硬度。
24、何谓“临时土池”?
临时土池也称暂养池。
在养鳝实践中,为临时缓减鳝池的不足或鳝池尚在准备建设中,均需挖建临时土池。
临时土池的建造为:
挖一深70至100厘米的泥土池,为节省人力,可挖约40厘米深,再用挖出的泥土作埂,四角做成弧形。
池的大小根据要求而定,但为方便管理,以不超出10平方米为宜。
池内铺一层稍厚的塑料膜或彩条布。
接头处先用线缝合,再用泥土压实。
池底铺设10-20厘米厚的淤泥,要求非常柔软,用手摸不到硬泥块。
在离底泥30厘米左右处设置溢水管(埋一根塑料管或竹管,水涨时自动流出),溢水管在池内的一端用纱布或纱窗网罩住,以防鳝鱼从管中溜走。
池内放能遮住一半以上水面的水草(水浮莲、水花生等)。
然后加水使水位淹至溢水管,便可投鳝入池。
25、建土池需要砌砖吗?
若土池的四壁较为牢固且蓄水保水能力较强,建池时则可不必砌砖。
反之,则可在四壁靠埂建砌厚度为6厘米或12厘米的砖墙或用石板砌边。
砖墙或石板要竖立在池底的硬基上,墙高出埂面20-30厘米。
池深一般70-100厘米。
26、土池的四壁如何处理?
先将四周的池壁夯实,然后在池的四周铺上较厚的塑料膜或彩条布。
其下端埋入泥中30厘米以上,其上端高中埂面,接口处用尼龙线缝合。
养殖成鳝用的土池每个可建30-50平方米,但最大不宜超过100平方米,以便大小分养及平时管理,在离池口约30厘米处设置溢水管(管径5厘米左右),若池较大,可多设几个溢水管。
27、成鳝土池的水草如何铺设?
由于土池的四壁不一定能达到笔直,且池壁顶端没有有效防止黄鳝外逃的设施,因而,我们一般仅将水草铺设在池的中央,而不在池边铺草,以吸引黄鳝集居池的中央而不易到池边来,从而可很好地预防黄鳝外逃,固定水草的方法是用竹竿做一个框(形状据池形而定),其大小以放入池中水面,四周匀能距池边一米以上为宜。
然后在竹框中投入大量水草并用打桩方式将竹框固定于池中。
28、如何设置食台?
使用土池养鳝,投入的饲料沉入池底,黄鳝取食时常常把大量的饲料带入泥土,造成极大的浪费。
因此,我们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投料台。
一方面可减少甚至避免饲料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让黄鳝养成一种定点取食的习惯。
作食台的材料一般选用木板、竹压板、层板甚至竹席等均可,较小的池子要求其长宽不小于黄鳝体长的1.5倍,而对于较大的土池,则可将1平方米以上的板子直接沉入池底即可。
对不易沉底的木板,可钻孔并在其下面绑上几块砖,使其安稳地置于池底。
一般小池均设一个食台,较大的土池(30平方米以上),可多设1-2个食台。
29、种鳝繁殖用的土池应如何修建?
种鳝繁殖土池一般每个仅2-6平方米,其建造方法与成鳝养殖用的土池基本一致,但不同的是池中需堆一泥堆,高度与平时的水面高度一致,并在中央泥堆上种植水浮芦或其它水生植物即可。
30、鳝苗培育土池如何建造?
用于培养鳝苗的土池一般都是在繁殖季节快要来临时而临时挖建的临时土池,也有使用水泥池作鳝苗培育池的。
在养鳝实践中,往往也会因水泥池培育鳝苗不足而需临时挖建鳝苗培育池。
鳝苗培育池一般系黄鳝繁殖季节来临,已发现有黄鳝开始吐泡沫时而及时挖建的。
一般池深50厘米左右,每个池约2-3平方米,池底及四周用塑料膜或采条布铺设,接口处缝合完好。
池底铺腐熟粪肥或蚯蚓粪5-10厘米,并在离底质10-15厘米处设置溢水管,溢水管的池内一端用双层密眼纱布包住防苗逃出。
池内投入少量水浮莲,同时加注池水至溢水管,让其培肥水质,繁殖大量的微生物。
在鳝苗入池的前一天搭好遮荫棚,使用双层遮阳网或水泥瓦或竹席等,遮住培育池的大部分,以防日光直射水温不稳定。
第五节标准水泥池的修建
31、水泥池养鳝有哪些优缺点?
水泥池养鳝的优点主要表现在:
①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②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③水泥池的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土池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从而同期采食量更大,生长更快;④使用期长,一次建池,可使用十多年甚至几十年;⑤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
其缺点是:
建池投资较大;对温度的缓冲能力小于泥土池。
夏季须采用局部遮荫等措施才能将池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32、水泥池建多大为宜?
繁殖用的水泥池每个以2-6平方米为宜;成鳝养殖池以每个不超出20平方米为宜。
过小建池成本更高;过大不便管理,更不利于黄鳝的大小分养。
成鳝池一般将每口建成10平方米或20平方米,这样,池水深0.1米即池内的水量便为1立方米或2立方米,测算水量极为方便。
33、水泥池的深度如何确定?
一般作无土养殖使用的水泥池,其池深有50-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养殖 技术资料 版本 黄鳝